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韩建交五年来山东与韩国合作的回顾与评估●门洪华刘倩中韩建交后,山东和韩国的合作进入了黄金时期。韩国在山东设立了总领事馆,一些重要城市与山东省的城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山东省对外贸易总公司在汉城设立了办事处。到目前为止,山东省吸引了韩国对华投资的40...  相似文献   

2.
21世纪韩中经济合作的方向金仁1992年8月24日韩国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为两国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韩国和中国站在泛世界立场、东亚地区立场以及双边立场,共同谋求经济合作多样化,将会使两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一、韩国经济的现状和未来韩国经济在过去30年...  相似文献   

3.
深入发展中国山东与韩国的经贸合作关系刘淑琪自中韩恢复经贸合作关系以来,特别是在两国建交以后,中国山东与韩国在经贸合作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本文将探讨如何适应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需要,使双方经贸合作向深层次、多领域发展。一、山东与韩国经贸合作的成绩和趋势...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山东省与韩国经贸合作展望卢培琪山东省作为中国的一个沿海经济大省,与韩国开展经贸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展望21世纪,山东省与韩国经贸合作的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一、21世纪扩大山东省与韩国经贸合作的有利条件中韩两国正式...  相似文献   

5.
中韩经济技术合作领域的开拓与展望隋映辉自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在经过互补性合作的初期阶段后,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对于资源匿乏、国内市场狭小、原料和市场主要依赖国外、出口市场又过度集中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韩国,在贸易保护主义限...  相似文献   

6.
环黄海经济圈和韩、中、日三方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黄海经济圈和韩、中、日三方经济合作李根一、韩国的东北亚经济合作战略韩国社会指望包括环黄海及环东海圈的东北亚地区,给韩国经济提供新的市场、技术及资源,使韩国经济持续成长,同时指望给国内外的韩民族提供经济活动的舞台。①另外,东北亚经济合作能够起到诱导朝...  相似文献   

7.
周方冶 《当代亚太》2004,(11):64-64
2004年9月25日,"新形势下中国与日韩经济技术合作研讨会"在山东淄博市召开.会议由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对外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8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着重就"10+3"框架下的东北亚经济合作、中日韩合作的现状与前景、新形势下山东省发展经济的新思路与新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韩国西海岸与环黄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吴德烈环黄海、渤海地区是东北亚地区西南部的“金三角”,投资环境好,经济合作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这里是韩国、日本、美国及台湾省企业家感兴趣的热点地区。随着朝鲜半岛政治气氛的逐步改善,这个区域的国际经济贸易及技术合作将会...  相似文献   

9.
中韩旅游合作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中国已经实现了从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大国的转变,开始迈入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进程。中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同时,其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规模、速度和前景也为世界各国所关注。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韩国是一个与中国有着悠久历史渊源的国家。近几年来,中韩两国之间旅游发展迅速,韩国是中国第一大入境客源国,中国是韩国第二大入境客源国。中国与韩国互为重要的旅游客源国的格局日益加强。可以预见,在中韩两国政治、经济合作良好的今天,中韩两国旅游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  相似文献   

10.
一、相互交流会作的领域1.经济交流与人际交流韩中两国的经济交流,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两国经济的互补优势,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还将促进同韩半岛北方、俄罗斯、蒙古等的交流合作,进而能够推动韩半岛的和平统一进程。到1997年,两国的贸易额达到243.4亿美元,较之1992年增长了4.5倍。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三大贸易国,韩国则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国,两国的经贸关系正在不断扩大。目前,韩国主要从中国进口劳动集约型消费产品,并向中国出口机器类、原材料及原料等商品。随着中国产业水准的提高和两国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这样一种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就在两个月前,中国曾经隆重庆祝建国50周年。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自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成就尤其令人瞩目。邓小平提出要在本世纪内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翻两番,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11位的贸易大国。开放门户引进外国资本与技术,是中国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去年则是韩国的建国50周年。韩国早于中国15年,就已实行出口产品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如今已继中国之后成为世界第12位的贸易大国,今年年底出口总额预计可达到1400亿美元。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是得益于引进外国资本…  相似文献   

12.
韩国通信公社与北京首都在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前不久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合作意向书签署之后,韩国通信将利用263首都在线的网络平台为在中国的韩国人及其他韩文读者提供韩文内容服务;263首都在线则利用韩国通信的网络平台为在韩国的中国人及其他中文读者提供中文内容服务。合作双方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建立的战略性合作,将为广大网络用户带来更精彩的互联网生活。韩国通信公社是韩国最大的ISP/IP运营商,可以提供5000多种内容。而263首都在线的服务范围正从北京推广到全国各大城市,其平均主页测览量已达每天4…  相似文献   

13.
俄韩两国的经济合作的前景很好。俄国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基础科技方面有强大力量。韩国目前在从国外取得先进基础技术和自然资源方面面临严重困难,韩经济要继续发展,迫切需要它们。俄国拥有韩国企业所需的费用低、技术高的工人。韩国通过与俄经济合作不仅进入俄国内市场,而且进入欧洲市场和原先与苏关系密切的第三世界市场。从俄国方面看,韩可向它提供恢复经济迫切所需的资源,如资金和工业技术,尤其是消费品生产领域中的技术和经验,以及韩长期积累的营销和其他西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韩关系的发展,中国地方政府开始在中韩关系中发挥日益重大的作用。本文以山东省、上海市、广东省、湖北省为案例,分析了21世纪中国地方政府在中韩关系中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中国地方政府与韩国的经贸关系为中韩关系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经济动力;中国地方政府与韩国的外事活动为中韩关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中国地方政府与韩国的文化交流为中韩关系发展营造了友好的民意支撑。展望未来的中韩关系,本文得出的相关政策启示在于:对于中国地方政府而言,要为韩国企业入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于中国中央政府而言。需要给予地方政府在发展中韩关系中适当的授权和分权;对于韩国政府而言,需要积极应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将是进一步密切中国地方政府与韩国关系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5.
韩中关系的评价与展望:以外交安保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首先回顾了自韩中建交16年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员交流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并指出了摆在两国之间的主要难题。作者分析了中国对韩半岛的政策展望,表明了中国希望与韩国进一步加强合作,对中韩关系持积极态度;同时也对韩国新政府的对话政策进行了分析,指出韩中在诸多方面都有加强合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韩国企业在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布局趋于完善和成熟以及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深入,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和产业转移,大规模进入新疆等中国西部地区已成为必然。但目前韩国企业在新疆直接投资的整体规模上一直徘徊不前,相较东西部其他地区的投资额也有明显差距。因此,为了释放新疆与韩国的经济合作潜力,建议通过加强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合作和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直接投资的吸引力;通过吸引更多韩国跨国公司,扩大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17.
促进和改善韩中经济合作的方案朴容相一自1992年8月24日韩中两国正式建交一年多以来,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其变化促进了东北亚格局的变化。在进出口贸易方面,中国现已成为韩国第三大贸易伙伴;韩国成了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两国进出口贸易突然增...  相似文献   

18.
中韩经济贸易关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李相文中国和韩国是有着数千年友好历史的近邻。尽管经历了冷战带来的相互隔绝时期,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两国从经济交流和合作开始,建立了全面合作的新的友好关系。两国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发展推动了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两国领导人相...  相似文献   

19.
新春祝辞     
新春祝辞胡绳1996年新春伊始,《当代韩国》杂志的出版进入了第三个年头。作为在中国发行的专门介绍和研究韩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唯一学术性期刊,《当代韩国》对于增进中国广大读者对韩国的了解,促进中韩学者的合作和交流,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相...  相似文献   

20.
论中韩经贸合作的互补与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中韩经贸合作的迅速发展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令人瞩目的现象。但是,在论及双边经贸关系时,中国学者大多乐于对互补性的阐述,较少涉及双方在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的竞争。而韩国经贸学术界、特别是企业界近几年则多着眼于竞争,认为双方在经济层面的合作正在由互补型日渐趋向竞争型,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成为韩国巨大市场的同时,也变成了“可怕的竞争者”。对此,有必要做客观、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正确把握中韩经贸合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