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13年2月上台的朴槿惠政府提出了一项新的外交政策,即"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并在国内外进行广泛宣传和研究。"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为了解决包括区域外国家美国在内的,东北亚区域内各国间的"亚洲悖论",以非传统安全领域的"软安全"问题为中心,开展多边对话机制,并致力于最终形成一个东北亚安全共同体。但该构想尚处于理论起步阶段,对合作(安全)议题、区域范围(参与对象国)、行为主体、国际机制(制度化)、推进战略等问题没有具体界定,距离政策化也还有一段距离。其间朴槿惠总统(政府)向美国和中国介绍了"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但仅得到美国的消极理解和中国原则上的支持,并没有得到对该构想的实质和具体内容的理解和支持。"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应要进一步具体化、理论化,以此来得到东北亚各国一致认同且可实践的国际合作体制。  相似文献   

2.
韩国政府和学界在近十年内为构建东北亚共同体作出了不少努力,可是中国和日本却乏善可陈。中国学界就东北亚共同体的研究成果较少,内容也较粗泛。庆幸的是,中国领导人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重新进行评估,同时借用软实力展开对外政策,以北京奥运会为转折点,世界各国及韩国对中国的认识开始发生变化。在构建东北亚合作圈或共同体的努力和探讨过程中,若以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作为手段或途径,很可能导致陈年旧账死灰复燃并扩大,使人怀疑其别有用心。东北亚共同体应排除强国的利己目的,使其发展为可以相互制约和均衡的较松散的合作共同体。若有积极性,可建构包括环境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以及科技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和"人类安全"在内的"东北亚人类安全共同体",来增强东北亚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3.
文艺复兴以降,封建割据的欧洲逐渐演变为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争霸的局面。而另一方面,在古典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继承、整合过程中,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欧洲成为维系利益冲突的民族国家的纽带。鹿特丹人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基督教共同体”的捍卫者。本文拟以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政治形势、文化运动为主要背景,梳理伊拉斯谟论述战争、和平的有关文献,分析探讨他对“和平”这一概念的认识、对王朝战争和教廷军事化的谴责及其“基督教共同体”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韩国朴槿惠总统自从2009年以来提倡"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并向美中等国家寻求支持。"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就是以韩国和朝鲜为主,包括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和蒙古等亚太国家和非国家行动主体,培养非传统安全或是软性安全热点问题合作。但该构想存在许多问题,如美国是否作为参与国加入,议题是否包含传统安全和制度化水平问题。如果美国加入,那么,东北亚区域固有的人类安全议题的选择混乱或将引起东北亚的认同性危机;议题的最终目标如果是传统安全,那么非传统安全或软性安全的重要性将被削弱;在制度化水平方面,习惯和惯例的制约性和实效性将成为问题。本文提出了作为东北亚区域内国家间的和平合作体,形成针对人类安全议题的"东北亚人类安全共同体"的方案,研究人类安全理论和国际机制并验证了其合理性。由此,确认了仅限于东北亚国家之间的人类安全范围内形成共同体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论东北亚经济共同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亚经济共同体"可以定义为"东北亚地区各国在经济上互相合作、互相融合,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化组织".它与目前功能性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相区别,两者是并存而非包容的关系.建立东北亚所有国家参加的经济共同体的条件较难成熟,中日韩三国必须先行一步.因此,东北亚经济共同体从近期看,就是中日韩经济共同体.东北亚经济共同体与东亚共同体可以同时推进.另外,构建东北亚经济共同体时必须考虑到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李日荣 《当代韩国》2005,1(1):19-25
一 序  论2003年 2月上台的韩国卢武铉政府, 提出了与以往政府有别的、新的国家战略思想。韩国新政府宣布了东北亚时代的到来, 提出了将“建设和平与繁荣的东北亚时代”作为三大施政目标之一。但是, 由于新政府主导的东北亚构想尚停留在国政目标或国政课题的层面上, 所以在战略目标和政策手段的内容和体系方面有待完善。因此韩国政府当初设想的东北亚构想的目标和课题也很有可能不能成功地落实到国政上,从而沦落到新自由主义的开放道路上。但是笔者认为, 促进东北亚构想的过程可以制约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速度, 克服分离经济, 可以成为对…  相似文献   

7.
政府提出了两方面的国家发展构想.一个是配合中央政府脱离不平衡发展的模式,通过地方分权和革新势力谋求地区平衡发展的参与模式.另一个是摆脱现有的以市民国家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推出一个新的"开放型、活力型"的连接、协作、发展的东北亚网络,这就是东北亚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8.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设想包括两个不同概念的“圈”:一种是以国家为单位,以中央政府为主体进行的全范围的东北亚经济合作圈;一种是以国家和中央政府为其后盾,以地方政府为主体进行的局部区域经济合作圈。这两种形式的合作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者是前者的一部分。 在东北亚经济合作方面,近来出版了不少专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屿仓民生主编的《东北亚经济圈的胎动——东西接近的新开拓地》(1992年5月,亚洲经济出版会出版),韩国金成勋、金泰弘、  相似文献   

9.
(续上期)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从一开始就强烈谴责卢武铉,说他教育程度不够高。在就职以前他从未去过美国,而许多高层官员都去美国进修过。但凭着自己坚强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他摆脱了劣势。他所面对的选民认为政府高官是反动的社会力量的代理人,损害着人民的利益。他构想了一个进步的现代化韩国,在这个新的国度里实行依法治国和贤能政治。他构想未来“人民的胜利”以及经济的繁荣昌盛。韩国经济的发展将成为与东北亚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融合的一部分。这一构想表明韩国有希望成为一个强国,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卢武铉很重视民主参与,这是…  相似文献   

10.
2006年3月3日,《当代韩国》韩方编委韩神大学李熙玉教授代表《当代韩国》就“参与政府”三大国政目标之一的“和平与繁荣的东北亚时代”构想和韩中关系发展方向问题,对直属总统领导并制定韩国中长期对外战略的李诛勋委员长进行了现场采访。问:现在道喜觉得迟一点儿,祝贺您荣任东北亚时代委员会委员长。请问东北亚时代委员会主要做哪方面的工作?委员长:东北亚时代委员会是为实现“参与政府”核心国政目标之一的东北亚的和平与繁荣提供系统研究和咨询的总统直属机构。参与政府最初是以“东北亚经济中心促进委员会”的名义出台的,后来于2004年6…  相似文献   

11.
张生祥 《德国研究》2006,21(1):26-31
肇始于战后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经济政治的全方位联盟。然而,欧洲联盟不仅仅是一个利益和目的的共同体,它还应该是一个文化和理念的共同体,为所有的欧洲公民创造一个情感归属的“精神家园”。而欧洲认同的建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那么如何解读并建构一种共同的欧洲认同?本文试图从欧洲认同感产生、新欧洲认同政治以及欧洲认同的逐步形成等三个方面对欧洲认同这一历史现象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2.
对欧洲认同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生祥 《欧洲研究》2005,23(3):111-118
发端于战后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经济政治的全方位联盟。然而,欧洲联盟不仅仅是一个利益和目的共同体,还应该是一个文化和理念共同体,为所有的欧洲公民创造一个情感归属的“精神家园”。而欧洲认同的建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惟一途径。那么如何解读并建构一种共同的欧洲认同?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对欧洲认同的建构进行考察,认为欧洲认同是一个多样性的民族认同逐步融合和统一,以“他者”身份为参照,并在此前提下不断寻求共同的“欧洲特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凸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东北亚国家之间在传统安全语境下零和博弈的关系态势。共同面对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有利于促进地区性身份认同的构建和我们感的形成,并激发出共同解决问题的意愿,进而形成稳定的合作应对机制。中日韩三国在环境领域的合作历程表明,一定范围内、一定意义上的东北亚环境安全共同体已经形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但安全观和共同体观会发生变化,国家利益、地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模式也将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有理由对东北亚地区共同体的构建持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韩国历届政府都不遗余力地推动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开展,例如卢武铉时期的"东北亚均衡者"构想,李明博时期的"新亚洲倡议"和朴槿惠时期的"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不过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效果并不理想,美韩联盟、大国权力政治和政府更迭使得韩国中等强国外交深受约束,缺乏延续性。对于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而言,必须立足于东亚的现实情况,发挥韩国中等国家的经济优势,做好搭台者、协调者,同时要减少政府更迭对中等强国外交的影响,增强其战略延续性。  相似文献   

15.
Ⅰ·共同体的梦与历史问题“只有一个欧洲”这一梦想通过欧盟已成为现实。这种认识在东(北)亚也在逐渐加强。东亚在19世纪以前保留着独自的经济与文化。近代以来,东亚克服殖民半殖民的历史,正迅速地恢复其位置。尤其东北亚,堆积着历史的记忆,又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地缘政治上也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最近,以韩、中、日为中心的东北亚国家之间人员与物质方面的交流日益繁盛,但由于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历史特殊性,目前还很难形成令人满意的密切关系。当今各国的青少年不仅关心别国的文化,而且还通过相互交流和因特网很容易地接触对方。因此,正确反映这一时代潮流,为在青少年之间形成正确的共识而做出努力,就可为建立和平与繁荣的东北亚共同体这一新的目标奠定基础。近来,随着东北亚三国主导的大众文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以大众歌手、电影演员或演艺人为中心的大众文化交流格外活跃,东北亚区域内出现了新的青少年文化类型。而且,随着…  相似文献   

17.
亚洲“四小龙”用30多年的时间发展经济,将原来贫穷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变为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为什么“四小龙”经济发展能够取得如此巨大成就,而第三世界其他国家例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国曾经一度试图起飞却不能达到亚洲“四小龙”这样程度?许多人认为“四小龙”之所以成龙,有一种奇特的精神力量在起作用,那就是它们不仅同  相似文献   

18.
李承律所著《共生时代——东北亚区域发展新路线图》一书的中文版已于2005年6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发行。虽然该书不是一本规范的学术著作,但由于其内容是作者作为一位韩国企业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对东北亚现状和未来发展长期思考和感悟的结晶,从而能够给相关学术研究以有益的启迪和素材。设想大胆而富有创意、论述充满睿智性思考是该书的突出特色。围绕如何将东北亚建设成一个共生的世界或东北亚共同体,此书提出了具体操作模式,即构筑立体协调的合作空间,使东北亚各国在金融、信息产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能够实现交融。作者预言,即将开…  相似文献   

19.
詹小洪 《新民周刊》2015,(22):26-26
韩国身处大国环伺的东北亚,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其外交既不能完全依赖韩美同盟,更不能单打独斗,故牵头与相似处境的国家联合,组织中等强国共同体(MIKTA),这种抱团取暖式的外交突围,不失为一种自救的方法。近几年,一个中等强国共同体(MIKTA)概念不时出现在韩国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20.
张国庆 《新民周刊》2022,(27):31-31
互联网上流传一句话,尽管很小众但却回答了大众的问题:“有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当西方说‘国际社会’时,他们指的西方。”近日,赵立坚在社交媒体上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西方主流媒体常说的“国际社会”指哪些国家?是他们自以为可以代表全世界意愿和声音的伪“国际社会”呢,还是真实存在的国际社会?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解释我们这个星球所发生的许多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