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都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矛盾及政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这标志着"三农"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大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叶民英 《湖湘论坛》2008,21(6):86-87
党中央在我国总体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后,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举措。公共财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不仅要加强短期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长期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结合毕节市实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八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专门研究了"十一五"期间推进新农村建设问题,并且发出了中央一号文件,人民日报刊登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论,党和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决心正在逐步变为实际行动。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多予少取放活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政策的拓展和深化,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略的集中体  相似文献   

5.
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扎实推进湖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在"十一五"开局之时,中央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推动湖北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方面取得新突破,为湖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拜城农业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机遇,针对新农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出台,破解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何按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要求,联系实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不断从理论上探讨,在实践中总结。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抓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农村党支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着具体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的重要职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建强农村党支部,让农村党支部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  相似文献   

9.
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中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学恕 《群众》2006,(11):50-5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这一战略任务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其中对新时期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和新的课题。新农村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上世纪50年代党中央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不同时期建设新农村的内涵各不相同,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前,如何正确地把握好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科学辩证地对待和处理新农村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及其辩证关系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能否很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农村和农民的文明与进步。概括起来,主要应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城镇化、现代化的现实途径,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一直关注解决“三农”问题,关注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十届全国人大以来,常委会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一个重点。2003年至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开…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是一个综合概念。笔者以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综合概念,它不但涵盖了以往国家在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政策内容,而且还斌予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浙江》2006,(4):23-23
1.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做好“三农”工作的关系。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基本任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农”工作的政策目标、工作重点各有侧重。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央立足全局作出建设新农村的决策部署,是对“三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目标。2.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战略布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建设新农村,并不是要忽视城镇化,放慢城镇化,更不是要否定城镇化,而是为了更好、更健康、更扎实地推进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搞好了…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它深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民政部门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职能作用,是需要我们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刊筛选、编辑了一组稿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探讨民政工作如何配合、服务、促进新农村建设,以期引起广大民政工作者更广泛的讨论和更深入的思考,共同推进民政工作的新发展、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它深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民政部门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职能作用,是需要我们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刊筛选、编辑了一组稿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探讨民政工作如何配合、服务、促进新农村建设,以期引起广大民政工作者更广泛的讨论和更深入的思考,共同推进民政工作的新发展、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它深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民政部门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职能作用,是需要我们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刊筛选、编辑了一组稿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探讨民政工作如何配合、服务、促进新农村建设,以期引起广大民政工作者更广泛的讨论和更深入的思考,共同推进民政工作的新发展、新突破。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湖北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然而,湖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同发达地区的差距依然较大。“十一五”时期,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对加快湖北“三农”问题的解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湖北省现阶段“三农”问题的突出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提出解决湖北省“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并尝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将解决“三农”问题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的一个根本转向,就是要把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通过一系列系统性、综合性政策的落实,破解“三农”难题。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民心工程,这一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从发展农村经济来看,农村集镇的建设尤为重要,在农村小范围内,它可以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全社会参与和关注农村集镇建设正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需求。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河南省鹤壁市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在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20.
重农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思潮,在历史发展的任何阶段、任何国家都普遍存在.但是,不同国家、不同阶段重农主义的价值取向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农民境况的不同."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本文通过国内外不同时期重农主义价值取向的对比分析,深入地探讨了我国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应树立的重农主义的价值取向,以期对改善农民的境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