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011年中国地市级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为样本,基于信息公开与经济发展、政民互动、制度建构等的相关性对信息公开的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政府信息公开指数与公众参与指数、地区GDP成正比虽然充分说明了信息公开的重要性,然而政府主动公开信息数量与公众申请信息公开数量之间所存在的正比关系说明,政府尚有很多公众需要的信息不愿意主动公开,而只是愿意公开价值不大的信息,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并没有对政府信息公开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各级政府信息公开有效性的建设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结构性的突破。为此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的驱力模型,以动态考察政府信息公开有效性的合理内涵、影响因素及其发展动力机制,指出信息公开的状况是多种力量综合博弈的结果,法律制度安排是公众和中央政府在与地方政府博弈中最主要的策略工具,信息公开的价值原则应由"效率至上"向"效益"原则发展,由重视公开过程和形式转向注重结果和实质性效应。  相似文献   

2.
从四个方面对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事务网上公开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一是确立基本原则,明确网上公开的发展定位;二是加强网站内容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网上公开需求;三是优化网站形式建设,提高公众获取网上信息的效率;四是强化保障机制建设,营造网上公开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当前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所面临的信息公开主体分散、信息内容更新维护不善、政府网站信息构建水平和服务能力不高等问题;在全面梳理美国联邦登记制度在运行机制、组织管理机构、信息范围、信息公开和利用方式等特征的基础上,从采取适当集中的公开策略、让专门信息管理机构融入行政管理的业务流程并加强其社会化信息服务职能转变、不断提高公众利用政府信息的效率和效能等方面提出了对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李晓燕 《求索》2012,(10):241-242,138
信息公开是基金会持续发展的关键,从而获取公众支持。通过文献研究和调研访谈,从公众满意的角度,提出量表的初始条目,然后通过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6个维度30个条目的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量表,经过验证,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5.
史达 《电子政务》2011,(10):34-36
从政府网站公开预算信息这一细节入手,通过第一手调研数据,分析总结了中国省级政府网站在这方面体现出的电子政务建设是否以公众为中心的程度,调研结论很不乐观,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公众对政府网站乃至电子政务的态度,亟须通过提高政务信息的透明度来提高电子政务的效率和公开性以及公众参与度。  相似文献   

6.
胡志军 《群众》2008,(1):50-51
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与当代政府管理创新相结合的产物.其主要目标是缩短政府与公众的距离,实现对公众的便捷服务。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江苏电子政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建成“二横一纵”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有了方便的渠道;政府网上信息发布平台基本建成,公众能较全面地了解政府信息;网上公共服务平台初具规模,政府网站具备了一定的互动功能,电子政务已从政务公开为主向公共服务、公众参与方面拓展。  相似文献   

7.
从信息流角度来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无非有四支不可或缺的相关信息流,包括政府间的内部公开信息流、公众间的外部公开信息流、政府向公众提供信息的主动公开信息流和公众向政府申请信息的被动公开信息流。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其实是一支主动公开信息流,是我国开展近30年的政务公开工作一贯做法的延续。开展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不是为了公开而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一条的立法目的,其中一个就是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8.
概要介绍了湖南省政府网站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后对政府网站建设的促进作用。重点分析了当前信息公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界定不明确严重阻碍了各地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公职人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淡薄、信息公开透明度差导致群体事件频发;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服务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制度。最后从加强立法、提高公职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管理事务网上公开的实践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署网站的总体情况,进而分析了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署网站的内容建设特点,其网上公开以网上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决策公开咨询为主要内容,其中,信息公开和在线办事是公开的主体.介绍了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署网站的展示形式,主要是围绕公务员管理中政务公开的内容进行,其目的是把信息公开、办事公开和决策公开的内容在网上呈现给公众.总结了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暑网站建设的特点:公开内容突出机构职能属性,公开的内容全面深入,公开信息的共享与整合程度高,突出机构门户属性,展示形式建设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从助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角度,分析了服务型政府网站的建设模型,提出了可促进服务型政府网站建设的绩效评估模型,重点在于服务领域、服务目标、服务实践三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了服务型政府网站绩效评估领域指标的设计思路:地方服务型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模型围绕公众最为关注的民生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主要应覆盖公众、企业在教育、社保、企业开办、信息公开、互动交流等11个领域的需求,并以教育、企业开办、信息公开三者为例进行了具体剖析。  相似文献   

11.
对2008年中国政府网站发展的主要特点从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2008年,政府网站结合时政热点开展网站内容建设,网站内容不断丰富;围绕抗震减灾,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更加及时;聚焦我国改革开放,政府网站信息质量持续提升;应对金融危机,政府网站面向公众迫切需求及时提供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   

12.
政府门户网站信息资源整合与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是建立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工作.政府拥有大量的信息,如何将政府部门产生的应公开信息,在“第一时间“让公众知晓,这就需要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并将信息集聚于政府门户网上,让公众“一网式“查阅政府应公开的信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资源整合与管理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13.
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是建立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工作.政府拥有大量的信息,如何将政府部门产生的应公开信息,在"第一时间"让公众知晓,这就需要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并将信息集聚于政府门户网上,让公众"一网式"查阅政府应公开的信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资源整合与管理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网站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站内容是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三大功能的实现程度直接决定了政府网站绩效水平的高低.论述了2007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三大网站内容评估指标的理论基础、参考框架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公民导刊》2012,(3):2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联合发布2012年《法治蓝皮书》,以政府网站为研究对象、以政府信息公开为主要内容,首次将26个省级政府透明度进行排名,结果是北京排在首位,获得及格分的仅有8个省份。这表明,政府透明度建设仍然任重道远。造成多个省级政府透明度不高的重要原因,是公众获取政府信息存在诸多障碍。这种障碍首先在于公众获取政府信息公开的成本过高,一些不必要的身份  相似文献   

16.
李鹏 《长白学刊》2012,(4):59-6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公众对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诉求也随之提升。地方政府网站依申请公开应以公众信息需求为导向,在设计思路上变单向主动公开为双向信息共享。地方政府网站依申请公开应遵循程序完整性原则、社会公正性原则、服务高效性原则和操作实用性原则,积极推动在线共享路径建设,大力拓展依申请信息公开载体,高度重视依申请公开技术功能开发,科学优化依申请公开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试析政府网站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作实践出发,通过对各级政府网站进行调研,从用户角度总结分析了政府网站在发布公开政府信息的形式、内容以及检索方式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以期各级政府网站为用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说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亮  张少彤 《电子政务》2008,(12):51-55
介绍了用于2008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部委、省、地市、区县四套评估指标组成框架,并对优化调整部委网站评估结果处理方式、调整区县网站评估对象选取方式和"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等政府网站三大定位进行了说明.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2008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内容设计和调整情况: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典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细化公开考核要点;强调在线服务人性化,关注服务质量;进一步强化对公众参与效果的评估;加大日常监测力度,细化监测重点;弱化枝术导向类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9.
以苏州市为个案,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实践作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地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内容质量不高、方式难以理解、依申请公开多"例外"、微博公众参与微弱和互动平台被动等;提出了推进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策略:树立"面向使用"的信息公开理念、细化环境信息公开法规、提升环境信息公开质量、拓展环境信息公开渠道、完善公众参与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20.
行政信息公开中公众参与的缺失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努力提升行政信息公开中公众参与的程度,是我国政治民主化发展的需要,也是真正实现行政信息公开、建立透明政府的重要保证。然而,目前我国的行政信息公开在内容、方式以及监督等方面公众参与都呈现缺失状况。明确行政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和权利主体,拓宽公众参与行政信息公开的渠道,以及提高公众参与行政信息公开的能力成为完善我国行政信息公开中公众参与机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