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49年元旦,毛泽东主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令,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即将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张明 《世纪风采》2007,(8):12-14
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政治统治被推翻以后,台湾成为维护其残余军事力量、伺机进行反扑的基地。为将中国革命进行到底,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将解放台湾作为全国解放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精心策划,于1949年6月作出攻台作战的实际部署。其后的一年时间内,人民解放军进行了攻台作战的一系列准备。  相似文献   

3.
中央决策组建空军 1948年底,解放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党中央“将革命进行到底”伟大号召的发出,人民解放军夺取解放全罔的最后胜利已经为期不远了。此时,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地把建立空军提到了议事日程。1949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了《目前形势和党在1949年的任务》的决议。在这个决议中最早提出了建立空军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赵凤欣 《世纪桥》2013,(9):12-13
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对美国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的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虽然没有根本改变对美国“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但交往策略却是复杂多变。从“中立美国”到“将革命进行到底”,反映了毛泽东对美国的认识不断深化与双方关系的不断破裂,这一时期毛泽东对美国的认识及其策略深刻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走向。  相似文献   

5.
姜一峰 《学习导报》2011,(15):37-38
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使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其艰难困苦的复杂环境中,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引领着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6.
一、报名随军南下一九四八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一九四九年元旦,毛主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中国共产党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称,中国人民即将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取得最后胜利,并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协商组织中央人民政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相似文献   

7.
黄瑶 《湘潮》2012,(7):45-48
解放战争期间,报纸上经常出现林(彪)罗(荣桓)的提法。可是,“文革”开始后,林彪却恶狠狠地说:“什么林罗,林罗要分开。林罗从来不是一起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8.
徐秉君 《湘潮》2013,(2):10-12
适时决策组建空军 1948年底,解放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党中央“将革命进行到底”伟大号召的发出,人民解放军夺取解放全国的最后胜利已经为期不远了,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地把建立空军提到了议事日程。1949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了《目前形势和党在1949年的任务》的决议。在这个决议中最早提出了建立空军的任务,决议明确提出:“1949年及1950年,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  相似文献   

9.
1950年春,大陆上的解放战争已基本结束,而东南沿海的许多岛屿还拉彻在国民党军队手里,新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海上封锁。新生的人民海军肩负的主要任务就是突破敌人的再上封锁,对敌实施海上战略追击。这是把解放战争进行到底的伟大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突破敌人海上封锁的斗争中·除了同盘踞在各岛屿的国民党正规部队作战外,清剿海臣也成为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海匪日益猖獗国民党军队在大陆惨遭失败后,在东南沿海收缩和利用海匪对我进行审抗.国民党原江苏省主席丁治磐率领所属机关,并搜罗当地游杂武装、特务和海匪张网六、袁国祥…  相似文献   

10.
赵凤欣 《世纪桥》2013,(12):12-13
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对美国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的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虽然没有根本改变对美国“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但交往策略却是复杂多变。从“中立美国”到“将革命进行到底”,反映了毛泽东对美国的认识不断深化与双方关系的不断破裂,这一时期毛泽东对美国的认识及其策略深刻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走向。  相似文献   

11.
得人心者得天下———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元旦即将到来的时候,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的农家小院里,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布了一篇新年献词,题目是《将革命进行到底》。他很有信心地宣布,迎面而来的1949年,将是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人民的解放战争将在这一年获得最后胜利,并且将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20天后,蒋介石在内外压力下,宣告“引退”,理由是“因故不能视事”。他把总统权力交给了副总统李宗仁代理,随后离开了居住多年的总统府。登…  相似文献   

12.
杨飞  杨剑 《党史纵横》2009,(7):24-28
西北地区,地处中国东西部结合处,地势险峻,军事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正因为如此,国共两党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便在西此地区展开了殊死较量。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后,中国共产党便把制定战略决策、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解放战争开始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更是将我军在西北战场上的得失视为全国解放战争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1948年9月后,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54万余人,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其统治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等地,已处于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全国已处于革命胜利的前夜.1949年元旦,新华社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向中外宣告了人民解放军将渡江南进,把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的坚定信心和豪迈气概.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中共华东中央局(以下简称华东局)抽调大批干部组成"华东南下干部纵队",随人民解放军南下,接管江南新区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4.
吕明辉 《党史纵横》2013,(11):50-55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以金日成同志为首的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政府以及朝鲜人民军和广大朝鲜人民,在朝鲜刚刚解放百废待兴的困难情况下,对中国东北解放战争乃至整个中国解放战争进行了大量无私的支援。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上染着朝鲜烈士的鲜血。”作家吕明辉历时两年,采访了几十位当事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从解放战争的发展形势、起义将领的思想动态及中共的策反实践三方面对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起义进行探析,阐述其之所以发生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史上.郭汝瑰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陈诚的“十三太保”之一,两度出任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长,还曾任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兵团司令兼军长等要职,授陆军中将衔。解放战争开始后,他将国民党的核心机密提供给中共,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特殊贡献。可是,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关于解放战争“两条战线”问题的论断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解放战争的战线问题,学术界有不同观点。准确理解毛泽东关于解放战争“两条战线”问题的论断,是正确认识这一问题的关键。毛泽东对解放战争“两条战线”的论断,尽管前后表述有些不同,但概括起来说,这“两条战线”就是“解放区和蒋管区的人民运动”。其中,解放区人民运动的标志是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蒋管区人民运动的标志是学生运动。这“两条战线”包括丰富的具体内容,大致可以从军事、政治、经济三个方面来分析。毛泽东关于解放战争“两条战线”的论断,对指导全党认清解放战争期间的复杂形势,引导和推动解放战争走向胜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审时度势,有效、科学地处理和应对国内民族问题,并完善发展了毛泽东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这些理论和政策丰富了马克思民族理论宝库,也实现了马克思民族理论的中国化。本文以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理论与实践为切入点,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理论政策进行分析归纳,并对这一时期民族理论的规律性和有效性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解放战争后期,由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为主所组成的战略大决战胜利结束之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适时将解放西藏提上了日程。  相似文献   

20.
在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的时候,由于美国和蒋介石玩起了“和平”的花招,因此,斯大林认为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和平的策略来揭穿“和平”的阴谋。从已披露的有关史料来看,斯大林的和平策略主要基于这样的认识:首先,在南京政府提出“和平”建议后,如果斯大林仍然公开支持中国共产党革命到底,那么,美国和南京国民党政府就会把战争的责任推到斯大林和中国共产党身上,他们就会打着“和平”之旗进行欺骗人民,以达到实施其阴谋的目的。为了把“球”踢过去,共产党就应该策略地对待它。同时,如果斯大林直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解放战争,美国就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