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流,他们的市民化倾向尤为明显。工资收入水平较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城市居民的偏见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等因素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使他们很难融入到城市主流社会。建立公平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市民消除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偏见及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将有利于他们实现向市民身份的过渡。  相似文献   

2.
走近新生代农民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并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从此,这个群体概念进入了公众视野。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在数量上已经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他们面临的民生、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都将成为我国政府和全社会高度关注并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困境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殊性决定着他们的利益诉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面临着一些困境:社会性排斥、社会保障差、培训体系不够健全、就业途径受局限等.为此,要加快推进户籍改革、完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创新就业服务和培训模式,加强维权组织建设,加大新生代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窘境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中的新兴群体,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同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的心理定位、外出动因、职业选择、消费方式等均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他们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太多改善,城乡二元化结构、社会保障的不健全、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等导致了大量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产生.这些势必会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着重思考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对策,如改变城乡二元制结构、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加强人文关怀等等,以期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其意义重大。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近1个亿的新生代农民工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既是我国工农业生产的生力军,又是社会发展中最不稳定的因素。如果新生代农民工融入不了城市,又退不回农村,他们长期处在城乡之间,成为“双边缘”人,必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在GGF监狱调查发现,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居高不下,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6.
我国外出农民工超过2.4亿人,是城市流动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六成以上为年龄不足35岁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长期在城市社区就业、生活,户籍却在农村,生活面临很多困难,在社会福利方面有强烈的需求。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合理的社会福利需求,为之提供相关服务、创建有利的政策环境,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福利发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本研究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福利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了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福利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深刻地改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使其思想观念与之传统农民,包括上一代农民工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生代农民工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积淀,他们思想开放,乐于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思想。与传统媒体相比,当新媒体以方便快捷、低门槛、不受时空限制等巨大的优势强势介入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的同时,它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是无处不在的。它不但改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更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成为左右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张宁 《就业与保障》2011,(10):48-49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一批经过基础教育之后就进城打工的80后、90后。面朝城市,跻身于流动性最强的一个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概念不那么熟悉;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生活,而城市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阚玥 《人民论坛》2011,(11):162-163
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的文化融合问题,附带利益的户籍制度是造成新生代农民工边缘生存困境的原因。要改革户籍制度,不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新生代农民工做好教育、培训政策与就业政策扶持,保障他们的利益表达权,不断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的文化融合问题,附带利益的户籍制度是造成新生代农民工边缘生存困境的原因。要改革户籍制度,不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新生代农民工做好教育、培训政策与就业政策扶持,保障他们的利益表达权,不断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中国乡村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华 《求索》2011,(9):73-75
新生代农民工是现时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由于制度建设滞后、农民工自身能力缺失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在很大程度上是只具市民化意愿而并无市民化自觉之群体,他们不能完全融入城市又不能安守农村,普遍处于“双重边缘化”的境地。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乡村地区的人才流失,阻碍了乡村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升农村生活方式的吸引力,强化新生代农民工对乡村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畅通政治参与渠道,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将是中国乡村社会建设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数量超过1亿人。与父辈们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不少人甚至没有农业生产经历。他们进城打工并不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更是想通过努力打拼融入城市,寻求更好的人生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进城务工的主力军,通过面向珠三角地区的抽样调查与深度访谈显示,在刘易斯拐点日益临近的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呈现新的时代特点与趋势,他们具有强烈的城市偏好,注重闲暇和工作生活质量,权利意识增强,工作搜寻的手段多样化、保留工资普遍较高,但他们仍然缺乏向上成长的渠道;结合调查数据,从薪酬待遇、工作生活质量、就业稳定性、劳动关系等方面分析评价了其就业质量,认为较低的就业质量制约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与市民化进程,并从多个层面提出了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改进其就业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词典     
《时事资料手册》2010,(2):78-79
新生代农民工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80后和90后的农村劳动力,他们与以往的劳动力有所不同,受教育文化程度比较高,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城打工,对农业,农村,农民等并不熟悉。  相似文献   

15.
1月3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连续7年锁定“三农”,并首次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使用,传递出中央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高度关切,对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政策》2010,(8):63-64
全国总工会发布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并必将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有财 《学习与实践》2009,(12):102-107
从“生产工具”到“消费主体”是围绕农民工研究的重要转向。农民工消费研究大致有农民工不倾向在城市消费和农民工积极在城市消费两种观点,不同的观点反映的是农民工对于城乡的态度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本文基于2009年的调查数据,发观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呈现典型的矛盾性:一方面,他们努力在城市消费以实现身份认同并融入城市;另一方面,他们又会尽可能储蓄以汇钱回家。这种矛盾性还体现在他们对城乡态度的矛盾性,他们愿意定居城市,但也不排斥返回农村。这表明,上述两种观点对于新生代农民工都只有部分的解释力。本文最后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双重消费策略是与现有制度和政策实践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犯罪农民工再社会化探索——以广东F监狱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基本权利和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保障,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民工既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又是身份社会的受害者。现在的问题是,第一代农民工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已经出现,他们与农村渐行渐远,却又难以融入城市,且处于城市生活的“显歧视”和“潜歧视”之中,尤其是在“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正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本研究从其中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入手,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社会化为视野,予以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的农民工相比,他们更注重自我,更注重权益保护,更注重发展前途……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既和过去的农民工一样面临共同的问题,同时具有自身的新特征和新诉求。  相似文献   

20.
职业生涯与工作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存发展的根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在城市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且随着工作经历的增长和婚姻家庭的拐点出现,他们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出了更多的自主性.他们在工作场域和工作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良好适应状态,也由技术层次深入到心理层面.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可以为他们在城市生存发展提供基本支持.问题是城市向他们敞开了多少空间?这需要我们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