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窘境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中的新兴群体,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同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的心理定位、外出动因、职业选择、消费方式等均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他们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太多改善,城乡二元化结构、社会保障的不健全、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等导致了大量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产生.这些势必会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着重思考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对策,如改变城乡二元制结构、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加强人文关怀等等,以期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有关农民工工作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在会中透露:新生代农民工现已占到农民工的70%以上,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对融入城市有着强烈的愿望。新生代农民工通常指"80后""90后"农民工,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现在已经占到农民工的70%以上。而他们如今成长成熟,已成为最主要的生力军之一。然而新生代农民工时常也容易迷茫,伴随着他们在城市生活的点点滴滴,如何走得更远,与此相关的就业与婚恋问题总是会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主力,他们在生活方式等方面与老一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娱乐消费上主要表现为内容趋向多元,观念愈加开放。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考察,对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娱乐消费的相关因素进行呈现,在探讨两代农民工世代差异的基础上指出新生代农民工面对城乡跨文化传播的冲突,凭借更为敏锐的文化自觉,正在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以新的路径融入城市,但这仍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进城务工的主力军,通过面向珠三角地区的抽样调查与深度访谈显示,在刘易斯拐点日益临近的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呈现新的时代特点与趋势,他们具有强烈的城市偏好,注重闲暇和工作生活质量,权利意识增强,工作搜寻的手段多样化、保留工资普遍较高,但他们仍然缺乏向上成长的渠道;结合调查数据,从薪酬待遇、工作生活质量、就业稳定性、劳动关系等方面分析评价了其就业质量,认为较低的就业质量制约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与市民化进程,并从多个层面提出了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改进其就业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在一个城乡双向"拉扯"的社会环境中,这使得他们的思想观念在多个方面都存在"两栖"性,这种内在的矛盾与冲突不仅阻碍了其自身发展,更引发了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对此,城镇化建设必须要重视文化建设,完善利益机制,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教育,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实现价值观的理性构建。  相似文献   

6.
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生活背景、价值观念、行动取向等方面都呈现出了全新的特征,但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主观层面,客观上他们并没有摆脱第一代农民工所面临的社会及制度环境.因此,无论从主客观成因的角度,还是仅从客观因素看,构成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的原因都是结构性的,而这些结构性因素又主要表现为接续性与断裂性的特质.相应地,化解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的方法也是结构性的,主要体现为融入与赋权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挣扎与弥补: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的关怀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生活在理想和现实的碰撞中挣扎.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缺失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典型的二元双重结构下制度障碍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障碍的制约、企业人文关怀的缺失及社会大众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的忽视.因此必须从思想层面、制度层面、改进服务形式方面、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诸方面出发,弥补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的缺失和不足,进行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关怀体系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传承》2015,(7)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和农村中的地位和身份具有特殊性。新生代农民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经济转型期和社会意识多元化下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可以使全社会更注重新生代农民工,使他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西部农村的田野调查发现,与上一代农民工“半工半耕”的家计模式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出现“夫妻共进退”的家计模式。研究发现,之所以形成“夫妻共进退”的家计模式,主要是由于农村青年男性面临的婚姻困境。新生代农民工出于保卫婚姻的考虑,选择夫妻捆绑在一起的生活方式。同时,随着教育观念与教育环境的变化,新生代农民工倾向于带着孩子一起流动,最终实现“全家共进退”。新生代农民工的家计模式虽然实现了核心家庭的生活完整,但是由于劳动力的次优配置、家庭资源配置生活化,减弱了家庭资源积累,最终导致家庭发展能力弱化。新生代农民工家计模式转变的背后是青年农民婚姻性质的变化与核心家庭形成原因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陈锋  徐娜 《中国青年研究》2015,(2):63-68,62
本研究考察与分析了云南沙村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动因及其社会适应。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返乡主要受到家庭生活事件、家庭生命周期、主动逃离城市、工伤事故等四种因素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返乡之后,在就业选择上主要呈现务农技术化与经商自主化的特点;在返乡社会适应方面存在类型差异:主动型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目标明确,很快融入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中;被动型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在适应中多呈现阶段性、反复性直至最终定型化的特点。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可进可退"的政策制度空间,既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完成市民化,又能给予他们自由返乡的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11.
关于生活方式的研究,存在着经济阶层指向和符号差异指向两种研究范式,而在这两种范式指引之下,存着宏观与微观两种类型学分类.本文在分析研究范式与类型学分类基础之上,对新生代农民工居住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和休闲生活方式进行深度描述,并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方式逻辑演绎图,由此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受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影响,并且受限于宏观与微观两种生活方式,故而形成了有别于市民与农民的第三方群体.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一词,首次使用在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特指1980年以后出生、具有农民身份的进城务工人员。截至2009年,"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占中国农民工总量2.3亿中的六成以上。与改革开放后涌进城市打工谋业的"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的文化层次、就业期待值、维权意识程度、消费水准均比其父辈们有显著提高。但承受就业困惑、面对不平等待遇的耐受程度却远远赶不上父辈们。因此,他们在踏着父辈们的足迹,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由多种因素促发而成的犯罪问题也日益凸显,在相当地区,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特征入手,针对致罪因素,对防治"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良策予以探讨,以求对构建我国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机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正>新生代农民工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在城市打工的农民,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辈相比,他们有较强烈的权利意识和生活追求目标,这是一个应该正视的问题。根据有关调查显示,从打工动机上看,新生代农民工42.3%是为寻找发展机会;而传统农民工55.1%为赚钱养家。从工作稳定性看,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年变换工作0.26次,而传统农民工平均每年变换工作只有0.09次,两者相差3倍。但从目前看他们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工种简单,整体收入偏低、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工作稳定性差、社会保障水平偏低、职业安全隐患较多、企业人文关怀不到位,心理反差大,给社会稳定造成隐患;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也涉及到我国产业发展劳动力构成及城镇化农村人口转移等战略性问题。因此,2011年就城乡统筹做好农民工管理和规划问题,我们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外出农民工超过2.4亿人,是城市流动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六成以上为年龄不足35岁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长期在城市社区就业、生活,户籍却在农村,生活面临很多困难,在社会福利方面有强烈的需求。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合理的社会福利需求,为之提供相关服务、创建有利的政策环境,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福利发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本研究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福利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了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福利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离开乡土社会,步入全新的城市生活环境,不经意间经历了日常仪式的中断、续接、辟新、重建和缺失等与生活意义密切相关的环节,同时,其内含的日常工作仪式、日常消费仪式、日常休闲仪式和日常情感仪式使得他们生活重现了实在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日常仪式在城市社会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出现了层级化,新生代农民工并没有因为适应了城市日常消费仪式而完全融入城市社会,其间道路仍很漫长.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出现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他们的人数估计接近一个亿.这些相比于父辈,受过更好的教育,视野更宽阔,更期望融入城市,成为"新城市人"的年轻一代,怀揣对于未来工作、生活的美好梦想,源源不断流入城市.他们的成长更多是依靠自身的辛苦打拼,而整个社会却获益匪浅.他们的出现,改善了人口素质,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由于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都高于父辈,因此他们也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17.
《协商论坛》2013,(5):27-27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他们在务工过程中业余文化生活单调,精神孤独、空虚,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社会各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却相对关注较少。省政协委员李全林建议:一、政府应在公共文化经费支出方面,更多地关注城镇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农民工集中的社区、产业集聚区等场所,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保持与用工单位的沟通,引导文化经营单位和文艺工作者多为农民工提供文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是行动者与结构二重化的过程。新生代农民工是理性的行动者,其致力于城市融合的行动策略是资本建构与资本转换;但其城市融合行动同时也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并因此不断反思与调整行动策略。通过资本建构与资本转换,新生代农民工获得了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多的机会与资源,得以更深入地参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方式以"同化"与"整合"为主。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自我价值实现愿望的强烈化、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城市化、维权意识的明确化以及维权手段的单一化等特点。由于诸多体制障碍和现实困境的存在,新生代农民工在流入地很难顺利地实现社会融入,成为游离于城市与农村的"边缘人"。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服务与管理,促进其社会融入,成为目前基层政府与党团组织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任务。通过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团支部建设,可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有效地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由于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就业状态的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在对待自身权益被侵害时的诉求和对群体事件的态度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调查发现:文化程度高低与新生代农民工理性对待自身权益诉求的行为方式有重要关联,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态度越理性;劳动权益保障的好与坏,工作相对稳定与否,与新生代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的态度有重要关联,签订了劳动合同的新生代农民工人群和工作相对稳定人群的态度更趋理性;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党、团员就整体素质而言,高于他们中的普通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