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随着人们对大面额假币识别能力的提高,犯罪分子将目标盯在了小面额人民币的造假上.从浙江省所破获的这类案件看,导致这类案件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小面额假币迷惑性强,制作工艺和防伪技术简单,犯罪成功率高;而团伙作案,犯罪分子懂得专门技能,就地就近流通假币,则是这类犯罪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大家都知道,在美国犯罪问题非常严重。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统计结果表明:在美国153人中就有1个人可能被谋杀;男人被谋杀的比例是100:1,女性被谋杀的比例是323:1,非白色人种的男人被谋杀的比例是28:1。这么多案件,如何破案,从古到今,破案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找情报。情报怎样找取呢?情报通常可从被害人那里找取。被害人的家庭、家事、交往,最后一天的活动,到哪里吃饭、开什么车,被害人的背景,他的交友什么情形。第二个情报可从现场找取。现场有很多物证,我们可从留在现场的痕迹证据、临时性证据、微物证据等找到物…  相似文献   

3.
刘誉泽 《半月谈》2004,(15):53-53
据有关信息显示,仅仅半年来.全国收缴的假人民币已高达4亿多元.而参与制贩假币的犯罪分子和误收误用假币的受害者大多来自农村.农村成为假币流通的“重灾区”。假币的猖獗提醒我们:必须警惕身边的假币.尤其是农村。更要筑起一道“防火墙”。  相似文献   

4.
“10.5”、“5.20”复印件案侦破简介北京市公安局刘锋随着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普及,许多单位都购置了静电复印机。这种操作简便的办公设备也被某些犯罪分子所利用,近年来这类案件不断增加。为了侦破这类案件,物证工作者研究出一套复印件检查办法。主要通过检查复...  相似文献   

5.
崔海霞 《新东方》2010,(3):48-51
敲诈勒索案件中,当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不存在任何权益纠纷时,一般也不存在认定与适用上的困难。但近年来,权利行使中的敲诈勒索案件,即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存在权益纠纷的敲诈勒索案件,因行为性质争议颇为激烈,在对案件认定与适用上也存在一定难度。如华硕电脑索赔案、“大脚板”冰淇淋索赔案、冰红茶索赔案、月饼索赔案………  相似文献   

6.
性犯罪案件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奸妇女、奸淫幼女、猥亵儿童等性犯罪是严重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被害人多为妇女、儿童。这类犯罪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精神损害巨大,而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物质损失。根据现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只能就物质损失要求赔偿,法院对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不予受理。本文围绕性犯罪案件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及其赔偿问题展开论述,对目前刑事诉讼立法限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做法表示了不同意见,目的在于引起立法机关、审判机关对这类案件被害人权益的重视,进而完善立法,将被害人的精神损害尽早纳入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7.
郭晶晶 《人民公安》2007,(11):24-27
买假币都买不到真的假币,这是戏剧大师都想像不出的黑色幽默。两个包工头花20万元买了100万元假币,准备拿这些假币发给手下的工人。而这两个黑心人碰上了更黑心的人,卖假币的人给他的几摞“假币”除了“封皮”和“封底”是假币之外,里面全是花边白纸。受骗上当的两个包工头咽  相似文献   

8.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用某种手段和方法将自己身体某一部位致伤,称谓自伤伪装他伤案件。这一类案件,由于报案时往往以重大刑事案件的形式出现,而伪伤者蓄谋已久,周密虚构的犯罪事实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加之伪伤者又处于“被害人”的有利地位,容易博得人们的盲目同情和支持,故给我们的侦察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掌握这类案件的特点和侦破方法在侦察破案中十分必要。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9.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突出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诉讼效率与诉讼经济的衔接。制度的焦点集中在被追诉人“认罪”、“认罚”、“从宽”的适用上,而忽略了另一诉讼主体被害人的权益,虽现行立法给被害人留有一定的权利空间,但在总体上尚不足以彰显被害人诉讼主体的地位。司法改革推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不仅要实现国家与犯罪嫌疑人或被追诉人之间的和谐,同样要追求被害人与被追诉人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根据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告诉才处理”、“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被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由人民法院依法审判。这一规定与修改前相比,人民法院自诉案件的受理范围大幅度扩大,案件种类增加。这样可以减少轻微刑事案件的诉讼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平原县检察院探索实施了公诉案件“四方互动”工作机制:即以检察机关为纽带,置案件被害人、犯罪嫌疑人于中心位置,以双方的家庭成员、亲友及其他受到犯罪影响的人为相关社区,检察官始终保持中立地位,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前提下,通过检察官积极调解,使双方当事人就民事赔偿达成协议并及时履行,以民事和解促成刑事谅解,既最大限度地使双方当事人实现了“双赢”,  相似文献   

12.
1998年5月,山东省蓬莱市公安局登州分局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对涉案人员陈某拟报刑事拘留。经市局法制科认真审核,发现陈不满16周岁,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鉴于此,法制科纠正了该起案件,并耐心劝告受害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追究其民事责任。1999年4月,湖南省隆回县六都寨派出所相继破获了两起贩卖假币团伙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为首的几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后其亲属通过各种关系找办案单位说情,要求从轻发落,并许下“只要不追究我们的刑事责任,每人愿意交几万元“罚款”的“承诺”。如果这两起案子全部作罚款处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拥有的财产数量、种类愈来愈多。因财产侵权行为所引发的纠纷也大批量出现.表现为审判实务中这类案件数量的大幅攀升。财产侵权案件往往牵涉当事人的切身利益,甚至是整个当事人“家底”.因此矛盾往往异常尖锐。正确处理财产侵权案件。对和谐司法建设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频发,究其原因是取证难。由于案件性质和受害对象等方面比较特殊,公安机关要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的方式有效取证,采取“一站式”取证方式,避免对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造成二次伤害。在必要时,检察机关可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在证据审查方面,要构建以被害人陈述为核心的证据审查机制,灵活判断传闻证言的证明力,辅助认定被害人陈述的可信度。通过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有限制地引入被告人品格证据规则,以达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郭文正  王禹 《人大论坛》2009,(11):38-38
群众集体上访已成为影响一些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这些上访群体中不乏这样一类人,他们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运用“集体上访”这种方式实现个人的某种企图,甚至还代理信访案件,把信访作为一种职业。我们姑且把这类人称为“信访寄生虫”。  相似文献   

16.
白伟 《人事管理》2000,(10):36-37
最近,因当事人受到单位“自动离职”处理而引发的人事争议纠纷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其中一部分案件是由于本人的过错而“咎由自取”,但也有一部分案件明显属于单位在理解和适用“自动离职”政策上存在偏差而造成的。因此,处理这类案件时,应准确把握和正确运用“自动离职”这一政策。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春节刚过,哈尔滨市沿街的一些低矮建筑的墙上,比往常显然多了点儿东西。是什么呢?一个个用白灰写的大大的“拆”字。或许是为了醒目,或是要提醒房屋主人的注意.有的还在“拆”字的后面写下一个粗粗的“!”  相似文献   

18.
穆玉敏 《人民公安》2011,(23):56-59
进入20世纪后,国际上“自杀性爆炸事件”这个词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中国过去这类案件也偶有发生,但在中外产生震惊并第一次被冠以“恐怖”二字的案件,是1980年10月29日发生在北京火车站的自杀性爆炸案件。不过,当时对这起案件的定性是“反革命爆炸案”。  相似文献   

19.
因为人低调,且所办案件多涉“敏感”不宜公开审理,张思之并不为中国大众所熟悉。但他参与的一系列案件却每每轰动海内外,如1981年“李作鹏案”,1988年大兴安岭大火庄学义“玩忽职守案”等.  相似文献   

20.
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检察院已作出不予追究的决定的案件。文章着重论述第二种自诉案件中证据的规格和轻微刑事案件的范围,以及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管辖交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