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黑社会犯罪是一种国际社会公认的有组织犯罪的最高形态,被联合国大会宣称为“世界三大犯罪灾难之一”,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今年的“严打”整治斗争将“打黑除恶”列为主要任务。我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正逐渐升级,向黑社会犯罪转化。下面是笔者对黑社会性质组织  相似文献   

2.
试析有组织犯罪分子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贿赂腐蚀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贿赂腐蚀国家工作人员,是有组织犯罪分子隐瞒犯罪活动、逃避打击、继续作恶、获取巨额经济利益的有效手段.而党内存在的大量腐败现象,少数基层政权组织软弱涣散和犯罪组织雄厚的经济实力,给犯罪分子运用贿赂腐蚀手段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从而使腐败和犯罪互相利用,狼狈为奸.这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犯罪催化剂的作用,直接妨碍对有组织犯罪的打击,同时也使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本文对有组织犯罪运用贿赂腐蚀手段的普遍性、客观必然性、社会危害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要从根本上防止贿赂腐蚀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有赖于我党廉政建设力度的加强和反腐败斗争成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黑社会犯罪已成为世界三大犯罪灾难之一.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黑社会犯罪都将是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相联系,有相当的影响和经济实力,有隐秘的组织形式和纪律,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秩序的集团性犯罪.剖析我国十多年来的"扫黑"除恶斗争,应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4.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司法认定中若干疑难问题探讨(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有组织犯罪。在近期全国开展的“严打”整治斗争中,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被列为打击重点。1997年修订后的我国刑法第294条规定了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为了更有力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2000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这无疑对于司法实践中审理此类案件,正确适用法律是非常有帮助的。尽管如此,  相似文献   

5.
吴高庆 《河北法学》2007,25(12):155-159
有组织犯罪已经成为危害我国社会治安的日趋严重的问题,现行的刑事诉讼程序也面临着有组织犯罪的严峻挑战.基于有组织犯罪之特殊性,有必要以我国政府已经签署的《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为准绳,建立我国有组织犯罪特别程序.  相似文献   

6.
有组织犯罪目前已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各国关于有组织犯罪刑罚的具体规定比较,建议我国刑法对有组织犯罪的刑罚规定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完善:扩大财产刑的适用范围;增加规定其他附加刑;并且,对有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应予以一定的限制,以贯彻对有组织犯罪从严打击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7.
查处法人犯罪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处法人犯罪问题初探勾传增法人犯罪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产物,许多犯罪法人是国际性犯罪组织,以跨国公司和组织掩盖进行走私、贩毒等国际性犯罪活动,联合国已多次在有关国际会议上提醒各国政府,加强对法人犯罪问题的预防研究和斗争。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8.
海峡两岸淫秽犯罪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淫秽犯罪是指与社会所否定的性行为和性关系直接或间接有关的犯罪。海峡两岸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对淫秽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达成共识 ,但立法差异较大。我国淫秽犯罪立法起步虽晚 ,但进步快 ,体系日趋详备 ,在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 ,拐卖妇女、儿童与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 ,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等犯罪的立法方面有其独特之处 ,体现了与淫秽犯罪斗争的坚定性与针对性。台湾淫秽犯罪立法则有法网细密、便于操作的特点 ,其对嫖宿未成年人、传播性病、猥亵等犯罪的立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犯罪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设立专门组织,应对恐怖犯罪恐怖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十分严重,因此,各国政府都对之高度重视。为了更有效地应对恐怖犯罪,开展反恐怖犯罪的斗争,很多国家都设立了专门的反恐怖犯罪组织。如美国设有反恐怖犯罪联邦委员会,负责制定美国的反恐怖犯罪政策, 协调各有关部门的反恐怖犯罪工作,发生恐怖犯罪时在总统的直接指挥下,处理恐怖犯罪事件。此外,美国联邦调查局设有国内反恐怖犯罪联合行动中心和反恐怖犯罪处,主要负责国内恐怖犯罪的侦查、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打击有组织犯罪斗争的深入开展,吉林省公安厅于1999年组织全省公安机关开展了有组织犯罪大排查,将摸排出的涉黑犯罪组织逐一登记造册。在此基础上,于1999年11月中旬组织全省公安机关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打黑除恶挖团伙”专项斗争,共打掉各类犯罪团伙657个,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或流氓恶势力。一些地方公安机关也因地、因时制宜地组织开展了打击团伙犯罪专项斗争,取得了明显战果。  相似文献   

11.
有组织犯罪的心理成因与相应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庆祥 《政法学刊》2004,21(2):79-81
为了遏制我国有组织犯罪增长的势头和从根本上铲除有组织犯罪赖以滋生的土壤,必须要对有组织犯罪的成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有组织犯罪的诸方面成因中,心理成因是最容易被忽略,而又是起着动力性作用的根本因素。其主要有:有组织犯罪群体成员追求犯罪行为结果“相乘效应”的心理、成员个性差异的“互补效应”、成员间个人境遇的相似性、“罪责扩散感”和“法不罚众”的观念、对主流社会和个人处境的不满、对首领的崇拜和畏惧,以及盲目参与者的个性弱点等。我们需要在掌握有组织犯罪心理成因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减少有组织犯罪群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陆黑社会犯罪有关问题述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在我国明显的、典型的黑社会犯罪还没有出现,但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集团已经出现,横行乡里、称霸一方,欺压、残害群众的有组织犯罪时有出现。另外也发现有境外黑社会组织成员入境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在多年的实践中,公安机关总结出我国反黑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关于跨国有组织犯罪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跨国有组织犯罪是有组织犯罪的一种特殊形态 ,也是跨国犯罪的一种主要形式 ,具有结构更加严密、能在国际范围内更加迅速调集资金等特点。不同的历史时期 ,跨国有组织犯罪因经济、社会、文化变迁有不同的特点。近几年来 ,国际恐怖主义及国内分裂势力与跨国有组织犯罪的联系日趋紧密成为新的动态。基于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复杂性及危害性 ,从国内方面来讲 ,需从政治、经济、法律各方面入手加以控制 ,就国际社会来讲 ,各相关国际组织及各个国家集团或地区性组织均应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4.
黄立 《政法学刊》2001,18(5):40-42
跨国有组织犯罪分为境外渗透、内外勾结和境内输出等三种主要类型;应该从加强国际合作、立法建设和执法打击等三个方面着手,对其进行全面打击。  相似文献   

15.
简论黑社会性质犯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可 《政法学刊》2001,18(2):3-7
黑社会犯罪是有组织犯罪发展的高级阶段,黑社会性质犯罪就是黑社会犯罪,它不过是黑社会犯罪的初级形态和初级发展阶段。我国刑法中明确了“黑社会性质犯罪”这个概念,是根据我国现阶段黑社会犯罪的特点确定的。目前我国存在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主要通过七种基本方式形成。如今黑社会性质犯罪呈现出几大发展趋势正向黑社会的高级形态发展;加速向经济、政治领域渗透以及国际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黑社会(性质)组织本身就是一个亚文化群,其犯罪行为背后具有相应的亚文化特征。旧中国黑社会犯罪的亚文化特征以传统礼教为基础,通过各种形式的载体表现出来,起到聚集组织力量的作用。当前我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除了具备旧中国黑社会犯罪的一些亚文化特征之外,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追求经济利益、积极寻求“保护伞”并逐步向政治领域渗透。为有效防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在我国的蔓延,有必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消除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调研上海市危险驾驶罪司法裁判情况为基础,以截至十月全市法院审结危险驾驶罪219件案件为素材,分析司法现状,总结、归纳危险驾驶罪案件的具体特点,重点剖析目前执法、司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以期能够降低危险驾驶罪施行中的不足,促使危险驾驶罪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广东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从分布情况看,呈现明显的地域和行业特征。从纠合方式看,以地缘为主,大多结构松散,反应迅速。从主体类型看,分为外省人员主体型、省内外市人员主体型和境外黑社会组织成员渗透型。从违法犯罪客观方面看,暴力性特征明显,违法犯罪类型多样化。这是因为少数地方和部门对流动人口中违法犯罪团伙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流动人员生活环境的改变,致使流动人员处于不受规制状态。流动人口的流动呈明显的无序性、盲目性特征,缺乏规范和引导。法律、法规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存在打击盲点。应该切实提高认识,把打击、防控流动人口中违法犯罪团伙工作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与外省来粤务工人员流出地的沟通协作,构建流动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共管体制;突出重点,强化服务,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维权工作;整合资源,构建整体作战格局,提高打击、防控流动人口中违法犯罪团伙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上海经济的高速发展 ,交通口岸的治安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机场治安日益复杂 ,码头治安渐趋平稳 ;长途汽车站治安问题突出 ;火车站社区化 ,流窜犯罪辐射面扩大 ;公路道口打流截逃任务加剧。为此 ,必须建立一套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完善的“口岸”打流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在华外国人犯罪的实证分析与刑事政策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京、沪、穗三地近十年来外国人犯罪的整体状态和案发规律,以及世界各国外国人犯罪冲击本国社会秩序、国民心理,乃至成为国家非传统安全的隐患的现实,我国应当充分重视在华外国人违法犯罪活动的现实与潜在威胁。在立法体系相对滞后的背景下,当前防控外国人犯罪的司法实践产生诸多问题,应本着维护本国国家和公民利益原则的基础,兼顾对等原则,构建应对外国人犯罪的法律与实践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