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常说某某“忘本”,也许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因为父亲早年离家参加革命,我也就成了一个对家乡最没有概念的人。事实亦如此。我是壮家人,却不会说半句壮话;直到20岁,我才第一次回了趟老家,而且才待了三天。老家没什么亲人了,所以我从此没再特意回去过,工作以后的采访,也没让我有重返家乡的机会。我想自己定是一个与家乡无缘的人了,这样的人这世上也许不多。清楚地记得,在我还没回过一次老家时,我有多么的向往。家乡是养大父亲的地方,可母亲与父亲结婚多年,直到她因病去世,竟也没能去一回。这不得不让我联想到父亲骨子里深…  相似文献   

2.
格子人生     
《乡音》2007,(8)
刚学写字的孩子问我,为什么字非得写在格子里。我说那是为了让你的字写得规矩,写到格外就不好看了。说完这话,再仔细一想,人生不也就像这写字,一笔一画都必须写在格子里吗?  相似文献   

3.
姐姐的心事     
父亲说想让你回家过年,可你却躲得远远的。姐,父亲已经原谅你了,你又何苦再为难自己——1从小,我就知道你不属于小城市。那时,家穷,你却嚷着要读书。因为你知道,你的梦,在远方。你常跟我说,你知道北京吗?你想去那吗?如果想,就请伸出手,掌握住自己的命运。所以,一直以来,你都在为之奋斗。  相似文献   

4.
刘兴雨 《同舟共进》2013,(11):82-82
电视剧《大宅门》有一个细节,人们未必留意,那就是少年白景琦的父亲让他好好练字,他抬出自己的老师季先生,季先生说字是为了“用”的,不是为了“看”的。言外之意,就是字不用写得像字帖似的,一句话把父亲的嘴堵住了。也就是说,他用自己的精神之父,战胜了自己的生身之父。亲不过父母。父亲也可以指导自己的子女在精神上成人,但能让子女完全信服的往往不多。人们常常是在儿童时觉得自己的父亲什么都对,很了不起,甚至很伟大,可到少年、青年时又觉得父亲落伍或者什么都不对。  相似文献   

5.
"有偿新闻"并不是改革开放以后才有的。在"文革"中,就有这种"有偿新闻",有的单位是为了提高知名度,有的则是为了邀功请赏,为了能上报纸,请吃一顿饭,送点烟酒,也是常见的事。三十年过去,新闻界打假,重提职业道德,因为这个"有偿新闻"愈演愈烈。新闻界喊打假喊了多年,然而还是不断有"嫌疑报道"让人看不懂(我不认为自己的文化有多高,但一张并不高深的报纸还是应当看得懂的),比如报上动不动就是五千字一万字的大块报道,搞不清到底是要写企业家的人生道路,是写企业成功之路,还是要帮  相似文献   

6.
致张梅同学     
张梅同学: 读了你写的发表在《中学政治课教学》第三期上的文章,感慨颇深。“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个道理你说得多么具体,多么好啊,我很赞赏。你说:“在日常生活中,有的青年在图书馆工作,知识却少得可怜,而有的青年为借到一本书跑很多地方,却学富五车。”这话好象是对我说的一样。我重新踏上工作岗位以后,管报纸、书籍是我的业务之一,可以说每天都与书报打交道。可是认真地读几本书却没有作到。读了你的文章,很感懊悔。 1968年春,我由于意外的原因,颈部受伤,离开教师岗位回家疗养。70年起,我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收  相似文献   

7.
<正>1993年3月27日,疼爱我们的父亲走了,走得很匆忙,未能等到清明节,没有留下一句遗言。父亲穿军装多年,天职使他与家人聚少离多。真正与父亲朝夕相处,保持近距离的接触,是在父亲的生命即将走完人生历程的那二十几天中,幸亏父亲给了我们一个亲近、服侍和报答他的机会,否则,我们做子女的会因没能尽孝而抱恨终生!那天,我正在单位三楼开会,有人告诉我:"你父亲病了,家中来电话,让你直接到医院去。"我愣了一  相似文献   

8.
我与电影     
清朝末年,我的祖父从晋江石狮塘边村迁到台湾新竹。我父亲出生于此,我们兄弟姐妹的籍贯也来源于此。小时候,我对于自己的籍贯不甚了了。读初中时,有一回与同学吵架,我的这位对手,姑且称之为“坏小子”,指着我骂:“你们家是台湾人,我打一支牌让你到!”(到,就是麻将中的和HU,闽南话,那意思大致相当于北京人所说的“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我不理解身为台湾人竟会成为被人恫吓的理由,于是告诉大人。大人默然。不久对我说,以后如果填什么,你就填你的籍贯是泉州。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家的孩子们在籍贯上既有写台湾的,也有…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办报     
第一次办报距今已十几年了,但记忆犹新。那一年,机关的报纸像久未上发条的钟,已停摆多时了,全市一千多名农工党党员,不能没有自己的刊物。我进机关不久领导便安排我到宣传处工作,并交待主要任务就是办报,这让从未办过报的我着实吓了一大跳。回到家里说给家人听,我像遇见了老鹰的小鸡,此时只想躲进母鸡的翅膀里。可我的先生并没有将我收进翅膀里,他听后说:“事情还没做,你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呢?”是啊,鸭子还能赶上架呢,我只有硬着头皮了。四个版面的报纸,需要2万多字的稿件,可手上一个现成字都没有。我变着名字写了好几篇,又四处约稿,不管能…  相似文献   

10.
周元亚 《黄埔》2008,(3):58-60
父亲自1976年4月去世至今已有30多年,这篇稿子是我在阅读母亲张素我让我保存有关父亲的大量资料之后整理出来的。我无法控制自己想要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阅读,因为越读越接近了父亲,越读越觉得父亲的亲切。  相似文献   

11.
漫画与幽默     
马克·吐温的幽默美国幽默大师马克·吐温去拜访法国名人波盖,波盖是一个喜欢挖苦人的文人,他想取笑美国历史很短就故意说道:“美国人在无事闲暇时往往爱想念他们的祖先,可是一想到他们祖父一代就不能不停止。”马克·吐温立刻以充满诙谐的语句反击说:“当法国人无事时,总是尽力想找出他的父亲是谁。”发信父亲让儿子去邮局发信,儿子走了以后,父亲才想起忘了在信封上写地址。当儿子回来后,父亲赶忙问:“你没有发现那封信没写地址吗?你还没有把它投进信箱吧?”“已经投了。没写地址我倒是早就发现了。”“那你为什么不说呢?”“…  相似文献   

12.
年年有鸡     
腊月二十九下午,父母去菜市场买鸡。市场距家也就一根纸烟的路程,但下午2点去,6点还不见回来。妻子有些急,说你去看看,两位老人该不会出什么事吧。我刚要出门,他们回来了,都空着手,且都是一副若有所失的表情。父亲抱怨母亲:家里有那么多菜和肉,非得买只鸡;买就买了,又非得去约秤,结果怎么样?母亲也不服气:这是过年的讲究!你怎么一点文化品位都没有?你怎么不去约秤?我听得云遮雾罩的,最后总算听出点眉目。在过年这个问题上,母亲确实比父亲讲“文化”,门神不能说“买”,得说“请”;煮饺子有一两个散开的,不能说“散”,不能说“破”,得说“挣”…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张允一同志和赵惠敏同志都是久经考验的老革命,与自己的伴侣有共同的信念与追求,所以完全赞成和支持丈夫的遗愿,那么成长于和平时期的子女们的认识怎样呢?我与刘晋同志的一双儿女、旺午同志的一女三男,分别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文谈。旺午同志的女儿张杨林在梨园医院工作。她说,看了遗嘱以后我们都很赞成。父亲一辈子都是我们做人的榜样。他生活一贯俭朴,剩菜饭抢着吃,不让我们倒。他总教育我们,人生的路不能靠家庭,要靠自己走。我从小跟奶奶住在农村,回到父母身边不久就去外地读书。父亲常写信教育我,平民百姓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我写的信有错别字他就一一改正后原信寄回让我看。我小儿子高中毕业当了三年临时工,我没找过父母或组织的麻烦。一直到儿子考取大专文凭才找了工作。我没有怨言,共产党的干部都象爸爸这样就好了!  相似文献   

14.
编辑老师:您好!有一件事憋在心里好长时间了,今年年初的时候,队里鼓励大家写文章投给当地的报纸。我从小就对写作感兴趣,尤其是写一些小的散文,于是我就写了好几篇,并都将它们交到了队长那里。可是当报纸出来的时候,我看到自己写的文章变成了铅字,可是作者姓名却不是我的,而成了我们班长的,我有些气不过,后来队长找到我,说是队里在评先进,所以把作者的姓名改成了我们的班长。但这件事我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对,我感觉他们这么做既不合理也不合法,您说呢?期待您的回复!保安员 李勇李勇:你好!姓名是公民社会属性的代号和标志,是公民区别于他人从…  相似文献   

15.
高考落榜后,我远离家乡,来到了北方城市天津,经朋友介绍,当了一名保安员。刚工作时没钱买手机,给家里写信很勤,基本上一个月两封。工作半年后,我买了手机,写信的频率就减少了,两个月也写不了一封信。就在我尽情享受手机所带来的种种便利的时候,却忽略了父亲对家书的期盼。每次和父亲通完电话,他总会叮嘱一句:“以后你还是给我写信吧,寄信时想着把你平时写好的文章寄来(上高中时我酷爱写作,在县里还拿过名次)。”电话这么方便,写信费事又费时,我觉得父亲有点儿老土,因而每次通完电话我并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为了让父亲心里有些安慰,就不经…  相似文献   

16.
车祸姻缘     
教育工会组织全镇中小学教师去南昌秋游,顾老师就带我们到他妹夫家做客。他妹夫家里里外外一切都是新的,看得出是先富起来的那种人家。回来的路上,我们问顾老师:这么远的路,你妹妹怎么嫁到这里来的?顾老师说,故事还得从两年前一场车祸说起。 那天上午第三节课,是作文誊抄课,校长喊我去接电话,听对方说:“喂!我是肇事司机,你父亲挑着橘子,横穿公路,在官田路口出车祸了……”搁下话筒,校长要我马上去看望父亲。我心急如焚地赶到现场,现场血迹斑斑。我赶到医院,见那肇事司机也在那里,父亲在病床上呻吟。我怒不可遏,真想上去揍他几下,但想到自已是个受过教育的老师,不能动手打人,先得问个清楚,便没好气地吼道:“你是怎么开的车,我父亲要是有个好歹,我饶不了你!”那肇事司机25岁  相似文献   

17.
撒旦之吻     
在他的狂乱冲动中,我节节溃退,我一败涂地,我又心甘情愿…··说实话,甚至我还真有点如饥如渴如颠如狂,恨不能撕碎了自己送出去呢!他真的成了我的老朋友了。我看到他来就觉得浑身轻软,以前那种莫名的烦恼,全被他的到来一扫而光。本来这天我讲定到妈妈家去的,但当他问我今天有没有空时,我却说没事没事。他给我送了两条烟,说这烟做得精致,特别细长,就适合像你这样又年轻又漂亮的女人抽。以后我会不断给你送来的,只要你愿意。他的目光让我好一阵心跳,仿佛被人掏去了什么秘密似的,我有点慌乱不安。但是这种不安与慌乱,只让人感…  相似文献   

18.
《新东方》2005,(10):19-19
某知名作家去报社办报,结果没几天自己便主动辞职。这并不是说他没有能力写稿子,而是他的确不懂怎样把报纸办得令读者叫好,他自己也感觉比写小说还累。于是,作家继续拿起他的笔写小说。 老板在用人上同样会遇上像作家这样的人才,他们的确  相似文献   

19.
二十四岁那年,他大学毕业,豪情满怀的对父亲说,以后您老人家就不用再做豆腐了,等着跟我享清福吧!父亲一边拣着黄豆,一边笑,说,等你挣到钱了再来跟我说这样的话也不迟。他有些不大高兴,说,您老人家是瞧不起我吧?放心吧,你儿子肯定能行的。  相似文献   

20.
父亲的条幅     
父亲没有多少文化,却爱好书画,他送给我的条幅字迹遒劲潇洒,内涵深邃显见,是我的人生座右铭。   那年我高中毕业回村担任了大队干部,分管治保和民调工作,父亲郑重其事地把我领到西厢房里,指着正面墙上的条幅说:“你哥当村干部时,这是我给他题写的,现在你大小是个村干部,我把这个条幅送给你。”   条幅上书:花开能有几日红,为人一世要公平。   我明白父亲的意思,恭恭敬敬地说:我一定照父亲写的去做。   父亲接着讲了条幅的来历和背景。解放初期的那年腊月,父亲应朋友之约去南山狩猎,不料刚到朋友家就被人抓起来。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