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主要围绕刑事诉讼基本理论、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司法改革以及证据制度等问题进行,体现了如下几点可喜的变化和进步:刑事诉讼法学的学科体系逐渐从注释法学转向理论法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在检讨传统刑事诉讼法学基础上出现了一些富有创见的新理论体系;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化,特别是实证研究的引入为刑事诉讼法学注入新的活力;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仍然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体现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互动。  相似文献   

2.
2007年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于9月20日至23日在兰州举行。本次会议是刑事诉讼法研究会成立后所召开的第一届年会,会议由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主办、甘肃政法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公、检、法、司实务部门以及各高校、研究机构200余位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参加了本次年会。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刑事诉讼法修改”这一主题分别就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基本理念与原则、刑事诉讼程序的修改、刑事证据规则的构建等几方面进行了研讨。现将一些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基本问题(一)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基…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刑事诉讼法学风风雨雨地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在最近二十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缺憾与完美同在。未来之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面临许多新的课题,新刑诉法的贯彻与实施,诉讼观念的转换和程序意识的加强,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的拓展,等等,这些都有待刑诉法学界去付出艰辛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律方法的研究对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全面发展和刑事司法进步是非常重要的,刑事诉讼法律方法研究可以实现学术与实务的契合,对于司法者来说,刑事诉讼法律方法是刑事司法进步的“利器”.当前我国刑事诉讼法律方法的研究较为薄弱,在修法后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应当加强对法律逻辑、刑事诉讼法律解释、刑事诉讼法漏洞填补和刑事诉讼法律论证几个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寻找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平衡点,既是刑事诉讼理论永恒的主题,也是世界各国司法实践的难题。而二者并重还是有所侧重,不仅是一个事关刑事诉讼理念并由此决定一国刑事诉讼法的模式、原则以及具体制度建构的核心问题,在中国,还是一个能否革除刑诉积弊、实现宪法修正案保障人权的大问题。在中国热研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际,这更是再修改的刑诉法生或死的关隘问题。我们应当放弃固守多年的并重论,倡导“侧重论”,即侧重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社会》2011,(4):80-80,F0003
卞建林在《检察日报》撰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刑事诉讼立法研究水平的显著提高,有力推动了刑事诉讼法典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和修改完善;刑事诉讼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已达相当深度,涵盖了刑事诉讼目的、价值、构造、职能、主体、客体、文化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的刑事诉讼法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刑事诉讼法学在理论研究、立法服务、组织建设、人才培养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在回顾、盘点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取得成绩的同时,总结其间的经验得失,有利确定今后几年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一、1999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概况 从总体上看,1999年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对刑事诉讼法在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二是司法制度改革问题成为研究探讨的热点;三是对刑事诉讼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制度的研究探讨有所前进;四是对建国50年来刑事诉讼法学创建与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比较全面地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阶段,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成果,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展望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的繁荣与昌盛。...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述评王敏远由于新刑事诉讼法于1996年初颁布,因此,一年来,刑诉法学界关于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大都围绕着新刑事诉讼法中的有关问题展开。当然,年初在有关刊物中发表的一些关于刑事诉讼完善的探讨,也应列入综述的范围。因此,就综述部分而言,本文...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模式演进中的价值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模式是一国建构起刑事诉讼体系所不可不考虑之问题。近年来,关于诉讼模式的探讨,学术作品很多,争议也较多。在第二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又拉开帷幕之际,本文对刑诉模式的发展过程进行简单梳理,总结在这一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人类在诉讼规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对现存两大诉讼模式的基础性价值争议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在某些概念上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11.
所谓刑事简易程序,是相对于刑事普通程序而言的,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在一审程序中,审理简单轻微刑事案件的,依法独立适用的一种简便程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中,增设了简易程序的规定。设置简易程序,是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和司法制度的重要步骤之一,是对原刑事诉讼法所作的又一重大修改。-。为什么要增设简易程序。1.设立刑事诉讼简易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理论,是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实践的概括,是研究刑事诉讼法以及与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法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各类高等学校法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家权力机关颁布的刑事诉讼法规;司法机关在贯彻执行刑事诉讼法规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中外以及历史上刑事诉讼制度和理论学说。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学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刑事诉讼法典规定的编章结构以及刑事诉讼理论的内在联系建立起来的。从总的体系上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立法根据、任务和基本原则,以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刑事诉讼法学理沦和改革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研究中,有些文章提出了刑事诉讼结构的问题。刑事诉讼的结构,是一个刑事诉讼法学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它的提出和研究,反映了当前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完善刑事诉讼制度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介绍和研究英美法学的著作和文章日渐增多,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的诉讼观念,开始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产生影响,有些人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英美当当事人主义诉讼结构的模式,来评断我国的刑事诉讼结构的问题。应当承认,我国的刑事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事诉讼法将如何再修改?学术界对我国检察改革和检察监督机制建设的努力如何评价?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2007年将关注哪些问题?以上这些都是检察人员和广大读者所关心的热点话题。为了解答这些问题,记者专门采访了不久前当选为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的卞建林教授。  相似文献   

15.
《中国检察官》2007,(10):75-75
“刑事诉讼法修改可能以修正案的形式出现。”刑事诉讼法研究会2007年年会上,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卞建林透露说,“原定今年10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对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审议可能也要推迟”。  相似文献   

16.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法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规范分析、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三种,这三种方法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也得到普遍使用,并且对于法学界创新法学理论、推动司法进步、培养专门人才、参与国际交流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值得认真反思,积极改进。要在刑诉法学研究方面推陈出新,必须在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五”期间我国经济法学研究述评 “九五”期间,是我国经济法学研究深化拓宽、繁荣发展的时期。经济法学者以理性、客观、反思的学术态度,在承继以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一方面加深对经济法基础理论中传统问题(如调整对象等)的研究,另一方面又不断拓宽研究视野,发掘和捕捉新的理论兴奋点和法制实践的热点问题。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法学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日益走向成熟,在以下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1.经济法的本质和理念问题。在理论研究上,经济法的本质问题与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问题是密不可分的。各种经济法学说间…  相似文献   

18.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的反思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月21日至23日,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首届年会在兰州召开,与会代表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刑事诉讼法修改"主题,就刑事诉讼法总论、刑事诉讼程序、刑事诉讼证据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有的年会论文观点新颖、见地颇深,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深化,以及检察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大有裨益。在此,本刊特选登三篇年会论文,并刊发本刊记者的综述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同步与差距:从国际标准的角度看我国刑事诉讼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6年3月17日,我国重新颁布《刑事诉讼法》,使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探讨刑事诉讼发展的世界性趋势,无疑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修改《刑事诉讼法》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我们在国际刑事司法标准下对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进行客观定位,以及在今后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明确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主要依赖思辨方法。进入本世纪后,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并尝试运用实证方法进行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出版、发表了许多成果,使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更为多元化,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运用实证方法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立法及司法改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