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众参与立法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公众参与立法的范围、程序及其法制化程度,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得到飞速发展,表现在立法方面,就是立法质量得到逐步提高,这一过程伴随着公众立法参与度的逐步提高,见证了新时期中国政治文明的逐步发展。入世则赋予了民主立法更丰富的内涵,公众参与立法无论作为民主理念抑或民主制度都值得我们加以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作为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一种公共物品具有无可置疑的公共性。但现实表明,由于政策主体的单一性、缺乏多元化的利益表达和政策参与,公共政策时常会表现出与公共性相违背的一面。所以如何保证政策的公共性是我国政府必须关注的。从政治文明视角来看,当前我国政策过程中公众参与有诸多阻碍因素,推动公众参与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促进公众参与实现的途径一是培育参与型的政治文化,创造良好的政策参与氛围,并逐步培养公民政治素质、提高参与技能;二是加快公众参与的法律化、制度化、组织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通道”,保障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明进程中的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更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战略。改革开放以来,私营企业主积极而广泛的政治参与极大地丰富并改变着新时期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内容和面貌。本文具体分析了私营企业主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具体模式和特点,讨论了其政治参与对整个政治文明建设的积极效应,同时提出了搞好私营企业主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要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嘉兴市高度重视公众参与平安建设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平安建设公众参与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分析当前平安建设中公众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应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平安建设的舆论氛围;把握关键要素,进一步突破公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瓶颈限制;创新组织发动,进一步发挥公众参与平安建设的关键作用;创新组织机构,进一步发展公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社会组织;加大政策引导,进一步落实公众参与平安建设的权利保障等举措,不断加强公众参与平安建设力度,建设一个基础更牢、水平更高、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嘉兴"。  相似文献   

5.
有序的政治参与作为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基本途径,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尺,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强大动力。当前,我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成为政治文明建设推进的障碍。应努力扩大我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推进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基于从公众视角出发的需要和科技高度发展的背景,公众科学素养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影响的理论研究日显重要。当务之急,是对这一理论研究的成果进行有效梳理的基础上,分析现状和不足,进而为今后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潘岳 《理论前沿》2004,(13):12-13
一、什么是公众参与所谓公众参与,指的是群众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权利。我们提倡公众参与,是因为中国发展观与执政观的伟大进步,是因为中国民主法制与政治文明的逐步成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的是资本高收益率,其主体是实实在在的企业股东。而政府追求的是公共事务的综合发展成果,其主体是抽象的全社会公众。谁来代表公众?当然是政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的职能定位也由过去热衷于抓经济管企业,逐渐向以主要抓公共事务管理过渡。公共事务,包括人口与就业、教育与文化、资源与土地、环保与生态、治安与稳定、医疗与交通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公众参与正在从理论层面转向实践.当前,在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的背景下,郑州市还存在公众参与的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公众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意识淡薄、动力不足,公众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确保公众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步伐,积极培育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完善公众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古往今来 ,政治文明由低到高 ,渐次更新 ,政治文明演进依赖于社会自身的力量。公民的政治参与构成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力量。在改革、发展的今天 ,政治参与的基础进一步扩大 ,参与渠道逐渐多样化和制度化 ,公民参与行为日趋活跃 ;同时 ,我国今天的政治参与还不成熟、不完备 ,必需以培育民主意识为先导、以政治体系制度创新为重点、以公民社会成长为契机 ,进一步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 ,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 ,政治文明由低到高 ,渐次更新 ,政治文明演进依赖于社会自身的力量。公民的政治参与构成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力量。在改革、发展的今天 ,政治参与的基础进一步扩大 ,参与渠道逐渐多样化和制度化 ,公民参与行为日趋活跃 ;同时 ,我国今天的政治参与还不成熟、不完备 ,必需以培育民主意识为先导、以政治体系制度创新为重点、以公民社会成长为契机 ,进一步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 ,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我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公民参与的途径和范围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扩展,但在环境、公民自身、参与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因此,必须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公民参与的路径。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以实现对国家的善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构建有序的网络民主参与路径,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文章论述了网络民主参与具有提高公众参与国家事务积极性、提高网民政治素养和道德觉悟、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伦理意义。讨论了当前网络民主参与存在少数网民网络民主参与的理性不足、在一些舆情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地舆论引导能力等问题,并认为网络政治伦理体系建设的滞后等是导致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提出培育网民公共理性,加强和完善舆论引导能力,特别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政治伦理体系,可从根本上解决网络民主参与的诸多问题,筑造网络民主参与的有效路径,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公民政治参与的良性发展和执政文明建设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执政文明建设的立足点和归宿,理应建立在公民有序、有效、有利的政治参与基础上,这样的政治生态,恰恰是文明执政和政治现代化的根本性标尺。执政文明建设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良性互动,应从意识建设、制度建设、行为实践等方面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14.
建立确保公众在政府绩效评估中始终占据主体地位的长效机制,要求政府要大力发展政治文明,更新传统价值观念,树立正确政绩观,实行政务公开,加强绩效沟通,建立制度化参与途径,建立便于普通公众理解的绩效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5.
论人的政治主体性及其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主体性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掌握和借助公共权力、承栽和传播政治思想文化、创建和铺设政治制度设施、发动和规范政治行为规范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双重转型社会背景下,政治主体性的生长面临着异常艰巨的任务压力,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导向功能弱化产生的权威真空使广大政治主体精神依托无根,为此,作者提出:以重构社会精神秩序为思想底格,以公共权力合理配置为制度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掘传统政治文明的本土资源,大力开展公民政治教育和政治参与训练,从而促进人的政治主体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培育公民的民主意识,促进政治意识文明的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社会监督,推动政治制度文明建设;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促进政治行为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扩大政治参与与政治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政治和谐是政治文明建设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在一般情况下,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有助于政治和谐,但是二者的关系是复杂的。必须正确地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形成扣谐的政治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8.
政治文明是以法治文化为政治文化基础的,其在西北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教育条件和过程,奠定政治文明发展的法治文化基础。一是生态文化的转型,包括自然生态文化、地域观念文化和人口观念文化的转型。二是政治文化的转型,克服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文明的制约因素,建构和发展现代政治文化。三是培养农牧民依法进行政治参与的意识,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四是发展以义务教育、技术教育、法制教育为体系的世俗教育,依靠提高技术水平、法治意识参与政策资源的分配,依法维护公民的各项权利。  相似文献   

19.
环境群体性事件是我国公众基于维护生态利益而采取的环保自力救济行为的典型表现,实际上环保自力救济行为也为我国参与式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解决生态问题内在地包含于以生态为导向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程之中。有序的社会参与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双向要求和逻辑结合点,因此,在环境管理中引入社会参与机制,既是参与式民主理念在环境事务中的应用和深化,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