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备受关注的诸项公共政策中,或许不会有比"全面二孩"新政更依赖数据的了.作为一项长期、宏观的人口政策,无论是人口的即将爆棚还是急速减少都需要基于调查、模型与测算去进行提前预警,政策调整后的效果亦需要数据去检验. 这时候,数据的准确、预测的科学、学界的切磋就显得尤其重要,一张数据表或将彻底改变千千万万人生.我们不禁要问,全面开放二孩政策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在中国刑法学界,认为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层面都应该坚持"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已成一种共识。陈兴良教授更专门撰文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进行了细致的界定和阐述。〔1〕在他看来,宽严相济首先就是该宽则宽,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近年来国家的一个导向性政策,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以及社会的普遍关注。目前,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显著性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凸显出了其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虽然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探索处于初级阶段,但也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学界专家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内涵及政策背景、存在问题及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思考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嘉军 《河北法学》2014,(11):20-29
民事诉讼政策在民事诉讼立法以及民事司法中大量存在,并对民事诉讼实践产生深刻、实质性影响。至今在学界不仅少见对这一现象进行详尽归纳和深入研究,更未见对其内涵与外延予以界定者。因民事诉讼政策系民事诉讼法学与政策学相互交叉融合的产物,为此对其界定绕不开对政策/公共政策概念的初步梳理与界定,也不能避开对其上位概念——法律政策、司法政策概念的梳理与界定。遵循上述思路,在对有关概念予以梳理与界定基础上,民事诉讼政策可以界定为党和国家、人大及其常委会、法院和检察院等在一定时期为实现民事诉讼目标所发布的行为准则和指南或者针对民事诉讼行为的一种态度。其既包括民诉立法政策、民诉司法政策也包括民诉执法政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刑事政策源远流长,因时因地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刑事政策,而各个刑事政策的执行方式也大相径庭,而其直接后果则是刑事政策执行的失败与成功。学界历来不缺对刑事政策本身的研究,但对刑事政策的执行方式却鲜有论述,本文分析了现存刑事政策执行方式的不足,提出了刑事政策执行在理论上存在的三种可能方式,并认为综合式执行方式是中国目前刑事政策执行方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因巨大的社会变迁正步入的风险社会,面对严重的犯罪形势,于是乎"从重、从快、从严"就成了相当一段时期的刑事政策选择,而即使为学界尽情赞颂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也不过是对过去"从重、从快、从严"这一基本刑事对策的微调。其实,真正起釜底抽薪作用的应当是如何有效地防止犯罪的大量发生。当前刑事法学领域的误区在中国的刑事法学领域,有一个十分显见  相似文献   

7.
国际视野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国际刑事政策的发展趋势是实行轻轻重重的两极化刑事政策.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在"严"占主角、"宽"为配角的重刑结构下,作为对"严打"方针的反思而提出的,当前是一项刑事司法政策.其内涵虽与两极化刑事政策有差异,但对犯罪采取区别对待的灵活精神与两极化刑事政策相符合.在"严"的重刑结构下,要发挥"宽"这个配角的作用,只能以司法努力,尽可能多地拓展"宽"的空间和份额.应以"量刑"(裁判)这个司法中心环节为基点,向"量刑"(裁判)的前、后两个阶段和领域进行扩展.  相似文献   

8.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然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作为一项刑事立法政策、刑事司法政策和刑事执行政策三位一体的全新的刑事司法政策,不仅需要政法机关在刑事司法活动中予以全面贯彻落实,而且需要相关部门建立起强有力的保障机制。目前学界对此尚未有系统探讨,本文拟对此提出管见,期望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落实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论“严打”政策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伟  谢锡美 《犯罪研究》2003,(1):18-22,28
一、有效构建预防犯罪政策的前提基础 "严打"政策与综合治理政策在刑事政策体系中的地位,我国较普通的看法是认为综合治理政策是我国刑事政策中的总政策,而"严打"政策则是一条具体的刑事政策。但综合治理政策是否必然包含"严打"政策?虽然我国对此持肯定的看法,但我们认为尚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宽严相济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政策。近段时间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和具体实现方式等问题已经成为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焦点。其中,不少学者从实体法的角度阐述上述问题,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刑法的谦抑性原则”作为宽严相济政策的理论依据,将“出罪化、轻型化、和非监禁化”作为宽严相济政策的具体实现方式,也有学者认为,宽严相济政策的内涵就是“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1.
吴泽勇 《法律科学》2008,26(5):143-151
就中国法院处理群体性纠纷的司法政策,学界存在大相径庭的评价。通过观察我国当前群体性纠纷的构成,可以发现,我国群体性纠纷呈现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各类纠纷对于纠纷处理机制的要求和对法院的挑战也不同。而无论是法院现行司法政策的设计还是学者对此种司法政策的批评,莫不体现了一种一元化的思维方式。在未来的制度建设和理论研究当中,需要摈弃这种思维方式,倡导一种“类型化处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学界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关注和推崇、党和政府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肯定和推广、实务界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高调贯彻,"宽严相济"几乎成了法律界的流行语。然而,如果我们从中国法律传统的角度,审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司法现状;以构建成熟法治国为目标,反思该刑事政策的司法运作。就不难发现,由于司法传统的浸染,宽严相济的政策性适用已不适当地挤占了立法空间。法治话语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坚持法律是基础、政策是导向的定位原则。刑事法律也应当根据刑事政策之需要,及时进行立法、修改、补充。  相似文献   

13.
一项政策是经过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运用一定的决策方法制定出来的,研究政策制定的模式能帮助我们了解、认识政策制定的全过程,从而科学地进行政策决策。对比分析"综合的"和"反综合"的政策制定途径,有利于我们吸收各自所长,提高政策质量。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刑事政策大体上经历了一个从镇压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再到严打政策最后到宽严相济政策的流变过程。对于宽严相济政策的出台是否意味着其已经替代了严打政策,刑法学界一直存有争议,难以对宽严相济政策和严打政策二者之间的关系加以明确界定。宽严相济政策和严打政策的区别在于提出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内容、价值取向、意义不同。宽严相济政策虽然目前尚未完全取代严打政策,但是终究会在保留严打方式的前提下,完全取代严打政策。  相似文献   

15.
"两极化"刑事政策是西方国家面对复杂的犯罪态势提出的在轻重两极上呈现出两极化趋势的刑事政策,一改之前单一轻缓的刑事政策,文章将从现实和理论两个角度探讨此种复合型刑事政策提出的背景,并分别论述严格刑事政策和宽松刑事政策各自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辉  陈筱媛 《公共行政评论》2023,(3):60-81+196-197
地方政府作为政策创新的重要主体,其在实践中形成的政策创新各具特色,然而学界对地方政策创新差异的解释呈现为碎片化的图景。论文通过对重庆T区和D区互助养老政策创新进行案例比较研究,在理论与经验互构中提炼出地方政策创新差异的整合性解释框架。框架包含由政策创新空间、政策创新属性、政策创新行动者、政策创新目标等要素互动作用形成的四重机制。一是空间约束机制。上级政策规范的过程约束和绩效考核的结果约束共同决定政策创新空间约束强度,影响行动者自主决定政策创新方式及内容的自由,对其他要素均产生约束作用。二是属性影响机制。政策创新的风险性影响行动者的创新意愿,兼容性影响行动者的政策衔接选择,而这些潜在性影响受到政策创新空间的调节作用。三是能动创新机制。行动者在空间约束和属性影响之下,结合自身认知偏好,能动生成理性的政策创新目标。四是目标牵引机制。在创新目标的规范性指引下,行动者进一步将目标解释、具象化为政策创新内容。四重机制共同作用,最终形成地方政策创新差异。研究有助于系统透视地方政策创新差异形成的复杂机理,弥合政策创新研究的碎片化格局。  相似文献   

17.
“政策工具”的理论认知的薄弱会极大限制政府治理的思路与绩棼。国际学界已就政策工具进行了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但我国内地学界对这些理论成果的系统性引介仍属凤毛麟角。以知识学诠释为进路,综合运用系谱学与类型学,可以较为系统地展现政策工具研究的理论图景。按照系谱分析逻辑,对政策工具的概念与知识谱系(功能论、资源论和策略论)予以梳理。继而,依照类型学逻辑,对政策工具研究中并存甚至是竞争性的阐释视角、学派以及政策工具(及其评估标准)的类型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对政府治理实践分别从目的理性、工具理性、程序理性和评价理性等层面进行反思性阐释。  相似文献   

18.
过去几十年东亚住房自有的增长,是由包括日益增长的财富、政府政策、置业文化,以及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良好资本积累在内的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论文以香港和新加坡的经验作为案例,讨论住房政策、住房自有、社会政策、社会保障和风险之间的复杂关系。论文的中心论点是:考虑到在全球经济日益增长和不稳定的背景下住房自有的良性潜能和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风险,政府应依据"以资产为本"的社会政策原则,重新考虑住房政策的作用。这一论点的依据在于,住房政策可被视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核心,"以资产为本"的住房政策是抵消新自由主义住房政策负面影响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对新形势下我国刑事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刑事工作的一项重大政策。正确认识、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在执法实践中有力地贯彻落实这一政策,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以"宽""严""济"为关键点,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深刻内涵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实际上也就是轻轻重重、轻重结合的刑事政策,就是要对刑事犯罪区别对待,做到既有力打击和震慑犯罪,又尽可能减少社会对抗,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这一政策可以通过对"宽"、"严"、"济"三个关键词的理解来把握其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20.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我国刚刚施行,就得到官方的肯定、学界的普遍赞扬,但时至今日,我们在对宽严相济的理解和适用、宽严对象的确认、该政策对执法环境的要求以及相关的后续保障机制等以下几个方面还面临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理论联系实际,试图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