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换时期,在建立什么样的市场经济问题上,我们缺少经验,但是,作为后来者,我们可以借鉴和吸取其他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选择并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市场经济模式。 当代各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从一些最基本的要素看,例如,在企业制度和市场管理制度等方面,是大体相同的,区别主要在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程度和管理方式不尽相同。依据政府在发挥职能过程中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和管理方式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当代的市场经济大致划分为自由不放任型、产业导向型、社会市场型、福利国家型和政府主导型五种。本文拟对这五种市场经济模式加以比较分析,并对我国将要建立的市场经济模式的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的选举制度按照选举规则可分为多数当选制、比例代表制和混合选举制三种.多数当选制有利于促进政府稳定,但存在着当选者代表性不足的缺陷;比例代表制能全面反映各政党的实力,但在一定条件下会造成政局不稳;混合选举制的代表性和政党的分化程度介于多数当选制和比例代表制两者之间.三种选举制度各有优缺点,各个国家应根据本国的历史发展、社会阶层构成、政党分化程度等困情选择乃至改革自己的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3.
<正> 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经济危机同通货膨胀两症并发,成为西方经济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导致了西方经济学说的又一次重大转化.盛行一时的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论失灵,新型自由经营论卷土重来,再度成为西方主要国家奉行的官方经济学.到80年代末,随着世界政局的大动荡,以市场竞争为基石的经济自由主义波及世界各国,我国也正式提出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表明淡化政府干预经济作用,强调经济市场化的经济自由化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同时,也说明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和经济运行模式是有效的、有生命力的.但是各个国家有各自不同的政治、历史、文化背景,在实行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又打上了各自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1998年至今,中国住房模式正在经历又一次历史性重构。一方面,住房模式是国家能力和社会建设的体现,受经济与社会发展阶段制约;另一方面,住房模式选择的结果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又具有反馈影响。确立住房模式的基本概念,对国家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对国际上与我国有比较意义的三种代表性住房模式——新加坡模式、香港模式、德国模式的考察,可以明确我国未来住房模式的关键仍是:淡化住房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尤其是减少城市发展中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毫不犹豫地以住房民生为政策目标,大力解决城市化中的住房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5.
在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加速发展的苏中各县(市、区)各地方政府纷纷提出了县域经济板块的构架,以强化其产业集聚程度、提高核心竞争力。培植经济板块的初起阶段,县级地方政府的位置和作用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宪法司法适用模式,在保证各国宪法的有效实施、实行法治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也有其局限性。分别对三种模式进行介绍,并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7.
该文系统梳理了国际上关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依据政府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干预深度、广度和手段的差异,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划分为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型三种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特点,提出了实现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外模式与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镇化的模式与世界各国经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及人口、土地资源等条件密切相关。按照政府与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可以概略地将世界城镇化发展概括为以西欧为代表的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以拉美和非洲部分国家为代表的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等三种模式。不同国家、不同的城镇化模式所获取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值得我们研究、汲取和借鉴。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的城镇化以西欧为代表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机制在这些国家…  相似文献   

9.
一市场偏重型社区福利模式的选择不少学者都对西方国家的社区福利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划分,如蒂特马斯按照国家、家庭、市场三者的关系将社区福利模式划分为以下三种:剩余福利模式、产业福利模式(又称产业成果模式)、制度福利模式(又称公共再分配模式);琼斯、金斯伯格、迪肯等学者也对社区福利模式进行了探讨。其中,较有影响力的划分方式为埃斯平—安得森根据国家对市场的干预程度将社区福利模式划分为普遍主义模式和市场化模式。普遍主义福利模式以所有的社区居民为对象,享受福利不仅是一种个人权利,同时也是一种个人义务,因此,个人必须通过缴…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每个国家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尤其是政治体制上的差异、经济水平的高低,使得各国在摸索中逐渐形成了三种富有特色的保障模式:社会保险型农村养老保障模式,以德国、美国为代表;福利保险型农村养老保障模式,以英国、瑞典、加拿大为代表;储蓄保险型农村养老保障模式,以新加坡、智利为代表。  相似文献   

11.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是新时代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世界各国在追求实现善治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工具。实施和发展PPP模式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善治与PPP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以善治为框架对PPP模式的主体、外部框架和内部运行进行再造,以充分发挥出PPP模式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和潜力,最终实现善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王铁慧 《前沿》2001,(10):65-66
当今世界 ,知识经济浪潮扑面而来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世界各国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正在加速发展 ,世界正步入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球性的后工业社会。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信息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共同选择。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九十年代以来 ,以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和软件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在发展人类文明 ,促进国家经济信息化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在 ,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信息 ,计算机、通信、…  相似文献   

13.
不同国家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设计出有效率的公司治理模式是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一个焦点问题。目前世界各国公司治理模式大体可以分为:英美的市场导向型模式、德日的股东监控模式和东南亚国家的家族控制模式等三种主要类型。通过对这三种公司治理模式的主要特点的比较分析,作者总结了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优缺点和公司治理制度的发展趋势,并从中得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聚与政府行为--以浙江温岭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文彬 《前沿》2004,(5):80-83
产业集聚这种地缘现象、组织形式所具有的规模报酬递增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正效应 ,特别是浙江块状经济的迅速崛起 ,备受瞩目。本文以浙江温岭为例 ,将产业集聚分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这两个过程 ,分别在这两个过程中对政府行为作了较详细的界定 ,并分析了政府行为应有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
刘璟 《理论月刊》2003,(8):38-39
如何对证券市场进行权威化、制度化的法律监管,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由此形成了各国不同的证券监管模式,纵观世界各国,大体有政府集中型监管为主的监管体制、自律监管为主的监管体制、中间型监管体制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源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地域集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产业及其组织形式,即由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集聚形成的专业化产业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源于其专业化、集中化、网络化和地域化的特性;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在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7.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新型组织模式,在全球创新资源配置和区域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或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佛山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国内起步早、分布广、组织完善,有力推动了佛山产业转型升级,呈现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驱动"的基本特征;但也面临资源配置缺乏可持续、组织形式较为松散、政策环境有待优化、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困境。未来,要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指引,进一步优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着力营造联盟健康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加强政府对联盟的规范引导和政策支持,探索创新联盟内部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从世界各国情况来看,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经历了政府与市场作用的相互替代过程。政府的作用是通过适当的干预,克服市场缺陷,让市场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基础设施的市场化改革不是放松和弱化政府的管理,而是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管理,弱化政府直接的微观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19.
赵晖 《人民论坛》2010,(11):14-15
从世界各国情况来看,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经历了政府与市场作用的相互替代过程。政府的作用是通过适当的干预,克服市场缺陷,让市场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基础设施的市场化改革不是放松和弱化政府的管理,而是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管理,弱化政府直接的微观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20.
网络化的产业集聚与东北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欣 《长白学刊》2006,(2):64-65
网络化的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横向的集聚网络有利于拓展企业合作的空间,纵向的集聚网络有利于企业间信息的交流和扩散。但是在东北地区网络化的产业集聚明显不足。因此需要从企业、产业集群和政府三个层面加强东北产业集群的内部联系,以集群网络的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