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岸政治交往是新时代两岸交往的重要内容,两岸政治交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他方面的冷热。当前,两岸在经贸、文化等领域交往热络,而在政治方面却是冷门,出现了所谓经热政冷的局面。随着2012台湾大选的日益临近,民进党对国民党的继续执政又构成重大挑战,进而将影响到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本文试着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两岸政治交往的特点、趋势以及不足,从而为两岸政治关系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些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交往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方面,是人的社会存在的基本方式。互联网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这种新的交往方式的出现,在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伦理道德问题。为此,针对这些问题构建合理的网络交往的伦理原则,规范人们的交往行为,在减少问题出现的同时,也有助于交往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已成为我国网络交往的主力军。通过对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概念及特征、网络交往动机的概念及结构、网络交往动机的测量工具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可以看到目前关于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同时,我们也发现,关于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的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如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的量性研究薄弱、概念和维度结构界定混乱、正规测量工具缺乏等。为更好地研究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动机,今后应注重加强上述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虚拟社区是人们交流、互动、分享的理想环境,人们在研究其功能作用和实现技术等问题的同时,也对其中人与人的交往内容,交往方式,交往深度和交往策略作了深入的研究。虚拟社区中的交往问题不仅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而且也与哲学等基础学科密切相关。可见,交往问题是虚拟社区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将在前人对交往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虚拟社区中交往的道德问题,从这一侧面研究虚拟社区的道德现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及对虚拟社区中交往道德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规定内容的不一致,为两岸间越来越频繁的民商事交往的法律适用提供了可选择空间。在解决这种法律适用选择问题上,传统的区际法律冲突途径只关注了法律"冲突"的表象,未能探究其深层成因。大陆地区处理相关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发展,旁证了两岸民商事法律的"冲突"并非源于根本性的不一致,也昭示了在处理两岸民商事交往法律适用上,探寻实体法路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管理离不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而管理活动要在这两种主体的交往过程中完成,交往是管理存在的必要前提,也是管理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当前,对交往理论进行研究的学者很多。交往理论作为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常见理论,在多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的学者将交往理论应用到其它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人查阅了近十年的资料,对交往理论进行了梳理,希望对其它研究者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由于福建与台湾具有独特的“五缘”优势,闽台之间人员交流交往历史悠久。人员联系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的基础。出入境管理对闽台人员的交流交往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从闽台人员往来情况看,出入境管理离形势发展的需要,离两岸同胞的期望还有距离,仍有发展和提升的空间。更加紧密的联系,需要更加密切的交流;更加密切的交流,需要更加宽松便利的出入境政策。为适应两岸形势发展需要,福建出入境管理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积极争取先行先试政策,促进闽台人员往来,加强两岸同行交流,共同维护两岸同胞出入境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师生关系冲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校园生活中的伦理关系,建立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社会文化的变迁,导致高校生活中师生关系出现问题,甚至存在个别严重的冲突;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交往环境、教育管理方式的原因,也有教育主体方面的原因;为此,既要创造师生交往的公平环境,拓展师生交往关系的领域和方式,又要引导高校交往主体以合理的方式实现交往。  相似文献   

9.
马英九执政以来,两岸关系步入了和平发展的轨道,取得了重大突破和丰硕成果。两岸经贸文化等交往的持续深入发展,对推进两岸建立互信机制既提出了要求,也创造了平台,奠定了基础。虽然两岸互信机制的建立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影响两岸互信机制建立的困难与挑战,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以创新的精神去探索建立两岸互信机制的路径和架构,不断开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以期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社会交往呈现出交往方式多样化、交往范围全球化、交往动机复杂化三个新特点,这构成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生与发展的现实背景,并对人们的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分析这些特点对人们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偏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失、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偏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落后四个主要问题。而马克思交往理论作为一种思想教育的方法论,正凸显其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运用这种方法论,在社会交往视角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径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变革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将社会交往理念和规范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交往关系,将提升社会交往能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内涵,将社会交往教育列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社会交往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11.
交往能力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交往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大学生的成功成才,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但是目前部分大学生的交往存在障碍,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交往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从注重交往知识的教育,营造良好的交往环境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2.
青年是两岸未来关系的构建者,两岸青年的交流意义深远。两岸节事交流活动为两岸青年交流交往搭建了桥梁,但也存在资源配置错位、内涵挖掘有限、交往缺乏惯性等问题,不利于深化两岸青年交流。基于两岸青年参与视角,可从优化组织运作体系、推动民间社团交流、提高公众交往体验三个维度入手,提升对台节事活动的效果,为维护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与青年人际价值观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正处于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网络为青年提供了全新的交往方式和平台,网络交往在对青年人际价值观产生积极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消极负面影响。立足于网络环境的特点,对网络人际交往进行研究,以期有效指导青年合理运用网络,树立科学的人际价值观,建立良好的网络人际关系,促进青年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是个趋势,一个历史变迁的进程。交往,扩大的交往也是在全球化过程发生的。我们通常认为是交往、不断的交往促成了:奎球化的三波浪潮。在全球化浪潮中,我们的交往不断加深,而既然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是个交往不断在加深的世界,那么全球化终止学说也许是个谬论。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一定的生产力状况要求与之相匹配的“交往”,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交往的不断进步,交往的拓展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交往是社会生产的前提,不仅确保了生产力的纵向传承,更促进了生产力的横向传播。生产力的发展则为交往的发展进步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持续前进的客观动力。改革的对象是既有的不合理制度,为交往的发展和深化创造可能;交往的发展则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进步甚至飞跃。改革开放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交往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海峡两岸交往交流的不断发展,两岸男女联姻也大为增加,因此产生了许多新的台属,不断扩大的台属队伍也就成为做好对台工作的一个极期重要的社会群体。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接好社区台属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哈贝马斯在继承康德先验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吸取了释义学、发生认识论、语言学、精神分析学的观点和方法,构建了自己的交往行动理论。他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也是基于对交往合理化的追求。然而,马克思理论中已经蕴涵着基于交往的唯物史观,认为交往与生产一样,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机制,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现实条件,但交往与生产相比,生产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青年网络交往以迅猛的态势持续发展,总的来说呈现出以下现状:既有“虚拟”又有“现实”,既有“狂欢”也有“孤单”,既“渴望交往”又“自我封闭”,既享受“自由”又忽视“规范”,等等。对此,青年需要对“自由”与“自律”、“虚拟”与“现实”、“网络文化”与“网络规范”等问题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网络交往。  相似文献   

19.
白谦慎先生从艺术社会史的角度,通过对傅山交往和应酬的个案分析,揭示了交往与艺术的互动关系,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的特点。交往和应酬扩大了傅山的文化影响力,为艺术家的生存提供了一个可供适应的环境。这对艺术的传播和普及是有利的。但是,交往和应酬往往使艺术带上功利化色彩,降低了艺术的价值。白谦慎先生提出“应酬书法”,突破了传统“书为心画”的阐释理论。  相似文献   

20.
哈贝马斯与交往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传统理性的分裂和缺失 ,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和生活世界的视域内 ,在交往范式的基础上 ,构筑起交往理性概念。交往理性能够弥合理性的裂缝 ,对抗工具理性的扩张 ,反对意识哲学的泛滥 ,破除传统哲学的理性神话和理性霸权。同时 ,交往理性又成为哈贝马斯思考人的解放 ,展望人的未来的方案。与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无情消解理性的话语相比 ,哈贝马斯的理性话语更充满辩证的张力 ,更具有思想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