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国现行的监督体系分类中,有多种监督,如党的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等。每种监督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最近出台的监督法特别强调监督的公开性问题,对于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考虑,笔者认为人大监督可以与舆论监督实现互动,进而使人大监督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人大监督是层次最高、最具权威性的监督。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社会的、公开的监督,其开放性、群众参与性和时效性是最强的。如何巧妙地集二者的优势和力量于一体,实现人大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机结合,增强人大监督的透明度和力度,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监督由于主体的多样性,监督的方法和方式是不同的。在我国的监督体系中,人大监督是代表人民进行的监督,是最高层次、最具权威性的监督。新闻监督,即舆论监督,则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党和政府所领导的各项工作的监督,以及对社会弊端的披露、鞭策。这种监督虽没有人大监督那样高的层次和权威,但公开性和人民群众的参与面大。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其效果更大。  相似文献   

4.
人大监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监督体系中的重要方面。在我国的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有各种形式的监督,除了人大的监督之外,还有政府的行政监督、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部门的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这些监督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又互相联系,形成了我国完整的监督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  相似文献   

5.
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问题和对策人大监督与新闻单位舆论监督相结合,是增强监督实效的好办法。但是,这两种监督结合目前却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两种监督各搞各的,"单打一"多,相结合少。人大的监督每年都搞不少活动,但却很少与新闻单位联合搞,有时搞了监督,新闻单位只是写一篇消息报道,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缺乏反映。靠人大常委会机关自己宣传,因不了解新闻单位的宣传意图,写得浮浅,也很难搞深入报道。另外,新闻单位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宣传重点,他们对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又不太熟  相似文献   

6.
人大监督是层次最高、最具权威性的监督。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社会的、公开的监督,其开放性、群众参与性和时效性是最强的;如何巧妙地集二者的优势和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在这八项监督中,人大监督是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相似文献   

8.
章渔 《人民政坛》2006,(7):26-27
尽管时间已过去近一年,但是许多福州市民依然对2005年4月台江区部分人大代表坐镇《东南快报》、接听老百姓对台江区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一事津津乐道。台江区人大常委会策划的这一活动,不仅在台江区也在福州市区市民中引起不小的反响。 将人大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人大监督实效,这是台江人大监督方式创新的制度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人大监督不是万能的,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它必须和党的监督、舆论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等其他的监督制度一起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大监督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派生的具体制度之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深入发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健全完善,人大监督制度随之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监督是人大的职责.而支持“一府两院”工作是人大的本分。近年来,万盛区人大一方面把握监督重点。加强监督力度。另一方面,寓监督于支持中.推动人大监督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1.
赵砚生 《云南人大》2006,(12):16-19
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意志进行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它是最高层次、最有权威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无条件接受和服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但现实中人大的监督受制约的因素比较多.是当前人大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诸多因素中.有体制上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因索。就自身来说.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一是水准不高。审议政府报告的事项就事论事,没有独到的、切中要害的见解.审议意见一般化,面面俱到.多数时候是把政府报告中的情况又反馈给政府。二是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2.
人大财经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实现经济职能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目前地方人大财经监督机构力量不足.加之财经监督专业性强、内容庞杂,致使地方人大财经监督机构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监督的广度、深度不是很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监督的质量和效果。从现实情况看.审计部门作为政府内部财经监督机构。  相似文献   

13.
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是从事人大工作和新闻媒体工作的有识之士一直想尝试的一种监督形式。浙江省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与三家不同介质的新闻单位合办的两个栏目,走过了近三年的历程,从实践来看,效果较为明显,各自的优势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但在实际操作中,也碰到不少问题与困惑。  相似文献   

14.
监督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委内容。对“一府两院”进行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监督权的实施是要按一定的形式和程序进行的,对“一府两院”工作进行评议.是人大监督工作的一种具体形式。那么.监督与工作评议是什么关系呢?应该说,  相似文献   

15.
拙文 《人大建设》2007,(2):12-13
监督法是规范人大监督工作的法律。人大监督工作又是人大行使监督职权的载体和具体实践形式。所以,实施监督法.开展人大监督工作。最重要的是了解和把握什么是人大监督权。  相似文献   

16.
杨燕 《云南人大》2006,(10):8-11
“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监督的目的是为了把工作搞好,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人大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它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人大监督与其它形式的监督相比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直接代表人民的意志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二是在本行政区域内体现国家意志.具有权威性;三是监督的权力是宪法、法律赋予的,具有强制性。  相似文献   

17.
人大信访工作和人大监督工作密不可分,人大信访工作是人大监督工作的基础环节和来源,两者有效对接,整合资源,能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促进人大信访工作实效性提高。人大信访工作与人大监督工作应从四个方面有效对接,实行互动。  相似文献   

18.
监督是人大的基本职能,也是人大的基本功。要搞好人大的监督工作,达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并能取得监督实效,首先要对人大监督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定位。人大的监督工作是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需要。所以,人大与所相应的“一府两院”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是目标前提完全一致下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不存在人大对“一府两院”找茬子、添麻烦、加压力。  相似文献   

19.
监督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为使地方人大监督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充分体现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地方人大监督工作必须做到“四个注重”:  相似文献   

20.
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也给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实施监督法,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监督工作.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当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