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日本受地缘地理、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使得其"耻感文化"尤为明显,同时日本人所表现的那种双重性格,以及日本人所表现的"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等方面的特点是其他各个民族从未出现过的。本文从日本人的婴儿时期的教育,以及日本成年人所承受的压力两方面解读了日本人之所以形成双重性格的原因,并详细描述了日本的"耻感文化"。  相似文献   

2.
田莎莎 《法制与社会》2011,(26):186-187
"飞特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产生后,随着日本泡沫经济兴起,又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与日本经济结构的巨变中发展,成长。"飞特族"所代表的非正规就业劳动者为当今日本经济带来重要支撑力的同时,产生了"社会收入差距拉大""少子化"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如何从制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促进"飞特族"等劳动阶层的健全发展,是日本政府及全社会今后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高峰 《法人》2010,(11):84-85
缺少原始创新力正是中国经济的最大软肋,甚至有可能成为制约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死穴" 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和上世纪90年代前的日本有许多相似之处。那时候,日本历经多年的高速增长,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4.
李晓勇 《法制与社会》2010,(31):146-147
面对新世纪国内外环境的改变,日本将21世纪的国家战略目标确立为"保障国家安全和繁荣",以此为基点继续推动"第三次开国"进程中的外交变革。本文认为日本对外战略中一直存在困扰其抉择的关于身份定位、国家利益等五大难题,在这些选择中,21世纪的日本逐渐构造出由模糊到清晰的外交路线,即大国地位追求和"带倾向性的中间路线"。  相似文献   

5.
陈言 《政府法制》2011,(27):18-18
日本前任首相鸠山由纪夫在上台之初,为了改革行政机构以杜绝浪费税款等不良现象,专门成立了"行政刷新会议"。日本许多高级公务员在接受该机构质询时,就像在受审。下面是笔者在当地电视台看到的画面。在东京的市谷体育馆里,"行政刷新会议"中的几名民主党议员坐在了"甄别工作小组"的中央,  相似文献   

6.
1900年"庚子事变"之后,慈禧接见各国公使夫人变得频繁了。日本记者和美国公使夫人分别描述了某次谒见的情景,为我们留下晚清外交的一个侧影。在1900年"庚子事变"之前,慈禧接见各国外交官间或有之,和公使夫人的会见却只有1898年接见美国公使康格夫人一次。而根据日本记者田原祯太郎1908年记载,"庚子事变"之后,  相似文献   

7.
裴毅然 《检察风云》2011,(12):66-67
我随《社会科学报》访日。行前,我先翻看刘文忠先生的《新海国图志》,大致了解一下日本近况。回来后一一梳理,对日本的了解更深了。日本乡下1973年,日本农民人均收入超过城市,出现"倒城乡差别"。日本富人中,农民占相当份额,年收入上千万日元者比比皆是。多数日农不仅收入高于城里人,生活质量与舒适度也高于城里人。在日本,一提到农民,  相似文献   

8.
日本倒产法制的现状与课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倒产法制的现状与课题(日)宫川知法于水译王晨校一倒产法学之形成在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被统称为"倒产法"或"倒产处理法"的法学研究领域形成了。现在,在法学教学的科目中"倒产法"、"倒产处理法"的名称已经被固定使用了。在本报告中使用的"...  相似文献   

9.
所丹妮 《法制与社会》2010,(17):201-201
当前日本国内存在着一个特殊的"在日朝鲜人"群体,冷战期间,日本对这一群体进行了诸多的法律规制。本文试通过对冷战期间在日朝鲜人处境的探讨,以期透析日朝、日韩关系的现实状况及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明治时期的自由民权思想家宫崎民藏提出了环境共有思想,而日本环境权说则被公认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学界对西方环境权说的接纳方式是实施了西方观点和日本"传统"观点的一次对接。日本接受环境权说不仅具备文化心理条件和思想资料的储备,而且还有着更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而环境共有思想正是通过其根植于日本本土文化中的一脉相承的民族思想——自然观,为现代日本环境权说提供了充分的本土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11.
德、日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历史悠久、理论丰富。从德、日原因自由行为理论考察出发,分别对德国的"例外模式"理论、"行为构成模式"理论,日本的"间接正犯类似说"、"最终意思决定说"、"相当因果关系说"进行了述评,并建言应对传统责任原则进行相对合理的修正。  相似文献   

12.
席伟健 《法制与社会》2010,(25):281-282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现代中国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是一种所谓对近代的"超克"的产物,即对于西方学术界(包括日本)以往的汉学研究进行反思的产物。总体上,以往西方对中国的研究的相关论点都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为现代社会发展之标准模范的西方文明观及价值观体系,带有浓厚的"东方主义"歧视色彩,是对非西方世界的虚无化。日本学者加加美光行教授在其《构建新的"中国学"》一文中,明确地指出了这种中国研究范式在方法论上的严重缺陷,即目的论和因果论的混淆,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共同态度性"来克服这种研究弊病。  相似文献   

13.
冯玲 《法制与社会》2010,(36):267-267
日本反垄断法作为日本经济法的"龙头",在整个日本经济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回顾其发展历程,吸取其立法经验,以便于更好的促进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何佳  华峰 《法制与社会》2010,(33):297-297
对于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问题,德国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进行过相应的争论,争论主要集中在税收法律关系是"权力关系"还是"债务关系"问题上。最终"税收法律关系是一种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成为统一的观点,并写入了德国《税收通则法》,该观点传播至日本并作为一种通说被接受。  相似文献   

15.
由于日本的疯狂购岛事件,导致中国国民群起激愤,多地民众举行了示威游行。在游行过程中,发生打砸"日系车"以及重伤"日系车"车主的行为。这种行为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当"日系车"遭遇打砸时,车主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降低损失、最大程度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呢?珍视生命西安车主李建利的境遇可以用"震惊"二字来形容。  相似文献   

16.
佚名 《政府法制》2011,(27):20-20
1907年秋天,在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的蒋介石,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官费留学生,次年被派往日本振武学堂留学深造。闲暇之余,蒋介石常常拿着一把80厘米的长刀把玩,并不时地向同学吹嘘:"这是我家祖传的宋代宝刀。"一天,一个叫梅村的日本同学拿出自己的东洋武士刀,比画着对蒋介石说:"中正君,我俩交个朋友,换换宝刀。""不行!"蒋介石断然拒绝。  相似文献   

17.
"部分实行、全部责任"源自日本刑法理论,以行为共同说为其理论基础,被认为是共同犯罪的处罚根据。但是由于其过于笼统,违反责任自负基本原则,且"责任"一词内涵界定有误。依据中国现行刑法相关具体规定,"部分实行、全部罪名、部分责任"符合共犯本质特征,是合理的共犯处罚根据。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1月,在CNN(美国有线新闻网),由中国投放的广告"中国制造,世界合作"出现在观众眼前,它被很多人认为是国家形象广告。如在打造或提升国家对外形象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妙招。 国家形象宣传,越"软"越好2008年3月19日,时任日本外务大臣高村正彦主持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委任仪式,任命卡通形象机器猫为动漫"大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对"处分"和"无权处分"概念的再认识着手,通过考察物权形式主义立法模式的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无权处分制度与债权意思主义立法模式下的日本和意大利的无权处分制度,得出在采纳债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的我国,应坚持我国《合同法》第51条的规定,无权处分合同应为效力待定的合同。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证据,"鉴定"这个法律专业术语在我国清末变法运动中首次出现。它最初来源于法国,经由日本法律传入我国。在比较法意义上,"鉴定"作为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概念与英美法系国家的"专家证言"概念可以形成大致的对应关系,但由于诉讼结构上的差异,其区别在于"专家"的范围上,相对而言,英美法系中的"专家"更为宽泛。在比较法研究中,这两个概念在运用时需要界定,避免大而化之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