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语言现象中许多众所周知的规则(包括语音、语调、构词、词法、句法等),我们早在论及这类范畴的著作中学到过;同时作为研究语言现象及语言规律的社会科学之一的语言学,国内也有不少专著。近年来相继出版介绍了许多现代语言学论著,发展到今天的现代语言学不仅研究语言,还与自然科学(如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学、心理学等),与其他社会科学(如哲学、逻辑学、文学、社会学等)密切相关。本文试图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法语语言中的一个常见现象——法语强调用法,也可说是对这种语言现象从新的语言理论中找到依据。当然。这是一种尝试,自己并无多大把据。更何况我对语言理论还是个门外汉。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 ,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因为 ,语言既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也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语言的社会本质说明了语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据此 ,母语与外语之间既有共同的属性 ,又存在极大的差异 ;本民族文化与其它民族文化的关系亦然。因而 ,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的。词汇是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语言要素 ,透过词汇意义的发展变化 ,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发展。可见 ,词义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了解不同语言中由于文化不同而形成的词汇的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的异同 ,是有效地进行跨文化…  相似文献   

3.
多学科背景下的国别研究需要有若干统摄全局的基本范畴作为分析和诠释性工具的介入。融合人文和社会科学两种研究背景的"东西方文明结合部"这一提法可以作为俄国研究的一个基本分析范畴。本文中的"文明结合部"大体上指的是前苏联所在的"欧亚地区",以及史称为"东欧"的中东欧、东南欧等地区。这一地区由于来自各种民族、语言、宗教与文化的影响的交汇,在宪政制度、经济模态、社会建构、思想意识形态选择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性。本文通过对欧亚大陆东西方文明结合部的起源、形成过程、形态的流变、及其外部影响的繁衍等方面的阐述,强调了这一地区和欧亚大陆西部和东部古老文明中心有所不同的独特文明形态;这一地区内部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复杂的周边环境所造成的此地区对外关系的紧张度和活跃性;外部环境多样性推动之下,这一地区学习过程中的涮选与偶合等复杂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文明结合部"现象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社会,特别是全球化条件下的一种较为普遍现象。这说明了对"文明结合部"范畴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孟晓琦 《法国研究》2020,(1):105-112
反义同词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指同一个词同时兼有两个相反或相对的义项,是一词多义的一种特殊体现。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源自人类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体验,反义同词即是人类对同一事体所具有的对立性特征进行体验和认知加工后的语言表征。本文主要运用认知语言学上的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以事件域各要素间存在的四种不同关系为基准,尝试对汉、法语中的反义同词现象进行阐释对比。  相似文献   

5.
黄芳 《法国研究》2003,(2):41-48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是与它所反映的社会相应变化着的。“变异是语言的常规,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没有变异就不会有语言的发展。”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时,语言也会跟着发生变化。语言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词语形态和句法特点上对法、汉语的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在词语形态上,法语属于屈折语,汉语属于词根语。为了弥补自身缺少形态变化的不足,汉语在构词上采取了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措施。在句法结构上,法、汉语均属分析语,但二者虚词的功能各不相同,语言成分的序列也有着千差万别。通过比较分析,作者认为,法语形态丰富,表达规范,规律性强,是严谨的结构型语言。汉语形式灵活,联系紧密,逻辑性强,是典型的结合型语言。法语具有更多的科学特性;汉语具有更多的哲学特性与艺术特性。两种语言,两种风貌,各具鲜明的民族特色;分别体现着东、西方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7.
R6sume:Une6tudeconccrnantiesliensentreieslangues,ieshommesetlaTerse.L'auteurexamineiesdimensionssocialesetspatialesdupanerenmettantl'accentsursoncaractereethniquefondamentaldesindividuscommecimentdesgroupessociaux.11donneparallelementunaperCugeneraldelarepartitiondcslangucssurlaTcrrc.7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门研究地表语言现象的新学科,被称之为“语言地理学”。语言研究历来被看作是语言学家的事。语言学家确实在语言现象的研究如发音、词汇、语法及其形成的过程和规律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语言存在于人类…  相似文献   

8.
自19世纪以来,俄语世界和英语世界在民粹主义研究领域确立了两种极为重要但截然不同的研究范式。俄语世界长期将民粹主义视为一个历史事实,而英语世界则将其作为一个超越时间与地域的一般性政治现象进行研究。20世纪下半叶之后,英语世界的研究范式已逐渐成为民粹主义研究的主流。但这一研究范式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此类民粹主义研究一方面必须基于具体的个案,另一方面必须进行普遍的归纳。这就使得研究者在"人民"、"民粹"等基本概念及民粹主义现象的判定和归类等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粹主义现象本身开始出现一些新的特征,这也迫使民粹主义研究在概念、分析和结论等各环节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张微 《法国研究》2003,(1):69-77
美国当代著名学者马克·波斯特曾经指出 :“波德里亚和哈贝马斯的近作都有一种优先考虑符号交换而非劳动的倾向。两人都把批判理论的范围扩展到能够涵盖语言现象……。表意方式变得与生产方式一样处于批判理论的中心位置。……与哈贝马斯相比 ,波德里亚描述的符号交换理论暗含着一个非常不同的世界。这一新的表意方式并不依赖一个新型主体观念或者对理性的一种新认识。相反 ,它意味着一种新的交流结构。在这种结构中 ,能指将会在交换过程中直接生成 ,并与所指的指涉对象紧密相连。”①这表明 ,在波德里亚看来 ,符号交换较之于社会生产方式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分析了巴黎东南亚华人的多语现象、这一现象形成的历史与社会根源以及产生的社会效应。作者指出,能操多种语言是巴黎东南亚华人的突出特征之一。这一现象既是一种社会反映,因为它与华人的移民历史及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又是华人在人际关系调节中的有效手段,因为每种语言,根据操该语言的社团的社会地位的高低,根据交谈情景及习惯用法的不同,蕴含着不同的社会意义,代表着交谈者双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所以语言的社会性,不仅在于它能反映社会事实,而且更重要地在于它能创造社会事实。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市民社会组织的壮大以及参与地区事务积极性的提高是新时期东盟地区主义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这也为东盟双轨外交之外提供了新的外交沟通形式,第三轨道外交成为市民社会组织参与并影响东盟决策的重要形式.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东盟的决策机制和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严莹 《德国研究》2007,22(3):61-65
如今德语中的英语现象比比皆是.本文从当今德语(侧重于大众语言)中的英语现象出发,着重从历史、社会、文化的角度来阐释这一现象,并介绍德国社会各界对这一现象不同的看法,同时介绍德国语言协会的一些相关举措,希望对国内的德语学习者以及德语教学中处理英语外来词方面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明治时期是日本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此时的日本知识分子醉心于学习先进的西洋文明,因而形成新的外来思想和旧的传统思想的对立.在新旧文化的激烈碰撞中,曾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传统文化转变成为一种既混杂中西两种文化因素又保留有本国传统的独特文化形态.为适应西方新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的引进,日本自古使用的文字也随之变化,日本大批启蒙思想家纷纷对日本文字提出改革意见.西周也在众多的著作中也提出了改革日本文字的主张,体现出其顺应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鲜明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14.
算法如今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构建了一种新的社会图景与现实。作为一种技术,算法逐渐演进为一种新的权力形态。由数据和算法搭建的网络对用户形成类似于一种"全景监狱"的凝视。算法的"合理性"外衣和日常化呈现成为社会控制"无形的手",同时也带来了政治操控、隐私泄露和偏见固化等风险。因此,本文从公权领域、公共领域和个体领域...  相似文献   

15.
区域间主义已成为国际关系中一种新的现象,而欧盟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领跑者角色。欧盟区域间主义以综合性、多元性、契约性、条件性等核心特征,形成一种独特的欧盟模式。它不仅通过规范扩散、认同强化、利益共享和制度建设给欧盟自身发展带来了重要区域效用,而且通过对基于区域一体化的新型南北关系的探索和对世界多极化趋势及多区域主义全球新秩序建设进程的推动,对全球政治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法治逐渐成为欧盟的一项重要价值与原则。但是,由于欧盟权能上的授权原则、欧盟法治演进的历史特征等原因导致了欧盟法治在不同领域的不均衡性以及欧盟存在的多元法律秩序,欧盟法治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否会导致欧盟出现一种新的法治范式,目前尚不清楚。但只要欧盟多元主义赖以存在的基础不变,欧盟多元主义法律秩序与法治多样性的存在将是一个长期现象。而多元法治意味着法律秩序内必须有某种宽容,不能试图以一种模式来取代其他模式,或以其中一种模式来评判其他模式的优劣,否则有可能会导致欧盟内部新的紧张与矛盾,并进而影响欧洲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①语言依附社会而存在和发展,一个民族的语言必然反映这个民族的社会特征。魁北克作家、拉瓦尔大学著名教授弗尔南·迪蒙(FernandDumont)便称魁北克法语为“我们的生存”。全世界39个法语国家和地区的法语各有特色,而魁北克和法国远隔重洋,其地理条件、历史遭遇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环境与法国不同,所以魁北克法语与法国本土法语存在明显的差别。法国神父沙勒瓦(Charfevoix)曾为法语在加拿大的境遇发表过一番感慨:“加拿大人,换句话说加①见《MaxismeetLinguistique》,第12页。拿大…  相似文献   

18.
1.教育改革既是对新文明的最佳对应战略,又是国家发展的大计 如今这个时代并不单纯是时间界限产生变化 的世纪转换期。实际上时间的界限如何划分,从某种程度上看只是一种习惯而已。“21世纪”是按照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时间划分的。那么,重要的并不是那种单纯的时间界限变化,而是历史的内容,我们生活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今,我们张大双眼看一看世界变化的形势,就会感觉到这种变化并不是什么新变化。因此,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们对这一重大变化,在以其深邃的目光进行洞察的同时,正努力用新的语言对该现象进行描述。“知识信息化”、“全球化”等新的词汇便因此而诞生了。  相似文献   

19.
理据乃促发语言生成、变化、发展的动因,分布于语言符号的各个层面:语音、文字、形态、语义等。本文主要针对汉法语音理据中的语音象征现象进行梳理、对比和总结。对比发现,汉、法语音象征所表现出的语音理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原因在于人类原初对语音意义的感知基于相似的发音姿势,生理相似引发心理感知的相似。  相似文献   

20.
隐喻是人类认识、加工客观世界的一种基本模式。通过隐喻的跨语言对比研究能揭示出不同语言理解事物时不同的思维方式。以日语「流れ/流れる」的用法为例,从"隐喻广度"和"隐喻深度"两个维度,研究、透视日语和汉语在名词概念化方式上的差异,会发现:虽然汉语也能够通过流体思维对"时间"等名词进行表征,但在日语里这种思维模式是一种基本认知模式,因此,日语对"政治""故事""比赛""沉默"等抽象名词的理解均建基于流体隐喻思维。通过跨语言对比不难发现,借助流体隐喻思维对外部事物进行理解是日语的一大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