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那学期,我班插进了一名借读生小李,她性格自卑、孤僻,经常发脾气,好惹事生非。开学约一个月,她是两天一小哭,三天一大哭,不是今天打了小同学,就是明天摔桌椅。同学都说她是“呆子”,不愿意与她交往,小同学甚至还作弄她。她恨周围的一切,在本子上写满了“他们是王八蛋”。老师找  相似文献   

2.
如今与往年已经不同了,“好酒”也怕巷子深了。前天,我约同学去玩。在一条巷子的深处找到了她的家,我对她说:“我还没吃早点呢”,她说:“你不用着急,这儿的早点好的很,式样又多。”我有点儿不相信,“你们这深巷子里还有蛮好的早点”。“你不相信,就跟我来吧!”,于是,她带着我七弯八拐,来到买早点的地方。我一看,唉呀!真不错,这里的早点种类还真不少,价钱不贵,质量又好。我们买好早点,就上路了,在途中我说:  相似文献   

3.
一天晚上,笔者去宿舍楼检查学生晚睡情况,偶然听到了一段学生的对话。一位学生说:“政治老师真烦人,明明是在我们班上课,还口口声声‘你们班’你们班’的,真别扭。”另一位学生接着说:“英语老师也这样啊,今天我们班有几位同学没有交作业,英语老师就训斥说‘你们班的学生真不听  相似文献   

4.
智慧的歪用     
有章说,现在小学中的班干——也就是那些小小的“学生官”,已开始学会了对“权力”的追逐。有的利用的是父母的“官帽”,有的采用的是给老师送礼的方式,有的则通过请同学吃饭拉选票。在如愿以偿地当上班干以后,他们也就获得了“腐败”的资格和权力。一位母亲这样描述道:她的11岁的女儿,当上了只管10个人的“小组长”后变得神气多了,  相似文献   

5.
魏盛怀 《半月谈》2004,(16):58-58
我初中就读于所谓的“贵族学校”。那儿很多同学身上都是名牌货。一些同学更是“全副武装”到了牙齿:从几千元的球鞋,上千元的衣裤,近万元的手表,到20元一只的耐克牌一次性纸内裤,同学们开玩笑说就差没用钱当手纸了!对此,我们班曾展开过一次讨论。有同学说,名牌货品质好、款式新,能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同学  相似文献   

6.
吃晚饭时,平常活泼多话的小孙女有些发呆,突然问我:“爷爷,我把压岁钱交给你,带到单位捅给灾区的小朋友好吗?”她说问过老师,老师说学校还没有接到让学生捐款的通知,你们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可是,她做梦都梦见压在楼板下的小同学!  相似文献   

7.
朋友说她的父亲很强势,就算是自己错了,也会找出充足的理由,证明错的是别人。比如出去散步,遇上他不喜欢的人,聊了一会儿,说“中午去我们家吃吧”,那人还真去了。结果,一番觥筹交错,那人醉倒在地,在朋友家折腾了一下午加一晚上。第二天,父亲大发雷霆:“谁让你们让我出去散步的!”  相似文献   

8.
“真后悔读了文科。”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魏杰(化名)最近一直在想,自己是不是“入错了行”。“文科和理科.简直是‘冰火两重天’——我在北京邮电大学的同学,他们班现在80%的人都至少有个保底的offer(协议意向)了。可我们班.80%的人都还没着落。”  相似文献   

9.
闪光的思想     
我班李丽梅同学捡到了二百九十元人民币交公了。虽然她自己没有声张,可这件新闻还是传开了。同学们曾问丽梅捡到钱后的感想。她没有说出什么感人肺腑的豪言壮语,只是淡淡一笑:“我觉得失主丢了钱,一定很着急,因为这是他(她)用汗水换来的钱呀!”这平凡的话蕴涵着多么朴实的哲理啊。有人说,八十年代的青年是消沉的,是自私的。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对。是的,在我们当中是有些人爱发牢骚,偶尔还来点恶作剧,但  相似文献   

10.
女儿的心愿     
从女儿上小学时起,我就害怕到学校开家长会。这倒不是因为自己是聋哑人而感到难为情,而是怕孩子因父母是残疾人受到歧视。在女儿上幼儿园那会儿,有一天和小朋友吵了架,那个小朋友很不友好地说:“你妈妈聋哑。”女儿回家后直流眼泪,问清哭的原因,我的心里也酸酸的。 女儿上了初二,有一天,她气呼呼地说:“妈,总有一天我要让同学们觉得我的妈妈很光彩。”我吃了一惊,问她怎么回事,原来,她班的同  相似文献   

11.
长发为谁留     
“下面这首歌是刘庆智为他的同学和好友点播的,他在来信中说:‘我虽然远离我的母校、同学和好友,但我一直没忘记你们,真诚地希望你们平安、快乐,现写信为你们点播一首《长发为谁留》……’”节目主持人清亮的嗓音依然亲切,我知道是她。一时间,我的眼前又闪现了她的微笑,那段年少浪漫的往事再次萦绕脑海。 我和她是同学,而且是前后桌,她坐在我前面,她的头发很长,每次上课时她总会摆弄自己的长发,在甩头发的那一瞬间发梢总会打在我的脸上。第一次,因为彼此还不熟悉,我没敢说话,第二次,我正在写字,突如其来的袭击让我“啊”了一声,她转头说了声…  相似文献   

12.
刘成友 《今日广西》2007,(18):52-53
“看到诱人的火腿、烤鸡、各种饮料、零食,馋得我直咽口水,可最多只能花1元钱呀。无奈,我们只好奔着馒头去了。3角钱一个小馒头,每人还不敢买两个,然后又去找最便宜的咸菜,找了N次,才在柜台底层找到。这样,3个馒头3个咸菜,一共花了1.9元……” 写下这段日记的,是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刘洋。今年暑假,她和其他6名同学,每人只带7元钱,从济南赶到青岛,通过打工生存了7天。这顿“寒酸”的饭,是她到青岛后吃的第一顿晚餐。 为什么选择这种近乎“自虐”的方式过暑假?已经回到学校的7位大学生说,他们希望用这种独特的体验方式走近农民工兄弟,“一无所有的农民工进城之初如何找工作,如何打工生存?只有把自己也逼到这种境地,才有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王倩,从小聪明伶俐,学习不错,还担任着班干部,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王倩样样都好,就是虚荣心太强。平时她跟同学比吃、比穿、比花钱,一旦比不过人家,就感到难堪、丢面子、无地自容。但是,她的父母亲都是下岗工人,加之母亲经常生病,父亲腿部残疾,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哪有钱来满足她的虚荣心呢?1999年,王倩考入重点高中后,她很快发现自己虽然学习好,但在班里却是个“土包子”。班里有些同学是“富豪”子女,穿着高档的衣服,用着高档的文具,有的还有手机,过生日时还会在饭店大摆宴席……王倩被这些眼花缭乱的情景惊呆了,她感到自己着实…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郭柳柳给同学发了几条奇怪的“平安短信”后神秘失踪。同学袁杰和成丽丽不相信.循着郭柳柳失踪前留下的蛛丝马迹穷追不舍,并发动全班乃至全校的同学展开全城大搜索。袁杰和成丽丽相约:如果郭柳柳还活着,要救她脱离险境:如果郭柳柳死了,要找到杀害她的幕后凶手。90后的团结与友爱让城市感动。  相似文献   

15.
小保:47岁的李红在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当了4年的洗碗工。她的职责就是清洁用过的餐具。“很多餐具送过来时,里面还剩着吃的。”李红说,酒店对自助餐食物管理的流程,是凡可再次使用的,会放回冰箱里;凡觉客人吃过剩下,不宜再售的,一律退到后台倒掉。  相似文献   

16.
自然的孩子     
与一位3岁孩子的母亲聊天,她说平时很忙,每周只有一天能陪宝宝玩耍,但却不知该怎么既能和孩子消磨这一天的时光,又能有所长进。于是,她为孩子报了一个早教班,学费不菲。“很多同龄的小孩在一个大大的教室里,有外教老师带领大家学英文、听音乐、做游戏。早教中心还发了一套DVD,回家可以自己跟着电视机唱歌跳舞。”  相似文献   

17.
现在到许多国内大城市去,那个以巨型黄色“M”为标记的麦当劳店,已是比比皆是,举目可见了。有报道说,我国城市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已成为麦当劳最热心、最踏实的食客群,大人钟情的也不少。到麦当劳去吃什么?有人总结说,吃时尚,吃清洁,吃快捷,吃氛围,吃气派,吃档次,吃高雅……闹了半天,还没有涉及“吃饱肚子”。看来仅仅为果腹,大饼油条足矣;但这已非年轻一代的需求。麦当劳自己也说:“我们不是餐饮业,我们是娱乐业。”你去麦当劳,不为着吃饭,是为了消遣和精神享受。麦当劳这个大“娱乐业”,已经遍布全球。这就是《经…  相似文献   

18.
小芸半个月前就对妈妈说好,要在这个星期天把男朋友阿毛带回家。可是,昨天晚上,小芸接到妈妈的电话,告诉她,爸爸今年48岁了;医生说他得了什么“综合症”,总爱发脾气,哥又出差去了广州,这个星期天是不是……听到这里,小芸立刻明白了妈妈的意思,对着话筒大声道:“妈妈,我理解。”星期天,小芸和阿毛高高兴兴地上现在家门口,他们的手上提着糕点,水果,还有一只大母鸡和时鲜蔬菜。“爸爸,这是我的同学阿毛。”“伯……还没待阿毛一声“伯父”叫出口,独自坐在沙发上开牌的爸爸头也不抬“你的‘同学’,我认不得。”一对年轻人手…  相似文献   

19.
生吃活虫     
盘子里蠕动着如蚯蚓般的虫子,黄的叫“面包虫”,黑的叫“大麦虫”,据说“营养很好”,但要抓来活吃,我还真没那个胆量。报载长沙日前却举办了一场生吃活虫的大赛。一位女士以一分钟吃下68条胜出。而落败的一位一次能吃5公斤面条的选手,自嘲说“我不是蛤蟆,吃虫还是自愧不如啊”。  相似文献   

20.
良知未泯     
这是一个储放印刷纸和杂物的小仓库,散发着纸张的霉味。   天快要亮的时候,张百万的女儿张小萱突然发起了高烧,本来就垂头丧气的秦培,这下就更窝火了,气急败坏地对熬得两眼通红的小莹说:“把她扔大街上算了 !”   “她还是个孩子呀 !”小莹战战兢兢地说。   “不是我狠,是她老子张百万比我毒,是她老子害了她 !”秦培把牙磨得咯咯直响,布满血丝的两眼比小莹的还红。   “咱得救救小萱,为了她,也为了咱俩。”小莹惊恐地说着:“咱现在把她送医院去,还来得及,咱要是不救她就真的叫犯罪了。啊 ?你听见没有,咱们赶快把她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