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我国公务用车制度运行至今,政府对其的改革在防治腐败、树立政府形象、改善"政民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不能忽视我国公车制度改革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长期未能解决的突出问题,如:公车私用、使用效率低下等,这不仅给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还引起了公众的不满,以致我国公车制度改革难以取得预想成效。那么,公车制度改革将何去何从,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深思。  相似文献   

2.
杨珺 《共产党人》2005,(22):15-16
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是党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为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春 《廉政瞭望》2010,(11):10-13
一年消耗4000亿元,三分之二被私用,“车轮上的腐败”备受诟病。取消公车,公务交通货币化,让公务车真正姓“公”……各地各部门在争议中试水公车改革。如何破解公车改革的阻力,走出公车改革、受挫,再改革、再受挫的怪圈,这已经成为公车改革中一道绕不过去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反腐倡廉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国外诸多执政党由盛而衰,最终退出执政舞台的教训表明,腐败往往是致命的毒素。21世纪,中国共产党能否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加强反腐倡廉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田野 《党课》2014,(18):104-105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历朝历代都有“公车”。虽然这些“公车”或轿,或马,或驴,或牛,或车,或船,但是,它们的性质和用途是一样的,都是官员因公的代步工具。因此,“公车”腐败自古就存在,为防治“公车”腐败而建立的“公车”管理制度也从来就没有缺位过。纵观形形色色的制度或规矩,明朝的“公车”管理制度最为严格。  相似文献   

6.
<正>从"取消公车"的呼声,"特权赎买"的追问,到"变相补贴"的质疑,再到GPS定位的监控,部分省份的部分县市先后试水公车改革,重拳整治公车腐败,但透过各省改革成效可以看出,我国公车改革仍有空间。广东"科技盯梢"还需"群众盯梢"广州利用科技手段,给全市党政机关8491台公车安装了卫星定位系统和用车人  相似文献   

7.
公车改革攻坚:三种改革方案的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车制度改革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多年,然而迄今为止,这项改革依旧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目前,我国各地推行的公车改革有货币化改革、公车租用、加强管理型等多种模式;国外公车管理也有严格公车采购和配备、严格控制公车私用等经验。本文从我国公车改革历史背景入手,对当前各地进行的公车改革模式进行比较和剖析,指出各种模式的优缺点,提出我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建议和对策,期望对当前的公车制度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王海军 《求实》2006,13(10):15-17
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强化党内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是执政党防止重大决策失误,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效遏制腐败的迫切需要。文章探讨了有效加强党内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主要对策,对于新时期加强党内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巩固共产党执政基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09,(10):55-55
竹立家在8月10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公车必须改革,这是全社会多年来的共识。但公车改革既是一个“经济命题”,也是一个“制度和价值命题”。改革的意义不仅要算经济账,而且要算政治账,要从反特权腐败、反“官本位”意识、树立人民公仆形象、凝聚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信任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公车改革的参照系不是假定以前的公车消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公车必须改革,这是全社会上上下下多年来的共识。但笔者以为,公车改革既是一个“经济命题”,也是一个“制度和价值命题”。改革的意义不仅要讲“小道理”,算经济账;而且要讲“大道理”,算政治账,要从反特权腐败、树立公仆形象、凝聚民心的政治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11.
近期非洲多国由于民生危机、专权腐败、内政僵化和外交失败等原因,导致执政几十年且长期保持稳定的强人政治风云突变。非洲多国政局突变给我们的启示是: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严治贪腐,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民主进步,才能保证党的执政地位稳坐的船!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社会转型和改革处于深水期的新形势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我们党面临严峻的执政考验,从“管控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构.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领导干部面临巨大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压力.这些呼唤我们创新领导能力建设。必须树立创新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着力提高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培训体系,完善能力制度建设,加大考核力度。  相似文献   

13.
腐败“落势化”现象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干部权力意识的腐败.在新的反腐倡廉时代背景下,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工作能否及时创新并取得应有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及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效,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基层国家政权的稳固.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主要立足于以下三个方面:选择适当的政治改革模式,选择恰当的改革时机,找准改革的突破口。经过30年的改革摸索,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较慢。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这意味着今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将是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失去监督的权力往往容易导致腐败,反腐倡廉、加强监督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不可忽视的一项长期持久的重要任务。我们要通过明确党内监督的内容和重点,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形成完备的党内监督体系,完善党内监督规范,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制度,查处违法乱纪行为等多种举措,来加强党内监督工作。逐步改革纪检机关的领导体制,改革目前省属单位和高校纪检机关工作模式,广泛开辟对消极腐败行为举报的各种渠道,以提高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具备了工人阶级的基本特征,是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要成员,对巩固党的执政安全具有积极意义。但其与城市工人阶级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向工人阶级转化还不深入,由此导致对党执政安全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新生代农民工对党执政安全的积极意义,尽力消除其对党执政安全的负面影响,是维护并巩固党执政安全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公车制度改革有利于节省政府行政成本,减轻财政负担;有助于进一步规范职务消费制度;有助于公务员树立廉洁、节约的行政理念;将会促进我国“车经济”的发展。在改革中,应有效控制政府自利性,推进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群众认同资源是执政党的基础性资源。从党群关系、党的先进性、实践标准等不同视角解读执政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认同资源,有助于我们在转型期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进一步开发执政资源。  相似文献   

19.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标志之一,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锐利武器,是执政党永葆先进性的有效方法,是夯实执政基础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不竭动力。因而,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党的政策表述及当前实践来看,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形塑过程蕴含着“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党建”的出发点是巩固党的组织优势和执政基础,表现为基层组织体系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进而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准备条件。“共建”要求探索“一核多元”的治理模式,既要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共建”力量的联结和协调,也要保障多元治理主体的有效参与,同步推进群众自治、社会共治和公共服务。“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呈现,亦关联着社会治理研究范式的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