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关于国史学理论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飞 《求索》2007,(5):196-199
目前,国史学已基本具备单独成“学”的条件。国史学包括两个层次的理论:国史理论和国史学理论。国史理论,是考察国史发展过程的理论。国史学理论是反思国史学自身的理论,主要包括国史学的性质、特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指导思想、研究方法、科学体系、学术规范等问题。目前,国史学理论研究应始终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不断完善国史学理论和方法、树立实事求是的学风和文风。  相似文献   

2.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而其中《史传》篇却更多地涉及(?)史学,它集两汉史评之大成,对唐代刘知几《史通》的著作有重要影响,在古代史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试从史学角度对《文心雕龙·史传》篇的主要思想和影响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海外中国学的研究,正逐步纳入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范围,将其视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的一个新的分支方向。中外史学交流和互动,是我们不可忽略的。接受史学理论对海外中国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海外中国学研究对中国史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史学史研究对推动海外中国学发展的意义是双重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史学和警学研究的拓荒之作──评《中国古代治安简史》@刘恩启$公安部原法制司  相似文献   

5.
唐代论史书信内容丰富,或提出史才标准,或详论史法,或批评史馆之弊。与其它史学批评著作相比,论史书信有其自身的特点:互动性、针对性强,观点鲜明,褒贬由衷,且时有感情流露。  相似文献   

6.
赵少峰  陈德正 《前沿》2012,(9):188-191
晚清中外文化交汇过程中,西方传教士出版的历史期刊中出现了大量关于古典史学的内容。荷马、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等一批史学家及其著作被介绍过来,对宋恕、康有为、梁启超等晚清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传教士将古典史学译介过来,是为了证明西方也有可以和中国相媲美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探讨古典史学译介的原因和内容,是认识中外史学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研究中国当代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张启华“以史为鉴”,这条中华民族的千年古训,说明了认识历史和理解现实的关系,史学亦由此被称为治国之学。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的著作《雾月十八日》时称赞说,这部著作“是多么忠实地反映了实际”,而马克思所以能对活生生的时事...  相似文献   

8.
<正> 在史学被认为是背时隔世之学,史学著作逐渐受人冷落的今天,有些史学家不禁深深的感叹:史学危机!不错,经济建设的巨流和现代化的浪潮迅猛向前,人们无暇反顾,千余年来一直深受中国学人注重的史学,一下子跌入了它的低谷。然而,历史不仅永远是人类生存的组成部分,也永远是人类精神的组成部分,这样,史学就绝不会成为“死学”。每当人类前进一步,时势必给人类以新的挑战。史学,如同其他学科一样,亦必将赋予史学家新的使命。在中国史学的领域内,通史的研究与撰述很受人们关注。摆在通史研究者的面前,有两个重大研究课题,这就是:一,通史的内容应当包括哪些;二,如何用一种最适合的体裁形式将这些内容表述出来。读了张舜徽先生的新著《中华人民通史》(三册、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就有了不少新的启发与收益。  相似文献   

9.
创建“警察临战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创建警察临战学是警务实践、公安队伍建设、公安学理论繁荣的需要。警察临战,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对那些具有突发性、对抗性、危难性的各类案(事)件的临场战斗和紧急处置;警察临战学的研究对象是警察临战处置活动及其规律性;警察临战学是公安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警察临战学的理论体系应包括基础理论、应用理论、技术理论、史学理论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百年来,汉语文字学通论性著作出版了近百部之多,对这些著作进行类型的划分,并总结出各个类型的特点,对于研究文字学史和文字学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这些通论性著作的内容和理论框架,可以把它们划分为四种类型:综合派文字学、《说文》派文字学、新《说文》派文字学和理论创新派文字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80年的历程.为了在21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记历史传统,实事求是;牢记历史经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牢记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历史叙事功能的退化与史学危机--兼论历史评价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事本位"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然而近代以来的新史学,尤其是1949年以后的史学却日趋与中国固有的历史叙事传统渐行渐远,由此导致了史学的空框化.当代的史学危机实质上是叙事功能退化所引发的传播性危机,而所谓历史评价也往往表现为非叙事的当下意识形态评判或价值评判,故真正的历史评价也有赖于历史叙事本位观的确立.  相似文献   

13.
范波 《贵州民族研究》2002,22(3):131-136
通过对 2 0年来田野调查所收录的民族历史文献的梳理 ,归纳了民族历史文献的特征 ,以及它对于民族学在贵州的本土化具有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For Lantern Festival,which fell on February 8 this year,the Palace Museum in Beijing,the imperial palace built 600 years ago and a famed tourist destination since 1925,presented an amazing sight It was a vision in red and gold,bathed in the glow of multitudes of traditional lanterns hung across the sprawling complex,supplemented by ground lights and a radiant Moon.  相似文献   

15.
历史大错位中的文化价值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历史性错位:19世纪下半叶,当中国开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时,西方国家已经产生了批判资本主义的强大的社会主义思潮;20世纪60、70年代,当中国下决心追求现代化时,西方国家又出现了批判现代化价值体系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国将如何重建文化价值体系?我们认为,当代中国应该走"修正了的现代化"的道路:一方面,坚持追求现代化的立场;另一方面,借鉴前现代和后现代理论中合理的文化价值元素.从而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来.  相似文献   

16.
科技异化是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而从历史角度来分析,它在18世纪产生,在19世纪初步显现,20世纪以来越来越普遍和加剧,科技异化的历史轨迹与科技发展和应用的历程并行而进。打断这种逻辑,扭转科技异化不断严重的趋势,成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18.
历史价值论     
在当代凸显历史价值论研究,有助于确立唯物史观体系上的完整性和内容上的丰富性,深化对唯物史观本质及其当代价值的理解。历史价值是历史作为客体对于主体人的作用与意义。从生成论角度看.历史价值是历史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论角度看,历史价值是历史客体对增强主体的本质力量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历史评价尺度是多雏度、多方面、多层次的统一体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历史评价的终极尺度。历史评价合理性是一种实践合理性,要立足于实践、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历史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20.
叙事本位、史论本位与实事本位--与何平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叙事功能的退化与史学危机"一文对叙事本位与历史叙事的弘扬非常精彩,稍嫌不足的是对"退化"与"危机"这两个全文立论基础的实证还不够充分.要振兴中国的史学,使史学成果真正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关键并不在坚持"史论本位"还是"叙事本位",而是必须坚持"实事本位".即不管"论"还是"叙",都必须树立确保所论所叙之事的真实、翔实与扎实的理念,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史学成果的公正、公信与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