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这表明我们党是以解决执政活动中不适应时代要求和不符合人民利益的问题为重点,来研究和部署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作为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觉地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适应时代变化、顺应人民的要求为目标,以始终站在时代潮流前头、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己任,这是我们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海涛 《理论月刊》2007,(12):22-2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执政党来说始终是一个重大课题,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弄清影响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因素、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前提条件、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问题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这几个重要问题,不断完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3.
黄坤宇 《前沿》2004,(8):51-55
执政意识是党的执政地位这一客观社会存在在党的组织和党员头脑中的反映。党的执政意识是维系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资源 ,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思想前提 ,是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源泉。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和党的自身情况的变化 ,党的执政意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必须将党的执政意识建设作为党的全面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意识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石树林 《湖湘论坛》2008,21(2):18-20
创新党的执政体系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创新党的执政体系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的现实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系统工程。建设学习型政党、发展基层民主能够为执政体系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
执政能力与执政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革新 《桂海论丛》2005,21(5):8-10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当前我党面临着的一个紧迫课题,要切实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就必须充分认识执政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执政诚信是执政能力的关键因素;执政诚信是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执政诚信是执政能力评估的重要尺度;执政诚信是国家和社会道德价值导向的指南针;执政诚信是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剂。加强执政诚信建设就必须清除认识障碍、厌德障碍、利益障碍、思维障碍、自省障碍和上梁障碍等六大障碍。  相似文献   

6.
于洋 《传承》2011,(13):2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正在实践并将长期实践的常做常新的重要课题。着眼提高执政能力,要从政治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进一步增强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增强"五种意识"。增强执政图治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一种认知方式、思维方法,也就是居安思危,由安见危,在顺境中把握、预测各种隐含的问题、风险和危机。"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十  相似文献   

7.
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一个重大课题 ,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当前党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就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出了六条措施。  相似文献   

8.
200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从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基础、执政资源、执政环境和执政方式等六个方面系统地勾勒出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架构。提高执政能力,全党6600万党员人人有责,特别是担当一定执政责任的领导干部更是使命如天。  相似文献   

9.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大主题,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一定要全面理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从执政主体和执政内容两个方面准确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科学内涵,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0.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应强化"十种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海臣  王南燕 《前沿》2006,(4):32-3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责任.本文认为,提高执政能力必须强化忧患意识、政治意识、执政意识、发展意识、"公仆"意识、自律意识、大局意识、法纪意识、奉献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1.
宋福范 《新东方》2004,(10):10-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执政党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全面落实全会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各项部署,必须深刻认识执政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各项任务的关系。只有深刻把握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各项任务在我们党的执政过程中的历史地位,才能从根本上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认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包括提高运用统一战线这一大法宝的能力,统一战线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法宝;强调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战工作,认为不断提高统战工作能力包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能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能力、广泛团结各界党外人士的能力、巩固和发展"一国两制"事业的能力、政治领导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马恒民 《求索》2005,(12):64-66
只有依法执政才能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而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因此,依法执政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辛鸣 《政策》2004,(5):48-49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指出,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要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因此,从理论上对党的执政能力进行一些深层次思考,有  相似文献   

15.
崔利国 《前沿》2006,(7):18-20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举措,也是理论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理论界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研究的内容涉及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执政能力的科学内涵、执政能力理论建设、如何提高执政能力以及从政治学、历史学角度研究执政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期执政党的必然抉择,是正确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局势的迫切需要,是巩固我党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迫切需要。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在确立执政理念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在完善执政体系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在加强廉政建设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7.
陆传照 《前沿》2005,(9):76-7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我们党执政的一条经验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确定下来,作为执政方式建设的目标明确提出来。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但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8.
加强执政文化建设,提高党的执政竞争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元中 《传承》2007,(6):8-10,15
执政文化是政党执政理论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范畴,是执政能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政党执政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是提高执政能力,增强执政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核心价值和长远性、根本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该而且必须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避的能力。这五种能力,构成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方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简论统一战线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建党原则。统一战线和党的执政能力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加强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有多方面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