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坚持不抵触的准则 "不抵触"是地方立法应当奉行的基本准则之一,是对地方立法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地方立法最重要的特点。1、正确理解"不抵触"。"不抵触"对地方立法的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二是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2.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14,(10):20-21
适度解禁地方政府举债,意味着我们要"开明渠,堵阴沟,建防火墙",但最关键的是把地方政府举债的"防火墙"修好,总结过去的教训,广泛征求社会民众的意见,设定一系列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则。地方政府举债关乎未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举债"上的权力分配,对地方自主发展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一直是民间期望颇高、  相似文献   

3.
论地方法治     
丁寰翔  陈兵 《求索》2010,(5):144-146
"地方法治"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地方法治"可以促进国家法治的提升,推进地方民主政治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弥补政府推进型法治化道路的不足。"地方法治"与国家法治不单纯是表面上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是网络内容与网络整体的关系,"地方法治"是国家法治的有机组成的内容。"地方法治"具有丰富的内容,但是目前的"地方法治"建设重在程序法治,程序法治是"地方法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彭世忠  孙伟锋 《求索》2010,(9):144-146
地方法治改革应当如地方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有邓小平指称的"杀开一条血路来"的精神,"先行先试"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在中国语境里,地方是三种主体承载者,即国家法的实施主体、地方法的创始主体和公民权利的保障主体,其承上启下的作用无可替代。法治地方建设在我国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对"法治指标化"现象应当持审慎态度。地方法治的根据在基层和民众,基层自治是基层法治的重要内容,而基层创新和鼓励基层创新同样值得尊重。  相似文献   

5.
李慧  赵建英 《前沿》2012,(10):29-30
如今,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其发展能否顺畅与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是否准确密切相关。地方政府通过"合理作为"能够为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强大的动力,但其"不作为"和"不当作为"也都会给当地产业集群的发展带来阻碍。本文以肃宁皮毛产业集群和隆尧方便食品产业集群的产生及发展为样本进行分析,认为地方政府可以从夯实基础、规范行为、加强引导、完善网络四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为地方经济调结构、增内涵提供空间。  相似文献   

6.
曾有一种"屁股指挥脑袋"说,讲的是"屁股"的位置不同,"脑袋"想问题的角度就不同。比如,你原来"屁股"坐在群众的位置上,希望上面多点民主,一旦"屁股"移到领导的位置上,则会希望下面多点服从。你原来"屁股"坐在这个地方,"脑袋"就为这个地方着想,倘若移到另一个地方,随即会为那个地方争利。  相似文献   

7.
博奕论的精髓——"交互的决策论"。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过程中体现为:中央战略对地方有利时,地方政府顺应地执行,而对地方不利时,则会遭到其抵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最集中体现出地方对中央采取的博弈策略;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8.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向记者介绍,"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已经达到了29397亿,同比比上年增长106.2%。"在我国现行政策之下,这个预算外的"第二财政"悉归地方政府囊中,几乎接近地方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9.
职场是"求达"的地方义利关系是人人都回答的问题义是约束条件,利是目标函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职场和学校的一大不同在于,学校是"求真"的地方,而职场是"求达"的地方。什么是"达"呢?"达"就是效率、效益或利益,也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简言之,就是求利,为组织求利,为个人求利。所以"义利关系"问题是所有身在职场的人都要回答的问题,根据一个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他或她是不是一个真的君子。关于义利关系的争论在中国已经进行了两千多年了,有人主张"重义轻利",有人主张"义利并举",也有人主张"利字当先"。  相似文献   

10.
李国青 《求索》2010,(4):208-210
南京国民政府面临着追求统治合法性与强化社会控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导致了中国传统的保甲制度与源自西方的地方自治在其统治时期(1927—1949)发生了分分合合、纠缠不清的关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在遵照"总理遗教"的名义下开始推行地方自治,但在地方自治的制度设计中却暗寓保甲之法,后来出于"剿共"和进一步强化社会控制的需要,干脆以保甲制度取代地方自治。最后为了调和"合法性"与强化社会控制之间的矛盾,南京政府宣布纳保甲于自治之中,并在新县制中予以具体化,但保甲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仍以强化社会控制为主要目的,与地方自治精神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1.
"儿子是学医的,我退休后,他就动员我去农村生活,找个环境好的地方安享晚年。"来自广州的黄肖凤乐呵呵地说。为了给自己找个"安乐窝",儿子带她"考察"了不少地方,最终"相中"了巴马这块"风水宝地"。2009年,黄肖凤花7万多元在巴马县甲篆乡坡月村买了一套小产权房,使用期20年。虽然房子只有30多平方米,但出门就见青山绿水,爬山、做健身操、享受粗茶淡饭,她将"巴马生活"过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2.
陶国根 《桂海论丛》2010,26(5):116-120
高房价是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最突出的特征。文章从公共管理视角关注政府性因素对于房价的推动作用,如地方政府"土地财政"、GDP导向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房地产腐败和房地产市场政府监管职能缺失。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应在采取相应的经济对策的同时,采取稳妥有效的公共管理策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改变"土地财政";建立地方政府住房问题考核问责机制;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加强政府监管,抑制房地产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13.
景区申遗缘何趋之若鹜? 2010年9月,住建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批评有的地方不切实际,缺乏研究,有的地方"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很突出。解决"申遗"过热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公民导刊》2010,(2):F0002-F0002
江北供电局自1995年8月成立以来,在市电力公司和地方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先后获得"重庆市最佳企业形象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国家电力公司"一流供电企业"、"全国文明单位"、重庆市政府"抗旱救灾先进单位"、国家电网公司"五四红旗团委","IPI"企业文化成果荣获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优秀成果特等奖,  相似文献   

15.
近年,全国不少地方自下而上分别出台和实施领导干部"问责制",从执政作为到制度建设都彰显刚性,严肃面孔。然而,透过有的地方"问责"条文,笔者又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仔细琢磨,在列项"问责"上缺乏比较与侧重。  相似文献   

16.
王红梅 《前沿》2010,(13):170-172
上世纪九十年代,"市管县"体制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成为我国地方行政体制的主要形式,当前,全国许多地方都在总结"市管县"体制改革的经验,不断进行积极探索"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对于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应该高度重视和及时解决,尤其要加快建设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相应配套的体制改革,才能科学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乡音》2014,(7):30-30
多年来,河北农业大学坚持特色办学,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围绕服务"三农",在地方经济建设中找到位置,在社会发展中做好服务,在服务中做贡献,在贡献中求发展。学校坚持和开创的"太行山道路",享誉全国。目前,"太行山道路"已拓展到河北省六大生态类型区,实现了"由山区向平原、由田间向车间、由村域向县域、由农村向城郊、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拓展深化,全方位服务河北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昱 《今日民族》2010,(11):48-49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漾濞、永平三县交界的地方,居住着彝族支系聂苏人,他们自称"罗武"。  相似文献   

19.
用好自治行政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好自治行政权邹伟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行政管理中,事实上存在"自治行政权"的行政问题。什么叫"自治行政权"?它与自治权、一般行政权有何联系和区别?它对于搞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有何重要作用,自治行政权的有效行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这将是本文...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各地"大建设"的热潮如火如荼,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有力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促进了地方社会事业的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短命建筑"现象十分突出,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