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昭霞  许峰 《学理论》2010,(20):177-178
具有“五四”背景的丁玲、王实味等人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延安解放区进行了重建“批评”权力探索的努力,以杂文这一文体为工具,坚持现实主义精神,针砭时弊,虽在整风运动中遭到扼杀,但“五四”批判精神在解放区得到了一次彰显,对后来百花年代的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芝兰 《学理论》2009,(4):133-135
20世纪初年到20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诞生,“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新文学文体形式。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众多有成就的诗人,造就了多元并存的艺术空间,使一个特定时代的诗歌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社会风云突变、各种思潮异彩纷呈并最终做出抉择的十年。国民党蒋介石政府、自由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文化重建模式。伴随着军事上的凯歌行进,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轮廓渐显,成为20世纪下半叶中国的主导性思想文化,完成了40年代中国文化的历史性转型。  相似文献   

4.
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以来,它经历了19世纪的传播、应用和发展,20世纪上半叶的凯歌行进和下半叶跌宕起伏,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西方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宣布马克思主义已经彻底失败了,并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作出了“根本错误的判断”。这种思潮在国内也有所反映,一些带有偏见的人,  相似文献   

5.
"非洲科学社会主义"是非洲社会主义流派之一,先后有6个非洲国家宣称要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走社会主义道路。"非洲科学社会主义"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宣称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非洲6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措施,使本国经济社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非洲科学社会主义"思潮逐渐衰退。  相似文献   

6.
张洁 《学理论》2008,(24):25-27
"满业"是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到40年代前半期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的掠夺东北经济资源的超级垄断组织,全称是"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简称"满业"。"满业"是在日本政府和伪满当局及军方的大力支持下创立的垄断伪满重工业的"国策"会社,服务于日本不断扩大的侵略战争的需求。本文主要从"满业"的建立、"满业"对东北重工业的垄断、"满业"垄断东北重工业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行政伦理包含制度伦理与人员伦理两方面内容,它实质上是一种责任伦理,是政治中立理论应用的逻辑结果。美国行政伦理奠基于20世纪40年代,70年代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80年代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90年代行政伦理研究进入了价值整合阶段,拓展出"体制价值"、"公民道德"、"社会平等"、"政策伦理"与"伦理教育"等取向的研究类型。行政伦理困境的根源在于缺乏一致的价值原则和道德基础,而要突破行政伦理研究困境,就应当改变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坚持实践的原则,从历史、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寻求有益于实现"人性价值"与"制度价值"的因素,实现"正义与善"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变迁和文化矛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内含文化变迁,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对我国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萧军以文步入文坛,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知名作家,萧军又因文罹难获罪,成为现代中国最早受难的左翼知识分子之一,其荣辱皆与文有着不解之缘。20世纪40年代在延安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社会话语中,萧军此时期的杂文强调广泛而有原则的一切为了爱的朴素人道主义思想,时时流露出不合时宜的思想,不合时宜的根源即在于他为文的五四话语方式与时代主流话语的冲突。  相似文献   

10.
杨永生 《理论导刊》2007,1(1):58-60
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三农”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战略思想。20世纪20年代,党领导人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最终取得了革命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推动了城市改革和社会全面进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中央历史性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经验启示我们,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核心,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1.
当代西方未来主义社会思潮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风行于世界各国、重在思考未来社会发展的前景和走向,积极地影响大众思维和公共决策的一种社会思潮。这种社会思潮的特点是关切人类命运,预测方法科学先进,重于介入社会管理。由于受启蒙发展的规律性限制未来主义思潮有其自身的不足与局限,但其中生态学流派代表人物丹尼斯.米都斯所阐述的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为孕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萌芽提供了土壤。  相似文献   

12.
一、“新共产主义”理论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爆发的苏东剧变犹如一场“政治大地震”,对于自80年代起政治影响就持续下降的法共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法国右翼疯狂掀起反共高潮,称法共是“西欧最后一个共产主义据点”,叫嚷要把它清除掉。在法共党内,思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以基层权力机构取代宗族组织,建立农民政治社会化的社会控制体系;全面改善农民政治社会化的主体状况,为广大农民从社会边缘地位到核心地位的转变创造条件。由于制度设计的缺陷,在农村资源实现高度整合的同时,农民在城乡二元分割中整体上被边缘化了。由此造成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农民政治社会化水平的停滞甚至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要重视邓小平新科技革命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新科技革命,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迅猛发展起来,特别是7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涌现,使这场革命发展成为全方位的、名副其实的世界性革命,并形成一股时代的潮流。当今世界各国都强烈地感受到这场革命浪潮的冲击,使社会物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制约着社会持续发展。为此,学术界开始反思以往的以人为中心发展理论并提出其它诸多理论形态,但这些成果恰恰忽视了马克思人的"类中心"思想。所以,我们应当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人的"类中心"发展理论,强调不仅要把他人、而且要把各种自然存在纳入到自我的本质规定性之中,从根本上改变人对待他人及他物的看法,以此来构建人的"类中心"发展理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慧云  周国义 《学理论》2012,(32):59-60
20世纪40年代早期出现认知风格的研究,且为实证研究。随后,经历了由繁荣到低谷再到理论相对成熟的发展历程。80年代,该领域的问题逐渐凸显。认知风格与学习风格、能力、人格等概念区分不明,分类众多未形成统一认识,导致认知风格的概念混乱,不利交流。近几十年虽出现整合趋势,但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据此,为统一对认知风格的认识,以国外认知风格的研究成果为主线,对其概念进行梳理,以期形成对认知风格的新理解。  相似文献   

17.
赵永玲 《学理论》2011,(32):235-236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对我国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活教育理论和方法对当代幼儿教育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源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女权主义浪潮的社会性别意识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不仅封中国的女性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我国现行公共政策的崭新视角。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政策中性别平等的现状和挑战,试图为转型期的中国,找到理解、宣传和推动“性别平等”的公共政策解决方案。由于公共政策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平等,对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2,(34)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各级统战部门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注意及时化解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因素,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  相似文献   

20.
受到资本主义社会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政党自身发展要求的推动,欧洲主要国家社会民主党的执政理念相应发生了变化,经历了从20世纪前半期的政权改造者,到二战后的建设性的改革者,再到20世纪90年代后的被动适应者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