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封建专制王权中最具人道主义色彩的政治理念.传统民本思想与当代民主政治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以辩证的哲学观审视,传统民本思想与当代民主政治是既"悖反"又"契合"的对立统一关系.深入剖析传统民本思想与当代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挖掘民本思想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契合点,以实现民本思想中蕴含的合理性文化传统在当代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功能和价值;揭示和批判传统民本思想中的封建糟柏和阶级局限,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和时代的升华,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依托,是我们研究民本思想与民主政治关系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主包含民有、民享、民治三个方面.在民主的视角下看民本思想,提出的基本问题就是“民本是否就是民主”.对这个问题,中国近代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把中国古代关于民本的思想观念和论述说成就是民主,另一种则明确地认为民本与民主有天壤之别.其实,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中有一定的民主性因素,主要体现为人民拥有四项集体权利,即人民拥有天下、人民享有天下、统治者应当尊重民意、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归结起来是民有和民享两个方面.民本思想只需要再前进一步,就可以转化为民主.但民本思想没有能走出这一步,其原因在于民本思想受到了它自身理论缺陷、民本思想家立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结构、中国古代政治权力结构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对新民本主义的兴起及其背景、内涵、特点的分析,结合政府行政能力建设,对新民本政治理念下政府行政能力建设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深入系统的梳理和论述,并指出了新民本政治理念与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刘学斌  徐彬 《前沿》2010,(13):8-12
政治人格总存在一些政治理念上的前提。所以,政治人格类型的转换也要以政治理念的相应更新为前提。目前,中国传统政治人格到现代政治人格的历史转型仍未完成。从政治理念更新着手则是推进这一进程的合理选择。中国现代政治人格的生长需要具备政治与道德的相对分离、个体与群体的相对分离、理想与现实的相对分离这一系列政治理念前提,要实现这种政治理念上的更新则主要依赖公民教育、政治实践以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  相似文献   

5.
《史记》中关于尧、舜、禹时期政治形态的描述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政治思想,反映了儒家在权力运作和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构思,折射着儒家的政治理想。从制度本身来讲,这种民本政治的理想模式存在巨大的缺陷:它是小范围的、不完全的“民主”,实质上还是人治体系,这种制度设计淡化或回避了个人对利益的追求,而且,它的政治“减压阀”弹性太大,加之历史、经济等原因,这种理想模式不可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6.
邓志斌  ;李金和 《求索》2008,(8):220-221
在中国近代史的民主化进程中,民本思想长期以来被当作接受、介绍、推广民主学说和民主政治的基础。因而早期民主化的进程,实际上也是传统民本思想进行现代论说的过程。民本思想的现代论说从而在传播民主思想、建立民主政治和提高民族自信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将民本与民主等同,是将政治理想与政治事实等同。民本与民主之间,更在政治主体性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这就决定了民本主义的现代论说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限制。突破早期民主化进程中民本、民主简单类比的思路,成为中国民主化进程中不应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民本思想自西周时出现萌芽,楚人在长期艰辛的奋斗中,意识到民众的重要,因此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并且统治者以这一思想作为自己的基本治国之道。楚国统治者的这种民本思想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思想,它基本上承认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当民众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在可能的条件下给民俗以安抚。这在君权至上,民为草芥的社会里,不失为一种比较明智的统治手段,在楚国大力发展自己国力的时期,民本思想对于楚国统治者充分利用人民的力量,战胜敌人起了积极的作用,这一点后来成为楚国的一种传统,也是楚国处于快速发展中而国内始终没有出现大乱的原因之一。当然民本思想与现代的民主思想是根本不同的,其差别在于,民本是统治者为主动,民众为被动;民主则民众是主动的,不存在服从于统治者的恩赐。  相似文献   

8.
姜怀忠 《理论月刊》2006,1(6):67-69
"以民为本"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历代统治者只是把它作为借助民众的力量推翻旧统治建立新统治的手段.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把"执政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根本出发点,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9.
国家凝聚力作为一种政治凝聚力,具有其重大价值。而执政党道德形象则直接影响国家凝聚力的强弱,因为执政党的政治凝聚力是国家凝聚力的主体,执政党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形象,就意味着执政党的存在本身是否具有"合法性",它是执政党能否保持其执政地位的根本道义基础,也是国家凝聚力强弱的根本道义基础。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执政党道德形象的恢复、保持与提升。为此,在当前除了坚持不懈地加大反腐和打击"四风"的力度之外,重点应抓好党的规章制度建设和党的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群众路线"思想具有三个构成要素,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共产党的领导,这三个要素恰好符合儒家民本主义思想的三个本质特征:"民"为根本目的;"民"具根本力量;"民"需"君"与"师"。民本思想中暗含的一个理论前提是人民不能实现自我统治、自我管理,这意味着人民在政治上需要领导者和管理者,但民本关注的不是少数政治统治者的产生和执政的方式(民主的或专制的),而是对统治者以及民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民本"与"民主"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二者的逻辑重心并不在同一个理论层面上,将两者对立的观点实际上是偷换了"民本"与"专制"两个概念的内涵。民本与专制的结合是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并不是逻辑的必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两大基本特征在"群众路线"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两个特征是"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的监督",它们在一定意义上是"民本"和"民主"两种思想观念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訾其伦 《人民论坛》2012,(23):210-211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将民众视作治国安邦之根本的一种政治学说,包括爱民、重民、顺民、富民、利民等内容。作为一种统治方略,该思想既有合理的元素,也具有不可克服的缺陷,对于今天同样具有借鉴意义;以史为鉴,建设和谐社会,做到以人为本,就要在加强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的同时,提高执政者的思想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注重道德的进路,从生命主体立言,重生命,崇修养,因此,过早就实现了道德的自觉。但由于中国的传统社会是政治、文化、道德同构的一元社会,因此道德追求与学术追求便受制于现实政治的制约,于是这种道德自觉便蜕变为维护政治统治的自觉。因此,要对传统道德进行现代性的改造,把传统的圣人道德观,转变为法治之下的道德观。传统的道德自觉首先意识到的是义务,是义务本位的道德观,而现代的政治自觉则应首先意识到权利,是以权利为本位的政治观,政治与道德回归属于自己的领域,实现了真正的道德自觉与政治自觉。  相似文献   

13.
公安机关执法为民的政治准则和政治理念来自于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论,而党的执政为民的理论则是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提炼和升华。公安机关要通过法律法规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警务公开转变工作作风,通过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实现从严治警,实现执法为民。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至少会在表面上同意,我们毕生追求的根本目标是幸福,是一种轻松欢欣的生活。我们投身于工作中,那是因为我们坚信那样能使我们更接近幸福。幸福本身就是我们的追求。其他任何事物只有与幸福相关时才有意义。因此,幸福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道德资本的确定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永恒的道德精神极与民主政治的经验极的确立和对两者的打通,是徐复观儒家自由主义的思想理路之所在。徐复观认为,道德精神是人在自觉中对自身生命与生活本身的肯定态度,它要求人自觉地将这种态度实现于生活及生活方式之中,以对后者发生规范和导向的作用;民主政治则是一种社会生活的根本方式,它受着道德精神的规范并将道德精神在具体的历史中实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都兰军 《前沿》2011,(23):89-91
在荀子看来,"化性起伪"产生了人与人之间道德善恶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儒家所倡导的贵族等级礼制的道德基础。因而从政治上看,贵族等级礼制的本质就是对恶的克制,是善者对恶者的统治,政治与道德是相统一的。但是,由于荀子用政治原则规范道德范畴,忽视了道德的独立性,因而从道德的角度看,荀子的政治原则并不能真正实现善者对恶者的统治,其理想政治制度也不能实现最理想的道德境界。因此,荀子的"化性起伪"说存在着政治与道德的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17.
“民本”思想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所宣扬的"重民"、"安民"、"保民"主张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维持社会稳定,但从"民本"的语义源流、"民本"的思想特质、"民本"的终极功能、"民本"的根本性质上予以考察,可知"民本"实际上是"君本"、"官本"的衍生物,依附并服务于专制皇权,与"民主"无涉。  相似文献   

18.
"民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路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制度依凭。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民本思想和民本诉求。在精神实质上,传统民本思想是现代民主理念的源泉和土壤,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有契合之点、有融贯之处、有延承之脉。重新诠释和梳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内涵,努力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我们新时期弘扬培育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及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米建华 《山西政报》2006,(12):40-40
政治教师的道德威信,是指政治教师在学生集体和教师集体中的道德尊严,道德地位和道德作用。它不是教师的自我感觉,也不是哪位领导的主观认定,而是教师在教育被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深受学生敬佩、尊重和信赖的精神感召力量。只有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坚定的道德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道德人格、正确的道德行为、优良的工作作风、较强的育人能力的政唰教师,才具有这种精神感召力。政治教,政治教师树立道德威信,在教育和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秦波 《人民论坛》2012,(26):212-213
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是一种崭新的"以民为本"的思想理念,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其形成过程中不但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而且还最大程度上汲取了西方人本思想的合理因素。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不但是中国社会革命及国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产物,而且也是时代建设实践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