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人民调解被称之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它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传统的法律制度。人民调解法出台后,全面规范并确立了人民调解制度,对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虽然人民调解法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适用,但是鉴于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体制,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并不必然呈现统一的模式,人民调解制度在城乡的发展必然呈现不同的特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2.
黄忠群 《当代广西》2010,(12):46-47
田阳县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在新形势下认真研究、思考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依托“农事村办”、“农情联解”的服务平台,使人民调解工作在平安建设、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独特的优势和作用,筑牢了维稳工作的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3.
人民调解亟须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树立调解优先、理性治理和现代治理的理念,确立人民调解在社会治理大格局中的应有地位,充分发挥出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根本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民调解法颁布实施以来,蓟县从抓好宣传教育入手,依法健全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使全县人民调解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维护全县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民调解制度是传统中国社会纠纷化解的一种重要机制,也是中国法律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以往人民调解制度的社会基础和作用、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这一制度出现了合法性危机.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在市场经济和陌生人社会中重塑人民调解的合法性,是一个时代性难题.深圳市的实践探索表明,拓展调解领域、创新调解载体、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以及推进人民调解的规范化、专业化是新时期重新激活人民调解制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施朝兴 《云南人大》2010,(2):I0001-I0002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名的人民调解工作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探索新途径,防范和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真正发挥了人民调解工作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的主渠道作用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人民调解工作是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渠道。最近.津南区人大常委会内司委和区司法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对这项工作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8.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10,(14):15-17
通过立法规范和保障人民调解工作,体现了我们国家对人民调解这一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重视。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人民调解法草案,草案以宪法、民事诉讼法为依据,以1989年《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实行以来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系统规范了人民调解的组织、人员、程序、协议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吕萍 《云南人大》2009,(7):11-12
人民调解是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践证明,强化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作用,可以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平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新的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大局的需要,如何进一步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做出新的贡献,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是除诉讼程序外运用最广泛、最成功、最受群众和基层社会欢迎的一种矛盾纠纷解决途径和基本手段。目前,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被西方法学界赞誉为“东方经验”、“东五一枝花”。  相似文献   

11.
日前,津南区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区政府关于加强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要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方针,充分发挥人民调解效能,努力实现对社会矛盾纠纷由重调解向重预防的转变;扩大人民调解工作的覆盖面,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向行业协会、民营企业、集贸市场、经济开发区等地方扩展;完善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搞好学习培训,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  相似文献   

12.
刘德金 《云南人大》2009,(10):31-31
2009年3月31日,会泽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的情况报告》时,实事求是地指出了部分乡(镇)及少数干部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人民调解员队伍素质偏低,人民调解工作缺乏经费保障,村级调解委员会没有印章,部分调解协议书不规范等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3.
易清 《湖湘论坛》2009,22(1):89-91
谢觉哉人民调解思想形成于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发展于建国初期,是我们党和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其内容涉及到人民调解的意义、方法、方式、依据、误区以及调解与审判的关系等。研究谢觉哉人民调解思想,对今天我国人民调解的实践及其立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虽然人民调解制度的价值是多元的,但其最核心的价值莫过于社会和谐。此种通过人民调解排解纠纷以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实践做法与制度安排,原本与西方国家旨在通过诉讼或者仲裁排解纠纷的法治理念有着实质上的冲突。那么,此种制度缘何在中国得以确立?它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为何在当今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人民调解制度价值渊源的认识和探讨。其实,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的价值不仅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而且有其深刻的现代法治渊源和社会现实渊源。  相似文献   

15.
“相逢一笑泯恩仇”。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和优势,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渠道?温州市瓯海区大胆探索实践,通过建立包括“诉调、警凋、交调衔接”的“大调解”机制,进一步扩大调解范围,不断拓展人民调解工作领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大和谐。  相似文献   

16.
于伯军 《天津人大》2009,(12):38-39
宁河县人民法院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成功地将人民调解引入到法院工作中,通过与司法局联合开展诉前调解,实现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7.
宗玲 《前沿》2009,(4):146-149
人民调解作为我国重要的民事纠纷解决方式之一,近些年存在着弱化的现象,这其中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也有制度性原因,人民调解本身在新时期的定位不清晰也导致其发展缓慢。重振人民调解需要从扩大人民调解的影响入手,坚定其“民间性”、完善相关制度,并注意在农村和城市的不同侧重点。  相似文献   

18.
徐飞 《北京观察》2018,(1):16-17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经验”。  相似文献   

19.
委托人民调解是公安机关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借助社会力量调解处理因民间纠纷引发的轻微违法案件,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新举措。公安机关要深入研究委托人民调解的功能定位、适用范围和法律效力,不断发展与完善委托人民调解制度,释放公安行政调解功能,发挥人民调解的独特优势,着力构建大调解格局。  相似文献   

20.
张玲 《传承》2011,(2):80-81,84
受制于人民调解协议效力有限性的影响,在我国息诉止讼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人民调解制度发展完善受到制约。新颁布的《人民调解法》规定了对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制度。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人民调解协议效力有限性问题,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人民调解协议效力有限性问题:一、法律对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规定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二、从制度设计和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上来讲,对达成的人民调解协议应当允许当事人有条件地反悔。三、司法确认制度的启动条件限制了当事人对人民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的机会。四、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结果限制了人民调解协议通过司法确认途径获得强制执行效力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