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尽管我国现行权力系统内部的权力制约机制相当齐备,但在干部权力运行的体系中,无论在内部或是外部,都没有达到合理的动态平衡。这是我国转型期开展制度反腐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而当前我国的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存在的缺陷,又是权力运行制约失衡的根本原因。因此,公众选择干部是对干部管理的权力平衡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维权力影响力是相对权力影响力而言的一种综合影响力。影响力是一个人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统战干部的影响力由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构成,统战干部的权力影响力,主要是由组织赋予的,即担任了某种职务就有了某种职务的权力。而统战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则是由其本身的品德、知识、才能等自身行为所产生的。探讨统战干部非权力影响力的形成与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 :“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 ,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 ,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在某种意义说 ,失去人民和法律监督的权力 ,可以视为特权。目前 ,铁路企业存在的干部作风问题 ,很大程度上与特权有关。特权在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的综合反映 ,就是特权主义的表现。端正干部作风 ,必须反对特权主义。  一、解决特权问题是端正干部作风的关键问题特权主要是指超出法定范围的用权。特权主义主要表现于“权力至上”和“权力私有”的特权思想 ,以及“权力滥用”和“以权谋私”的特权行…  相似文献   

4.
所谓权力腐败,指的是执掌权力的某些机关或干部背离公有权力的性质和原则,把权力私有化、关系化、特权化、商品化,为个人或小团体谋私利。权力腐败的实质是公有权力被滥用。因此,遏制权力腐败除了以德倡廉、以俸养廉,最根本的是通过加强监督、立法制约权力,防止公共权力被滥用。  相似文献   

5.
一、市场经济是权力腐败的根源吗? 所谓权力腐败,是指政府官员以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权力腐败的表现多种多样,如行贿受贿、滥用职权、权钱交换等等,但最典型的则是权钱交换,即以权力换取财富。不过,不论权力腐败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其本质都是以权谋私。 在私有制社会,国家政府的权力虽然形式上是“公有”的,但实质上则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既然权力腐败就是以权谋私,那么,以形公而实私的权力来谋取私利,就是完全合乎逻辑的,根本没有谋或不谋的区分,而只有谋大私与谋小私、非法谋私与合法谋私、谋眼前之私与谋  相似文献   

6.
童中贤 《桂海论丛》2003,19(3):14-16
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是属于人民的 ,具有人民性。与人民性对立的国家权力是其对自身本质的异化。不同的社会形态 ,国家权力的人民性表现是各不相同的 ,当然 ,完全一点表现都没有或完全百分之百地表现也是不存在的。在实际生活中 ,人民的力量必须足以约束国家权力 ,使国家权力沿着服务人民权利 ,维护、促进而不是损害社会整体利益的方向运行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权力运作的规范和制约,是执政党建设的重要课题。科学配置权力,严格制约权力,加强依法制权,确保各级干部能够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和异化,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干部工作的必由之路。权力配置科学化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的权力运作机制,保  相似文献   

8.
在一些干部看来,权力关系是组织中一切人事关系的根本,出于对权力的畏惧或仰慕,他们敬畏、臣服、追随、巴结权势者,意图消除权力距离。从"近他性"而非"黏性"的角度讲,"80后"干部显现出自主意识日益增强、权利观念越发浓厚、边界意识相对凸显、社会兴趣相对薄弱的心性特征,更倾向于"不粘人"。  相似文献   

9.
政绩,是党政干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任期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绩效。创政绩、出政绩,是干部从政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组织部门和干部群众评价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干部知识水平、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等素质的综合反映。政绩观,是干部对如  相似文献   

10.
黄苇町 《人民论坛》2012,(21):19-20
有些执法部门对于有利可图的事争相管,无利可图或棘手的事互相推,甚至收受好处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障碍二公权力滥用63.5%的受调查者选择"公权力滥用",该项得票率列科学发展十大障碍第二位表现: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滥用公权力的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地方和基层的一把手,或是某个具体行政部门的负责人。有些干部自发的、本能的意识是"公权使用最大化"。症结:权力没有边界且缺乏监督,个别领导干部肆无忌惮地谋取私利,这是导致腐败弥漫的  相似文献   

11.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13,(18):61
一些干部对自己的升迁太急迫……要真正让"急躁、漂浮、跑要"的人没有市场。——最近,在山西省委召开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谈到目前干部存在的问题时说他们(落马官员)当中好几位与我共事了好多年,不规范权力运行公开,可能还有同事要犯同样的错误,从政的风险不是身体健康不健康,第一位的是政治平安。——广州市长陈建华谈规范行政权力公开运行终于可以给政府评分了。—  相似文献   

12.
谈谈对干部非权力性素质的考察郑日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的增强,昔日抱有的对干部权力的种种神往也在悄俏改变,非权力因素渐渐为领导者和管理者所注意。因而它也逐渐成为考察干部的一个重要侧面。一为什么对干部素质考察应注...  相似文献   

13.
女人权力欲太强,往往令人厌恶,而与此同时,这又正是女人能力的象征。世界总是充斥着这样的矛盾,而每一个曾经与权力亲密接触的女人,也无时无刻不处在这样的矛盾之中。在执掌权杖的成就感和女性与生俱来的归隐后庭的倾向以及社会舆论之中挣扎,不同的女人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权力形态。  相似文献   

14.
<正>改革发展到今天,排斥制度创新的理论观念与在改革过程中仰仗公共权力或资源而获得既得利益的部门和群体,业已结成互为奥援的"利益共同体"公权力递延是当前中国社会中广泛存在、危害极大的新的权力异化形式,公共权力的家族化、裙带化、集团化,从根本上偏离了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权力由人民授权的法则,加剧了民众对公共权力的不信任,破坏或边缘化了正当制度和正义程序形形色色的公权力异化现象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社会进入快速转型时期,公共权力异化表现出数量急剧增多、形式更加多样和社会危害更大的特点,公权力"不公"主要有三类表现。  相似文献   

15.
牛余庆 《桂海论丛》2004,20(1):34-37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就如同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一样重要 ,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 ,具有最高的监督权威和监督效力。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 ,发挥党的代表大会的作用 ,加强干部的权力监督 ,防止权力腐败 ,是保证党的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防止权力腐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董世明 《求索》2011,(10):76-77
列宁十分重视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工作。他阐明了权力监督的主体、客体,探索了开展权力监督的途径,认为,实行政务公开是搞好权力监督的前提,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是搞好权力监督的重要条件,人民群众享有对干部的选举权和罢免权是搞好权力监督的重要保证。列宁的干部监督思想对于我们搞好当前的干部监督工作,防止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兴玲 《前进》2003,(3):35-36
腐败最主要的表现,是权钱交易。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权力的运行缺乏有效的规范和制约。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提出了建立权力运行机制的新论断,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效防止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怎样建立权力运行机制?按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根据权力运作的规律,应着重抓好以下四个环节。一、抓好任用环节,使干部任用充分体现民意腐败者,无论在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只是个别人。这些人,有的原本就是个德才俱差者,是通过伪装和其他不正当手…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确立干部的人本地位,注意研究和把握干部的动机、行为和需求,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的、制度的手段,来约束干部、引导干部、塑造干部,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干部属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手中都掌管一定权力,广泛与人民群众打交道,其价值取向如何,直接影响或制约着其行政行为的正确与否。要抓住理想、信念教育不放松,特别是要结合现实中的典型事例,从人生意义和政治前途等方面消除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存在的误区,自觉把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的追求与为人民服务,对国家负责这个共同的价值目标统一起来。要对身边的典型…  相似文献   

19.
七年前,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对官僚主义的表现和危害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来说,主要弊端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的现象、干部领导终身制的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他还尖锐指出,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这无论在我们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各级人大常委会都先后开展了对所任命干部的述职评议,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遇到一些问题。笔者从实践中体会到,要使这项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抓好述职评议中诸如宣传发动、视察调查、评议会议和整改工作外,还要重视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处理好人大评议与党委"认同"的关系处理好人大评议与党委"认同"的关系,是搞好述职评议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知道,人大常委会开展对所任命干部的述职评议,是国家权力机关依照宪法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