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刑罚变更执行是刑罚执行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关系到服刑人员服刑时间的直接权益,还关系到法律公平正义及权威,也是实践中容易发生权钱交易、权力寻租、受贿、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问题的环节,其地位不可谓不重要。但由于缺少法律规定等各种原因,使刑罚变更执行的监督无法达到同步,影响了监督的实效。笔者结合监所检察工作实际,试对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的必然性、现有监督模式不足进行分析,提出完善同步监督的建议,以期对刑罚变更执行监督工作和立法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从刑罚执行变更检察监督的对象、模式、流程和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目前刑罚执行变更检察监督存在各刑罚执行机关对刑罚执行变更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适用不统一;刑罚执行变更检察监督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检察监督定位尴尬、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司法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建议从更新检察监督理念、创新检察监督工作机制,将检察院保留的部分案件侦查权与刑罚执行变更监督相结合,尽快出台相应的刑罚执行变更单行法等方面优化刑罚执行变更检察监督。  相似文献   

3.
正刑罚变更执行是实践中容易滋生腐败、产生执法司法不公问题的重点环节,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有权人""有钱人"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问题尚未完全杜绝,严重影响司法公信。法谚称:"罪行必须受到惩罚,免予惩罚就会不断鼓励违法犯罪。"要让所有人尊重和敬畏法律,就必须堵住刑罚执行上的漏洞,使刑罚执行实现公平正义。今年5月,三明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检察院刑罚执行监督工作情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通化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查组,在对全市检察机关刑罚执行监督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实地察看了通化市人民检察院驻通化监狱监察室,深入监管场所详细了解刑罚执行监督情况,并先后听取了市人民检察院、二道江区和通化县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情况汇报。调查组对全市检察机关刑罚执行监督工作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切实履行刑罚执行监督职能,紧紧围绕刑罚执行关键环节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业内人士都把暂予监外P执行与减刑、假释这三类案件相提并论,统称为“刑罚执行案件”或“变更刑罚执行案件”。这种虽非法律用语却已约定俗成的称谓,不仅是为了表述上的简洁方便,更在于这三类案件中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都发生在刑罚执行过程中,都是在具备特定条件下对原判刑罚(刑种、刑期)的变更或对行刑场所的改变。故按通俗的说法,也可以将减刑视为对原判刑罚的缩减,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就相当于附条件的“提前放人”。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减刑制度性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减刑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刑罚制度,在教育和改造罪犯的司法实践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的刑法理论及减刑制度的刑事立法,减刑的性质应当是对原判刑罚的有限变更,在执行刑罚上,减刑是对原判刑罚的变更。除此之外,原判刑罚仍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7.
徐铭周  莫林芳 《传承》2010,(9):126-127
刑罚执行是是刑事诉讼活动的最后阶段,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保障。刑罚执行监督是国家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检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刑罚执行监督机制的研究,对于确保刑罚执行的准确、合法、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民检察院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实施监督是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督促执行机关正确行使刑罚执行权,使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刑事裁判得到正确、恰当、彻底的执行,以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权威,并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然而,由于相关立法规定存在缺陷,执行监督在实践中变成了"软柿子",其监督效果的实然与应然状态相去甚远,无法真正起到监督之实效.我们应该对刑罚执行的法律监督进行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刑罚执行是是刑事诉讼活动的最后阶段,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保障.刑罚执行监督是国家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检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刑罚执行监督机制的研究,对于确保刑罚执行的准确、合法、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彭东昱 《中国人大》2011,(18):26-26
完善暂予监外执行规定暂予监外执行是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变更刑罚执行的重要法律制度之一。它是指对有严重疾病、怀孕或者正在哺暂予监外执行是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变更刑罚执行的重要法律制度之一。图为陕西省司法机关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为68名服刑人员办理了减刑、  相似文献   

11.
罚金刑在我国刑法中被广泛适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大量的罚金刑得不到有效执行,严重地影响了司法权威。新修改的人民检察院《刑诉规则》将罚金刑执行的监督职责赋予给了监所检察部门,监所检察部门一定要适应形势,找准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积极获取监督信息,找准监督内容,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同时,监所检察部门也要完善自身机构,把监督触角前伸,规范法院对罚金刑的判处,在减刑假释中加强对罪犯财产状况的调查,保证对罚金刑执行监督的不缺位。  相似文献   

12.
陈述和申辩权是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作出前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进行处罚告知法定必经程序的重要内容,是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一项重要的"事前救济"权利。执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对该权利的行使,损害了其合法权益。加强法治理念,提高程序公正意识,加强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以及律师介入等,对于保障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陈述和申辩权、促进公正执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对交通肇事犯罪打击不力的原因包括:对道路交通肇事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受行政干预、说情风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科学办案能力较弱;交通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薄弱。对此应采取修改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的有关条款;加强领导、改变观念;强化素质,提高基础办案质量;公检法互相监督,协同办案;加强社会监督和权力监督等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管制刑是主刑中最轻的刑种,它是针对犯罪较轻、认罪态度较好并且不需要关押的犯罪分子而专门设计的。由于没有规定违反管制刑的后果或处置措施,管制刑没有足够的约束力和严肃性,从而导致管制刑被虚置的情况发生。管制刑不应被废除而应予以保留。为了使管制刑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应从管制刑的内容、执行程序上进行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5.
当前贪污贿赂犯罪中死刑的设置是我国死刑废除运动的阻力之一。随着不断攀升的贪污贿赂犯罪的犯罪率,死刑对于贪污贿赂犯罪的实际预防效果不佳,其基本没有有用性。并且,当前贪污贿赂犯罪中死刑适用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了死刑适用标准的严重异化。从原因方面分析,贪污贿赂犯罪有更多来自制度及社会层面的原因。在此前提下应该提倡,保障正当的舆论监督并正确地引导民意,废除贪污贿赂犯罪中的死刑。  相似文献   

16.
执行监督做为当前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改革创新和工作延伸,在我国对民事执行监督立法还不完善的今天,在实践中对法院执行难、执行乱起到了积极的制约和缓解作用。笔者结合近年来民事执行监督的探索和实践,就建立民事执行监督检察权运行机制谈谈粗浅认识,旨在加快立法进程,确保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7.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有权对国家的各项法律的实施进行全面监督。如何全面履行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关系到检察机关存在的必要,关系到我国刑事法律的正确实施。但在实践中,人民检察院在立案、侦查、审判、执行等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所以要健全和完善法律监督机制,就要进一步完善检查监督的法律体系和保障机制,使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行政处罚与刑罚作为两种公法上的责任,分别隶属于两种性质不同的法律规范体系。处理行政处罚和刑罚适用的竟合问题是行政处罚权和刑罚权的协调问题。在具体适用上,人们应该明确两种权力属于不同的性质,各自实施处罚的对象不同、功能也不相同,二者不能互相侵犯。文章在行政处罚与刑罚子权源、社会功能、适用范围、程序以及处罚方式等方面比较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链接之处、可以相互吸收借鉴之处作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死刑复核程序为我国大陆死刑案件裁判生效之必经程序,对于保障死刑适用之审慎性和准确性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死刑核准权之下放、法律规定之死刑复核审理方式不科学等原因,我国大陆死刑复核程序存在程序虚置、复核标准不统一、行政程序色彩浓厚等问题。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有废除论和完善论两种观点,而以完善论为主流之观点。完善论提倡以保留我国死刑复核程序为前提重构我国死刑复核程序和法院体制。在此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下,最高人民法院扛起改革大旗,收回死刑复核权之同时,改原来死刑案件二审之书面审为开庭审,是为我国大陆死刑复核程序之重大进步。死刑复核程序之改革蕴含着公正与效率的博弈,其改革无非是还原其司法程序性质和本来的价值追求,目前之改革趋势亦朝着此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蕴藏着政党"互相监督"政治资源。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参政党民主监督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实层面,参政党民主监督运行机制的程序缺陷使参政党民主监督随意性和软弱性较大,监督效用未能充分的实现。当务之急,要建加强参政党民主监督机制的程序化建设,着力实施程序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