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频繁的军事行动中.美军形成了一整套培育官兵战斗精神的机制和方式方法.如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加大物质利益驱动、鼓吹“师出有名”、加强社会保障等,但美军的战斗精神培育依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顽疾”。  相似文献   

2.
沈辛成 《探索与争鸣》2022,(2):27-37+177
技术民族主义原指20世纪美日科技竞争中的保护主义举措,后用于描述非西方国家以民族主义为动力的技术发展道路。此概念存在双重标准:对西方国家,它回避技术发展与民族文化的相互构建,掩盖了技术价值负载的一面;对非西方国家,它强调技术与文化的对立,含有极易引发保守和孤立的歧视性前提。人工智能领域见证了技术民族主义的新形态,即美国以文化对抗为前哨的保护主义政策。美国的信息技术深受控制文化影响,其渊源与自由主义价值观多有矛盾,所谓“反映美国价值观的人工智能”无法成立。全球业界应多以技术问题寻求共识,而非以民族文化区别彼此,中国亦应审慎对待国内外技术民族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3.
王田娇 《传承》2010,(21):150-151
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化民族主义强调对自己国家文化的民族认同感,而政治民族主义强调的是对自己国家政治的强烈的政治认同。主要对文化民族主义与政治民族主义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化民族主义强调对自己国家文化的民族认同感,而政治民族主义强调的是对自己国家政治的强烈的政治认同.主要对文化民族主义与政治民族主义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军队的战斗精神是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新修订的《政工条例》强调“培育部队的战斗精神”.军区提出“战斗精神教育要经常化、制度化”要求,这既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军事训练中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在不断培育部队战斗精神的实践中.对基层战斗精神教育经常化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军营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大力建设健康向上、砺志育人的军营文化,对于强化战斗精神、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推动部队科学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的历史条件下,战斗精神培育是我军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的一项重大任务。针对战斗精神培育面临的挑战,要以解决认识问题为起点,在继承优良传统中寻找培育战斗精神的新的“增长点”;通过辩证分析敌我双方的优长,增强官兵敢打必胜的信心;通过严格的训练和管理,提高官兵对实战的适应能力;通过营造“战斗文化”和“战斗环境”,提供战斗精神培育的沃土;依托信息技术,构建培育战斗精神的信息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8.
军事文化具有战斗文化的本质属性,是军人战斗精神的体现,对于培养官兵坚强意志、提升部队战斗精神、增强部队凝聚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世纪新阶段,积极探索军事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与时代进步合拍、与社会发展同步、与官兵成长贴近,推动文化建设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舆论战战法,是根据国家战略意图和军事任务.以舆论为武器,综合运用各种传媒和信息资源,激励部队战斗精神.削弱敌方战斗意志,为争取政治主动和军事胜利。营造有利环境而采取的作战方法。在舆论战实践中,美军灵活运用各种战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日据时期台湾的文化民族主义 ,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一环 ,它与祖国大陆的文化民族主义 ,有着相同或相似的主题、表现形态和话语形式。如对西方人种优良和中国人种低劣的论调加以批驳 ,树立自强保种的思想 ;通过大陆纪游诗文作品表达对祖国山川地理的无比热爱和自豪感 ;探究中国语言文字优于西方语言文字之所在 ;强调历史对于凝聚民气、宏扬民族精神之重要性 ;探寻西方科技、思想、制度等在中国“古已有之”的证据 ,以说明东西方文明各有所长 ,国人不必妄自菲薄 ;揭露殖民者挟“文明”之名 ,以殖民宗主国为模式对其“属地”实行改造等行径的殖民主义实质。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成贵 《理论月刊》2007,1(5):62-64
民族主义是孙中山思想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辛亥革命准备时期到中国国民党改组前,由狭隘的革命的民族主义,经过五族共和,演变为民族同化的民族主义;国民党改组及其后,承认国内民族一律平等,少数民族有自决自治的权利,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以建立各民族平等的世界新秩序为主旨。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以中国传统思想为基础,受到西方传统民族主义理论影响,正视顺应了20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文化资源。继承发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应当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长征战斗精神,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革命军人的革命精神在长征军事斗争中的具体体现。认真总结和大力弘扬长征战斗精神,对于强化我军新时代战斗精神,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充分做好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保证我军官兵以昂扬的战斗姿态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域外传真     
美军恶补阿拉伯文化课随着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准备向伊拉克新派10万人轮换部队,美军的常规训练现在增补了一项内容:模拟阿拉伯文化氛围。目前,陆军已向约旦及其它阿拉伯国家选送了部队,让军人接受阿拉伯习俗及传统的熏陶,这意味着美国人要想有效地在伊拉克执行任务,就必须抛弃自己的一些习惯,比如:用手指某人。在美国只是行为粗鲁而已,但在伊拉克就是严重的侮辱;在伊拉克,握手后右手掌心贴胸表示尊敬和感谢,没必要采取美国式的用力握手;在美国,用拇指和食指圈成圆表示“OK”,但对阿拉伯人来说这个手势却是“恶毒的眼光”,发给军队的新指…  相似文献   

14.
缪志红 《群众》2011,(6):62-63
深刻认识先进文化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关系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人民群众享受到多少优秀的文化产品,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度如何,是检验文化发展成就、衡量时代文化兴衰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5.
民族认同的问题在越南由来已久.一旦国家的主权受到外部力量威胁时,民族认-同问题就会迅速升级并成为讨论的焦点.在革新的观念冲击下,曾被视为落后和迷信的地方文化和宗教信仰,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却突然变得重要起来.由于国家层面的文化认同实际上是人为建构出来的,在越南民族主义思想中就有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它把祖先崇拜实践视为民族认同的象征,反映了越南人类学者和国家政要对祖先崇拜实践所赋予的全新意义.有理由相信,民族主义在文化领域可以被视为国家在全球化时代用以保存和维持其国家文化的武器.在越南人类学界看来,祖先崇拜的实践显然是受到这种新民族主义精神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文化建设是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鼓舞士气、凝聚军心、培育官兵战斗精神、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部队文化建设,应在增强“五性”上狠下工夫。  相似文献   

17.
张雪霞 《人民论坛》2014,(5):251-253
没落的儒教共同体文化、神国思想与神道信仰、水户学与“国学”思想学说等是日本早期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海防论、富国强兵论、尊王攘夷论是日本早期民族主义理论层面的体现,而实践层面具体表现为尊王倒幕运动。日本早期民族主义尽管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却基于塑造日本民族精神、挽救大和民族的使命,仍然担负着特殊的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18.
美军政治性工作植根于美国政治文化.推广美国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塑造和培育美军核心价值观、维护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是美军政治性工作的精神实质.注重环境营造和形态展示以及实用性和功利性,是美军政治性工作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精神因素是“战略要素”,战斗精神是战斗力的基本组成部分,敢打必胜战斗精神是我军的根和魂.面对新形势下的诸多挑战,应深化马列主义军事思想教育,加强战略筹划指导,强化先进军事文化滋养,狠抓军事实践活动锤炼,构建全民国防体系,全面推进我军敢打必胜战斗精神培塑.  相似文献   

20.
当代台湾的“母语立国”论述主要表现为一套后殖民主义话语:强调中国文化内部的族群差异与语言差异,并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同化”理解为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不断“殖民化”,并试图在此历史虚构上设计一套“台语立国”的政治-文化“革命”方案。而通过对中国现代性发生史的扼要回顾:从早期同盟会的血缘革命、种姓革命到成熟时期的共和理想,我们会发现,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主流是政治民族主义;追求民主、自由的共和理想,区别于德国式文化民族主义;追求血统与文化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