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行政法理论认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主要是复议前置与选择主义两种模式,本文提出了另外一种衔接方式,即为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倒置(诉讼——复议)模式,试图解决现实中不合理具体行政行为因为法院的受理之后又被驳回起诉的行政纠纷,能有一个救济的渠道,以期能给相对人的权利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关系的实定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行政法上两种基本的救济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纵观世界各国法制实践,在二者衔接关系上主要存在复议前置和自由选择两种基本模式。我国实定法所规定的衔接类型纷繁复杂,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关系设置上存在不足。做好两种救济机制的衔接配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遵循司法最终解决原则,取消行政终局裁判权,加强司法对行政的监督审查;确立以自由选择为原则、复议前置为例外的复议与诉讼衔接关系模式;顺应行政法治发展趋势,将特殊类型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和司法审查范围。  相似文献   

3.
行政机关的内部人事管理行为对公务员的权益产生重大影响,但现行的内部行政救济体制并不足以维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引入新的救济机制势在必行.行政复议相对于行政申诉与行政诉讼有着诸多制度结构和制度属性上的优势,行政复议在内部行政救济中可以而且应该起到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公安行政复议、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执法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由上一级公安机关或同级政府依照专门程序对该具体行政执法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复议决定,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限内,依法进行审理、裁决的活动.可见,公安行政复议、诉讼是解决公安机关在具体行政执法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的矛盾和争议的行政救济手段,行政复议是通过行政程序进行救济,行政诉讼是通过司法程序进行救济.既然是涉及与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矛盾和争议,若处理不当,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5.
随着行政诉讼法实施,治安行政申诉案件必然会增多。然而,目前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之间还存在着互不协调、互不衔接、缺乏规范化和统一性的状况。就整个行政争议制度而言,过去既没有统一的行政诉讼制度,也没有比较完善的行政复议制度。公安  相似文献   

6.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为规范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程序,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程序规定》。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为有效地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进行着经常的、大量的、范围广泛的行政管理工作。由于行政权最终要由具体的行政机关和公务员来行使,某些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难以避免,这些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会对相对人的权利造成损害,因此,需要给予行政管理相对人一定的权利救济途径。现代法制国家是通过建立行政复议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为相对人提供救济的。在我国,行政诉讼是由人民法院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以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这一种司法救济,是行政系统外部对行政权的监督形式。行政复议则是与行政诉讼相结合的行政救济制度。它是动用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关系,由上级  相似文献   

8.
彭京宜 《新东方》2006,(8):26-27
这里所说的行政救济制度,主要包括信访制度、行政复议制度、国家赔偿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等。我国现有的行政救济制度在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防止和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显著功绩不可磨灭。但是  相似文献   

9.
(一)公证在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依法维护公司、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公证能平衡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减少行政诉讼,维护国家的信誉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行政复议,作为一种救济制度是指行政机关依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为解决行政争议而建立的制度。这里所说的救济,是法学用语,是指因行政行为造成损害而采取的补救制度。行政机关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每天做出的行政行为不计其数,其中难免会发生侵犯公民权益的事情,因此,必须有一个解决的渠道与制度,使某些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得到制止和纠正,弥补和挽回因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给公民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行政复议就是这样一种制度。行政复议  相似文献   

11.
《中州统战》2002,(4):27-27
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建立民主管理组织,自主管理本场所的内部事务;制定本场所的管理制度;按照教规教义组织安排宗教活动,维护宗教教职人员正当的教务活动和信教公民参加正常宗教活动的权益;接受信教公民的自愿捐赠;管理和使用本活动场所的财产和收入;按国家有关规定,经营销售宗教用品、宗教艺术品和宗教书刊等;对行政处理决定不服的,有权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等。  相似文献   

12.
行政复议是行政管理相对人寻求权利救济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由于起步晚尚处于建设期等原因,我国现阶段的行政复议制度还存在着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本文笔者主要从行政复议的机关、行政复议的范围、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市民咨询]什么是行政复议?公民对哪些事项可以申请行政复议?[部门答复](一)什么是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利益,可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复议申请后,对该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这一活动就叫行政复议。(二)谁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犯的,均有权利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行政复议定位为与行政诉讼同等重要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新行政诉讼法完善了诸多制度和机制,使得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工作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公民法治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公安机关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大幅增加,在复议应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集中爆发.究其原因,当前仍存在对公安行政复议重视不够;办案民警法治思维、执法理念仍有偏差;执法办案不规范问题仍一定程度存在;民警执法能力、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能力不强;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未达到应有效果;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行政诉讼中存在民事诉讼及民事诉讼中存在行政诉讼的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相互交叉问题常常会在在司法实践出现,对这一问题能否处理得当直接关系到能否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司法权威,使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以保护。本文试通过对一起案件的分析探究处理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成本分析的角度认为,采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为主的混合模式会导致执行成本太大的不利后果。在当前,我国更应该采取以行政机关强制执行为主的混合模式,这既不削弱公正,又具有更高的效率和较低的成本。但是这必须与更加完善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以及行政程序法制相衔接。  相似文献   

17.
浅谈行政诉讼第三人程宗璋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行政诉讼第三人,是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行政...  相似文献   

18.
环境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办法 第一条为防止和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9.
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被诉行政主体的法定代表人,或者是主持单位工作的负责人,或者是分管具体事务的负责人出庭应诉的一项诉讼活动。作为行政诉讼的重要形式,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承担着化解行政诉讼纠纷、树立法治政府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任务。当前,大力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实质性地解决行政争议、优化行政审判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行政事实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的不具有法律效果但可能产生事实效果的职权行为和职权相关行为。行政事实行为的主要类型有行政执行行为、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行为、提供资讯行为、行政指导、非拘束性行政规划以及职权相关行为。完善行政事实行为救济制度的措施是:一是对具体行政行为作从宽解释,将行政事实行为纳入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范围;二是修改《国家赔偿法》,扩大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范围;三是制定行政补偿法,对行政事实行为的行政补偿问题作出统一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