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田蕾 《法制与经济》2009,(12):60-61
梁丽因"捡"走了价值300余万元的黄金饰品被公安机关刑拘。本文从犯罪构成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梁丽的行为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同时也不满足盗窃罪和侵占罪的犯罪构成,所以,应不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2.
梁丽捡金行为被深圳警检方先后以盗窃罪、侵占罪定性,还有人认为梁丽构成职务侵占罪。运用犯罪构成理论分析,她既不构成盗窃罪、侵占罪,又不构成职务侵占罪。从实体和程序上检讨本案,对确保公民不被任意刑事追诉,有深远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梁丽“捡”金行为被深圳警检方先后以盗窃罪、侵占罪定性,还有人认为梁丽构成职务侵占罪。运用犯罪构成理论分析,她既不构成盗窃罪、侵占罪,又不构成职务侵占罪。从实体和程序上检讨本案,对确保公民不被任意刑事追诉,有深远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逄颖颖 《法制与社会》2014,(15):283+285
盗窃罪是一种古老的自然犯罪,尽管普通大众对其早已司空见惯,但在司法领域,不管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关于该罪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争论依然存在。当年的"许霆案"、"梁丽捡金案",就曾经因此引发过众说纷纭的大讨论,轰动一时。本文试从犯罪构成的要件入手,通过对盗窃罪的深刻剖析,探讨该罪与其他罪的区别,以期在该罪的司法适用上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深圳机场清洁工梁丽在垃圾桶旁"捡"到一箱价值超过300万元人民币的黄金首饰!因为这笔横财,梁丽有可能要被司法机关以盗窃罪进行起诉.该案在深圳法律界引起极大关注,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认为梁丽可以被称为深圳的"女许霆",其争议之大比许霆案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6.
深圳清洁女工梁丽拾黄金案尘埃落定,深圳市检察机关审查研究后认为,梁丽的行为虽有盗窃的特征,但构成盗窃罪的证据不足,更符合侵占罪的构成特征:根据“刑疑惟轻”的原则,检察机关认定梁丽不构成盗窃罪。围绕着梁丽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罪,该案在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犯罪构成理论在刑事诉讼各环节起着不同的作用,存在缺陷的犯罪构成理论制约着刑事诉讼的各环节.从犯罪构成理论对刑事诉讼各环节的制约看,现行犯罪构成理论的最大不足是缺少消极构成要件.犯罪构成要件应包括犯罪客观、犯罪主体、犯罪主观和犯罪阻却四个要件,不包含犯罪客体要件.犯罪构成要件具有明确的位阶关系,能反映定罪的司法逻辑.完善的犯罪构成理论应"入罪"与"出罪"并重,积极构成要件与消极构成要件兼备.  相似文献   

8.
傅达林 《法庭内外》2009,(11):40-40
饱受争议的深圳机场女工梁丽“拣金案”画上句号——10月10日,公安机关把一纸“撤案决定书”交到梁丽手上。此前,300万元金饰的失主曾明确表示不会追究梁丽的责任。这意味着梁丽不再因“拣金”而被法律追责。  相似文献   

9.
"犯罪构成"一词在我国刑法理论中虽然经常使用,但我国任何刑事法律中均无此规定.我国刑法理论一方面将其视为犯罪的成立条件,另一方面又使犯罪构成概念越位取代犯罪构成理论,使犯罪构成理论被架空,导致"犯罪构成"与"犯罪构成理论"经常混淆.应以犯罪构成理论为中心,犯罪构成是通过犯罪构成理论解释后获得的犯罪类型的观念形象,是由犯罪构成理论归纳后的产物,它仪是犯罪构成理论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饱受争议的深圳机场女工梁丽拣金案画上句号——10月10日,公安机关把一纸撤案决定书交到梁丽手上。此前,300万元金饰的失主曾明确表示不会追究梁丽的责任。这意味着梁丽不再因拣金而被法律追责。与此前一些媒体密切关注、舆论广泛参与的案件相类似,媒体自始至终都是梁丽案的重要角色,甚至在很多时候,它们成为与司法对  相似文献   

11.
犯罪概念和犯罪构成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犯罪基本特征"和"犯罪构成模块要件"在转换语境后,其内容是相通的.犯罪构成由分则构成模块、总则明确构成模块和一定社会危害性模块组成(其理论可称"犯罪构成三模块说").犯罪构成模型主要有七种类型,每种犯罪构成模型均有其功能和欠缺.以科学犯罪构成模型的判断标准来判断,完整犯罪构成模型是最佳的犯罪构成模型.  相似文献   

12.
德、日犯罪构成论体系与我国刑法规范的内在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构成理论首先必须与规范的犯罪构成尽量保持一致性。如果某种犯罪论体系与规范的犯罪构成之间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冲突,即便再完美的理论体系也不应该"反客为主"。德、日犯罪论体系与我国《刑法》第13条、第14条、第22~24条、第25条规定的犯罪构成主要要件要素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移植德、日犯罪论体系,并不可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刑法学界围绕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形成了"重构论"与"改良论"之争。持"重构论"的学者主张废除我国传统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体系,重建新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而持"改良论"的学者则主张借鉴外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合理因素来改良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虽然持"重构论"的学者与持"改良论"的学者在对待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认识上存在分歧,但是都认为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需要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可以按照客观要件→排除客观违法的事由→主观要件→排除主观责任的事由之顺序进行完善,并且也可以采用相应的方法对其合理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4.
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我国的犯罪构成同于大陆法系国家的犯罪构成体系。在此,以我国法学界存在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与大陆法系国家的"构成要件该当性性—有责性"犯罪构成理论进行比较,以此来说明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俄罗斯刑法理论上,关于犯罪构成结构的争议性问题可以归结为三类:即犯罪构成应由哪些要件组成?通说的四要件犯罪构成中"要件"和"特征"的关系是什么?以及四要件应该怎样排列?在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研究中,也同样遇到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犯罪构成理论的课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只了解一个国家的人 ,实际上一个国家也不了解。”“因为不考察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区别 ,是不可能真正了解这个国家的。”〔1〕依照这一说法 ,如果只了解中国犯罪构成理论 ,实际上连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也不了解 ,因为不考察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与其他国家犯罪构成理论的区别 ,是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但是 ,在将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与国外的犯罪构成理论进行比较时 ,有人会抱优越感 ,认为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完美无缺 ;有人会持自卑感 ,觉得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错漏百出。而要对不同的犯罪构成理论进行“真实”的比较与“公正…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与"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排除犯罪性事由"的关系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关键在于处理好"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与犯罪构成四要件的关系,完善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出路在于提高体系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8.
期待可能性理论体现了"法不强人所难"的价值意蕴,表达了刑法对人性的尊重与关怀。本文指出由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不同于大陆法系的犯罪论体系,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犯罪构成中无对应部分,但该理论所蕴含的价值却值得我国刑法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犯罪构成在刑法学属于核心问题,是定罪量刑的基础和前提。目前,犯罪构成的定义在我国已有定论,但是关于犯罪构成的争议却仍喧嚣至上。争议主要体现在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体系同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之争。本文通过对构成要件的沿革、四要件的批判分析、构成要件的本质属性分析以及犯罪构成的重构四个方面对我国刑法学界关于犯罪构成的重构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并最终得出"两阶层"犯罪构成理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案例启示:认定自首时有必要区分"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与"如实供述犯罪构成要件",且"如实供述"的对象是"主要犯罪事实"而不是"犯罪构成要件"。同时,成立"如实供述"不能虚构、隐瞒对犯罪构成要件判断有重大影响的犯罪事实,否则不能认定为自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