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急剧积累,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和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因素。本文从地方政府负债的理论依据、地方政府债务的分类出发,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与形成原因,提出一些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进一步暴露了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病,尽管危机的产生是多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政府主导下经济增长连续性丧失后难以支撑高福利水平是债务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本文以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以政府为主导的高福利背景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福利制度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主权债务危机后福利国家的发展趋势,为深入研究福利国家制度改革拓宽了视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理论分析和指标体系两个方面,综述分析了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理论分析是以特定的债务可持续性定义为基础,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进行研究。依据研究角度的不同,进一步细分为债务规模演变和债务偿还能力两个方向。根据所采用预警方法的不同,指标体系研究可分为直接判断法、综合指数法和模型预警法三种。展望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研究的未来发展,分析可进一步将债务结构、债务用途、贷方市场、制度因素纳入分析框架。此外,需要提高我国政府债务数据的统计质量及其可获得性,进而为当前及未来我国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提供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4.
林炜 《工会论坛》2011,(2):87-88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内宏观经济紧缩出现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可由政府主导在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设立还贷过桥资金,帮助贷款到期短期内无法还款的中小企业偿还贷款,以保证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演变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6月源起美国,后席卷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2008年下半年冲击我国的世界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2009年出现战后首次全球负增长便是其严重性的直接体现,为应对这场空前深刻的金融危机,各国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宏观经济政策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产生了极为不同的效应。如何认识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及特点?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的失衡状态有怎样的特殊性?针对宏观经济失衡反危机政策的导向与失衡的方向是否相符?政策力度是否适度?政府全面刺激经济的干预政策进入及退出是否适时?宏观经济政策结构是否合理?政府干预的增长效应与由此产生的新失衡如何比较?新失衡下宏观调控方式和政策格局需发生怎样的变化?等等问题,有必要进行系统的讨论以适应新常态下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主要经历了区域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三个阶段。这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看出,区域发展政策的变化勾勒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结构布局;经济政策是高等教育区域政策调整的主导因素;我国大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深受高等教育区域政策的影响,而高等教育区域政策的演变则伴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而不断深入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尚未理顺,并由此带来了诸多问题,如企业拖欠银行债务、银行“借贷”“惧贷”现象普遍,等等。这严重影响了企业和银行的改革与发展,并进而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转。因此,应积极寻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银行企业关系的途径,真正建立起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银行企业关系,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房价持续上涨,房地产市场参与主体的利益博弈格局和博弈程度日趋激烈,市场发展趋势扑朔迷离,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既是国家通过货币政策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执行者和政策传导者,作为市场中的经济利益主体,又是参与市场利益分配的经济人,银行在与政府、开发商和购房者的博弈中,其经济行为关系着自己作为独立经济利益市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着宏观政策的调控实施效果预期。本文运用博弈论和理性预期理论对银行与房地产市场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和银行业务模式行为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企业债券发行中涉及的若干法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 ,企业通过发债筹集的资金在企业直接融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对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与此同时 ,企业债券到期不能兑付问题也很突出 ,究其原因 ,根本在于发债企业经营状况不佳 ,缺乏信用观念 ,担保形同虚设。除此之外 ,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明确、责任不清 ,也导致一旦出现兑付问题时 ,发行人、担保人承销商互相推诿 ,影响了企业债券市场的形象和投资人的投资热情。为扭转这种不正常的现象 ,近几年来 ,企业债券监管部门在进一步防范企业债券风险 ,引导企业债券市场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方面作了不懈努…  相似文献   

10.
借卡人与名义持卡人之间存在事实行为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名义持卡人与银行之间存在法律行为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借卡人与银行之间不存在影响行为定性评价的法律关系。所以,挂失并取走他人存在借用本人银行卡内钱款的行为在民法层面,只是不履行债务行为的一种,并且这种不履行完全属于当事人意志之外的不履行,因此缺乏对该种行为进行刑法规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selects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economic growth effect of OFDI as a starting point, using China’s OFDI and related data, building VAR model, with 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o-integration test, impulse response and Grainger test method to explore the impact factors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effect of China’s OFDI.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sic economic factors, investment environment factors and operating cost factors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OFDI. At the same time, China’s OFDI and economic growth maintain a positiv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in the long term. In the short term, the economic growth effect of China’s OFDI is still weak, requires further development to better serve th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12.
从政策目标的角度而言 ,我国相对积极的货币政策在防范金融风险 ,提高金融资产质量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从货币政策作用的时滞性的角度看 ,我国目前实施的相对积极的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正在逐渐凸现 ,中国经济已陷入凯恩斯流动性陷阱的认识是极为片面的。为确保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 ,3% - 6%的温和的通货膨胀政策 ,应是我国中长期宏观经济操作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归宿。当前 ,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已成为我国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了年均8%以上的高速发展,成为了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使城乡金融结构的对比越来越不对称,这种城乡金融结构上的不对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的方法对经济发展和金融产业城乡结构的关系做出实证分析,表明城乡贷款结构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会影响到城乡储蓄结构的变化,并由此证明了我国加大对农业和乡镇企业贷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失衡是一种固有的经济现象,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因素。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失衡将直接影响企业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企业应在失衡管理方面积极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elies deeply on political incentive. Local government officers` actual tenure plays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local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1978-2018 contemporary China local government officers` actual tenure and survey result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five-year fixed tenure system has gradually shrunk as three-year administration, meanwhile the major local government officers frequently face office change in the third year in office. Accordingly, political tenure and economic factors, especially fixed-asset-investment, shapes the significant tenure cycle featured as an inverted-U shape withthree-years-up and two-years-down. The western scholars adopt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 theory to explain political alternation`s shock to economic adjustment. These existing empirical studies have gradually confirmed that China also has significant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enure cycle is the decisive core of China`s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 and China model as well, which forms a new perspective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ccordingly, tenure control has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policy tool for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macroeconomic control.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增长存在深刻的政治激励。地方政府主官的实际任期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基于1978-2018年当代中国地方党政主官实际任期的统计以及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本文发现:五年任期制逐渐缩水为“三年之政”,多数地方主官在任期的第三年便面临岗位调整;相应地,政治任期与投资等经济性因素形成了“三上二下式倒U型”分布,形成了显著的任期周期。西方民主国家以政治商业周期理论解释政治换届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既有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中国同样存在政治商业周期,但中国政治商业周期有独特的制度逻辑和结构特征。本文提出,任期周期构成了中国政治商业周期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国模式的重要解释机制,为理解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相应地,任期调控也成为中央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7.
缺乏科学客观的绿色消费评价指标体系,严重制约了宏观层面绿色消费的量化研究。基于宏观视角,借助两阶段贝叶斯模型平均法等方法开展了绿色消费的测度、分解与影响因素分析。通过构建包含生产、生活、生态三个子系统的绿色消费指数指标体系并测度发现:21世纪以来我国绿色消费指数不断上升,三个子系统指数的变化呈现出明显差异。指数分解发现:经济增长是我国绿色消费发展的最主要驱动力,技术不足和生态环境欠佳制约了中国绿色消费发展。从经济、技术和生态三方面检验影响我国绿色消费的主要因素发现:总效应方面,投资和城市化对绿色消费发展具有重要拉动作用,由于研发投入成本高,前期创新投入对我国绿色消费发展有负向影响;经济分效应方面,投资和产业结构对绿色消费经济效应有正向促进作用,创新投入和生态修复具有负向作用;技术和生态分效应方面,消费、投资、生态修复对绿色消费技术效应和生态效应有促进作用,创新投入对于技术效应和生态效应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自"芝加哥学派"开启现代社区研究以来,社区治理研究已走过百年历程。方法服务于主题,研究方法对理论研究与创新起着重要支撑作用。对百年来社区治理研究的历史梳理和比较分析发现:其一,国外研究经历了从社区类型、社区结构、社区发展到社区意识等的主题转变,理论分析长期占据方法主流,20世纪80年代后实证研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日益"微观化";其二,国内研究经历了早期乡村社区和现代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治理的主题转换,研究方法以理论分析为主,实证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其三,受议题、学科和主观认知三重因素影响,中外社区治理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凸显出"方法论关怀"和"偏重本体论"的认知差异,中国的理论分析比例较高。未来的社区治理研究既要关注微观过程又要连接宏观结构,坚持"结构-过程"范式,做好跨域区域案例比较研究,以国家与居民的"双重需求"为端口做好"量质融合"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非国有单位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滥用职权的行为常有发生,且呈蔓延之势,这些行为因不符合滥用职权罪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而又没有其它罪名与之相对应,不受到刑法的处罚。这反映了我国刑法较重视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保护,而忽视了小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保护。为了更好地惩罚非国有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的行为,保护非国有单位的合法利益,我国刑法应增设非国有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  相似文献   

20.
我国乡村负债问题的成因及其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 ,我国乡 (镇 )政府和村级组织的债务负担 ,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在改革和发展中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乡村组织负债问题的成因、特点及其影响 ,并就乡村债务的化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