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海省班玛县牦牛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董才行,张乃忠(青海省果洛州畜牧兽医研究所玛沁814000)张安岁,刘滋泽,田生珠,李生福(班玛县兽医站)班玛县地处青海、四川交界处,东、南、西分别与四川省阿坝、壤搪、色达等地区交错接壤,疫值复杂,其中牦牛流产一直是...  相似文献   

2.
牦牛是青藏高原的优势畜种,青海省约有500万头,占全国牦牛总数的42%,而白牦牛则是我国稀有珍贵的牦牛类型,集中分布在互助和门源2县,约7600多头。为了摸清青海白牦牛是否受到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进行了试验。供试牦牛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白牦...  相似文献   

3.
牦牛肺肥大细胞观察近年来研究发现,肥大细胞与多种生理功能和病理过程有不同程度的关系,但有关牦牛肺肥大细胞的研究资料甚少,笔者对牦牛肺肥大细胞的分布和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材料与方法试验用青海省玛多县(海拔4200m)临床健康的成年牦牛6头。将试验牦牛宰...  相似文献   

4.
牦牛犊副伤寒的诊疗李青红,陈秀贵,赵立新,林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兽医站库尔勒841023)(二十六团兽医站)(三十三团兽医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六团饲养牦牛1650头,年产犊500多头,长年放牧在山区。1994年5月,牦牛犊发生了以高热...  相似文献   

5.
乳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分离毒的鉴定陈茂盛寇改霞蒋宏伟吴双民(西安动植物检疫局710068)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是危害养牛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我国于80年代初从进口牛中首次检出BVD/MD,接着又从西藏牦牛和东北黄牛流产胎儿中分离到BV...  相似文献   

6.
牦牛和藏羊免疫特性的研究高士争(青海畜牧兽医学院西宁810003)牦牛和藏羊主要分布在我国高海拔地区,对高原特有的生态环境有极好的适应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牦牛和藏羊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对其免疫特性研究的极少。因此,本文测定了牦牛和藏羊红细胞C_(...  相似文献   

7.
从80年代中后期以来,青海省祁连县野牛沟乡夏秋季牧场放牧的牦牛群中流行一种以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疫病。据1989~1991年不完全统计,发病牦牛1191头,病牛很少有治愈或耐过者,因此给当地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1992~1996年,我们先后经细菌学、...  相似文献   

8.
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刘文道副研究员编著、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靳家声研究员审校、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许绶泰教授作序的《中国牦牛寄生虫图鉴》一书。已由青海人民出版社于1993年9月出版发行。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在进行牦牛寄生虫方面的调查研究中,采集了大量的虫体标本,查阅了许多科技文献,加上作者十多年来对牦牛线虫寄生阶段幼虫的研究成果,经过综合整理写成。是我国第一部有关牦牛寄生虫分类和寄生阶段幼虫鉴别的专著,解决了牦牛寄生虫分类之难,填补了寄生幼虫鉴定之缺,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本书较突…  相似文献   

9.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混合苗的免疫试验程庆华,牛小迎,叶成玉,解洪业,李志宁(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03)1992年以来,青海省从四川等地陆续购进大批猪苗,继之猪流行性腹泻(PED)和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普遍流行。经青海省畜牧兽医...  相似文献   

10.
文献报道,自然感染或人工感染住肉孢子虫的牛和绵羊,可引起胎儿流产,并在牛的流产胎儿体内发现有住肉孢子虫存在,但未见有关牦牛胎儿感染住肉孢子虫的报道。本文首次报道在牦牛胎儿体内发现的住肉孢子虫,进一步证实该虫体可经胎盘  相似文献   

11.
以现场访问和试验资料分析的方法,对宁夏12个县(市)部分山羊群流产现状调查和试验点三个产羔季节的观察,获得如下结果:全区4个地区有12个县(市)流行山羊流产,包括42个乡(镇)192群(户),流产率为27.88%,个别群高达89.91%。流产时间可持续5个月,以10月和12~1月为高峰期。其中以妊娠1月龄流产最多,占整个产羔季节流产总数的10.23%;2齿羊流产为流产总数的52.27%,营养差的母羊比营养好的母羊流产率高28.22%。  相似文献   

12.
从80年代中后期,在青海省祁连县野牛沟乡夏季牧场上放牧的牦牛群中,流行着一种以消化道广泛出血和拉稀为特征并引起大批牦牛急性死亡的疑难病。经过多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肠毒素检测、病原分离鉴定、小动物实验及疫苗诊断性免疫试验,确诊本病系由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从病死的牦牛病料中分离出了致病力较强的A型魏氏梭菌和从部分病料中分离出毒力很强的溶血梭菌,为本病的有效防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犏牛是黄牛与牦牛杂交而获得的杂种一代,具有生长发育快、早熟、适应范围广、产乳量高、产肉多、役用能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作者在对中甸县牦牛的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研究后,又应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C3bRR)和免疫复合物花环(ICR)试验对犏牛的...  相似文献   

14.
牦牛爆发巴氏杆菌病的诊治朱中武(西藏山南地区农牧局856000)列确(西藏自治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牛巴氏杆菌病又名牛出血性败血病,是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广泛性出血为特征。牦牛巴氏杆菌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败血型和浮肿型两...  相似文献   

15.
天祝县流产山羊弓形虫的分离及毒力试验1)李惠萍张德林杜重波(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730046)宋祯明(武威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李发新王英东牛宗文(天祝县畜牧兽医站)甘肃省天祝县某乡的山羊近年来发生大批流产,经血清学检测,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  相似文献   

16.
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四川五省(区)部分地区的黄牛群、牦牛群采集血清,用细胞中和试验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抗体,结果黄牛群BVD/MD阳性检出率为46.15%,其中宁夏黄牛群的感染率最高(55.95%),其次为甘肃(41.48%)和陕西(40.60%);牦牛群BVD/MD的阳性检出率为30.08%,其中四川牦牛群感染率最高(38.46%),其次为甘肃(29.41%)和青海(28.00%)。  相似文献   

17.
对青海省环湖地区绵羊的血浆、肝、被毛以及牧草和土壤中锌含量的研究发现,被检绵羊的血浆平均锌浓度(4.78μmol/L)低于锌缺乏临界值,肝锌含量(108.03mg/kg)较低,牧草(14.64mg/kg)和土壤锌含量(47.04mg/kg)都低于正常范围,表明青海省环湖地区绵羊处于低锌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8.
山羊缺硒症的防治试验陈廷和,李景水,王守智,臧梦龙杨万胜(宁夏畜牧兽医研究所银川750002)(盐池县高沙窝乡兽医站)近年来,宁夏12县(场)42乡192群18651只繁殖山羊中有5201只发生流产,流产率为27.88%,其中最高达89.91%。为查...  相似文献   

19.
奶牛妊娠期发情的治疗是防止流产,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的关键措施。根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作用机理,我们于1989~1993年对和平牧场养牛场和个体饲养户的妊娠发情牛用HCG进行治疗试验,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实验母牛为和平牧场和个体养牛户的104头妊娠发情母牛,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81头,肌肉注射HCG(上海生物制药厂生产,批号881228)3000U;第二组23头,肌肉注射黄体铜(广州明兴制药厂生产,批号891009──3)100mg,连续3天。(二)结果第一组81头,治愈78头,流产3头;第二组23头,治愈14头,流产9头。…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牦牛肾中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的表达情况,分析肾中LHR与卵巢中LHR表达的相似性,选取青海省健康的3头2岁龄雌性牦牛,根据黄牛LHR基因序列5′端和3′端的保守性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牦牛肾和卵巢组织中LHR基因的表达量,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LHR蛋白在牦牛肾和卵巢组织中表达情况进行定位研究。RT-qPCR结果显示,牦牛肾组织中LHR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是卵巢的79.75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LHR在牦牛肾组织的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呈阳性反应,在卵巢组织中卵泡颗粒层呈明显的阳性反应;LHR在牦牛肾和卵巢中的表达量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牦牛的肾组织与卵巢组织一样,均具有表达LHR的特性,提示肾可通过调节LHR参与牦牛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