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从大国战略态势、大国关系新变化、国际安全环境、中国对外战略等四个方面综合分析2006—2007年的国际战略形势。其中,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因霸权扩张过度,身陷中东尤其是伊拉克困境,其国际战略处境趋于被动。其他大国抓紧调整各自对外战略、加快自我发展。大国关系与国际安全环境均有新变化、更趋复杂。中国对外战略更为系统,中国外交整体推进、成效卓著。  相似文献   

2.
现代国际竞争是智力竟争、技术竞争.反映在国际政治、经济等事务中,就是各国国际战略、外交技巧的竞争.一国是否具备科学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技巧直接关系该国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等事业发展,更关系其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我国从建国到现在的外交战略的科学调整,不但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也成功地把我国推上了“一极”的国际地位,使我国成为外交大国,因此而成为世界和平的一大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3.
中美俄三边关系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最重要、最受瞩目的三边关系,任何一对双边关系的变化都将对第三方对外政策造成重大影响。美国重返亚太,积极推动北约东扩挤压俄罗斯地缘战略缓冲地带,俄美双方针对乌克兰是否加入欧盟问题展开"拉锯战"。作为俄美争执的第三方,中国应借此"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深化与俄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努力构建与美的新型大国伙伴关系,满足自身安全、发展需求的同时,承担大国责任,推进俄美双方以"不对抗"、"非军事"的方式和平解决利益纠纷,促进世界继续朝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战略机遇期"的命题包含了三大内涵,即中国具有大国理念、大国目标以及对中国所处战略环境有总体乐观的积极判断."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抓住"战略机遇期",就要解决好保障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同步发展、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的比例关系、台湾问题等以及促进世界和平、繁荣与进步.  相似文献   

5.
2002年国际地缘战略形势的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恐怖与反恐怖斗争牵动下 ,国际社会有关地缘政治的观念发生了重要变化 ,并对各大国地缘战略产生了直接影响。 2 0 0 2年 ,美欧俄日等大国普遍调整其地缘战略 ,大国地缘战略从竞争意识、方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也为之一变 ,世界稳定性增大 ,中国的地缘战略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林宏宇在《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载于《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第8期)一文中提出,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社会主义大国,对人类的发展事业理应负有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从国际法角度析“先发制人”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9·11事件后美国提出的"先发制人"对外战略对以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为基础的现行国际法律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可能成为大国使用武力推行其对外政策的理由,从而威胁到二战后经过几十年努力建立起来的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先发制人"战略并不能从国际法上的国家自卫权中找到法律根据,它是对国家自卫权的滥用。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必须发挥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日本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向政治大国方向转换。日本政府更加迫切地要发挥与其经济实力相适应的政治指导力和影响力。该战略以提高本国的国际政治地位,扩大对世界的影响,并尽可能增强与其经济大国实力相适应、参与世界政治事务的能力为主要内容。这给冷战后的...  相似文献   

9.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性挑战凸显与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面对异常多变的国际安全环境,美、俄、英、法、日、印纷纷强化安全战略谋划,意欲趋利避害、增强主动,主要大国安全战略调整既各有侧重、又不乏共同之处,全球化与多极化新时代的大国战略博弈将更为复杂激烈。  相似文献   

10.
产业国际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攸关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特别是在当今资源短缺的时代,应当规划长远战略、部署协调机制、形成产业国际战略的全局统筹观念,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统筹短缺资源国外投资与优势资源国内保护,以和平友好的姿态实施走出去的产业国际战略。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治理体系的更替演进中,大国始终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是处于国际矛盾和重大事件中心的主要角色,也是决定全球治理机制创建进度和主导过程控制的核心要素。从21世纪第2个十年开始,中等强国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创设过程中开始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借助二十国集团机制实现从治理参与者向治理推动者的进阶升迁,不仅标志着中等强国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已经初步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还意味着全球治理的制度设计和运作模式步入新的时代。因此,世界政治将逐步朝着代表更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政治方向转变,国际体系也将逐步转化为全方位发展更具整体性的全球形态。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主要大国加紧战略角逐与战略重组,多边主义渐成大势所趋,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紧密交织互动,新兴大国引领全球经济增长,亚太局势多变。中国建设性国际作用日益增强,但和平发展与国家安全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3.
从二战结束的1945年到1947年的两年间,由于大国关系、国际政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的对外战略随之进行调整,即从"积极防御战略"向有限扩张战略转变。这种战略转变加剧了美苏的权力竞争和利益争夺。  相似文献   

14.
国际恐怖主义与国际反恐斗争引起国际关系的急剧变化和大国关系的调整.大国关系的调整及缓和源于大国安全观念的变化.尽管中国国家安全利益与美国主导的国际反恐利益之间存在一些分歧,但也有较多利益交汇与重合.这为中国外交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也为中国积累了新的外交资源.中国可着力于外交空间的开辟和外交资源的利用,扩大"两个利益"间的共同点,同时,缩小并弥合分歧,从根本上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利益.  相似文献   

15.
抗击 SARS的胜利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壮举。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无疑意义重大。本文就以下重大关系进行深入的法理分析与反思 :正当性与合法性、权利与权力、国家与社会、国内与国际、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本文的结论是 :1、必须把危机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保证政府各项措施的合法性 ,用合法性整合正当性 ;2、政府权力应当保障并服务于公民权利 ,权力的行使必须以保障人权为出发点与归宿 ;3、充分发挥国家和社会两种积极性 ,构建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关系 ;4、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充分分享国际资源 ,并善于利用国际法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互相影响和渗透的 ,同等重视和利用它们进行社会管理须臾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6.
国际恐怖主义是当前国际安全的主要威胁。从宏观地域分布角度来看,冷战后主要集中于“破碎地带”,其中伊拉克成为国际恐怖活动的中心。从微观地缘特征来看,国际恐怖活动的一些环节往往有较强的环境选择倾向。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对世界地缘战略格局和中国的国家安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世界地缘战略格局方面,恐怖主义虽然没有改变总体战略格局,但改变了美国的安全战略,促进了大国关系的调整。恐怖主义活动和国际反恐斗争也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安全环境,其中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新兴国家崛起和国际权力转移必然呼唤国际关系的大调整。同时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的英德、英美力量转移,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比较研究德国与美国不同地缘特征、国家特性,以及两国对战略机遇的把握,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力量转移与安全关系调整之间的逻辑线索,从而进一步认识当前的国际大变革趋势。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和全球公民社会的逐步形成,外事外宣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而交往关系调节则成为外事外宣工作的新的增长点。交往力也是一种综合国力,这种观点有利于开拓新时期青年外事外宣工作的创新思维。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国外宣”将成为青年交往的创新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