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目前,信访机构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各类社会矛盾的聚汇点,信访机构的工作不能停滞,改革不能走偏方向。"办好信,减少访"可以概括信访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所谓"办好信",是指各级信访机构都要严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所谓的群体访、越级访、闹访、缠访,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非常敏感的问题。正确认识涉诉信访,有效化解涉诉信访问题,妥善解决矛盾纠纷,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涉诉信访的特点出发,分析涉诉信访形成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涉诉信访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十九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各种社会问题交织叠加产生放大效应,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致使信访制度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违法信访形势尤为严峻。不少信访人"信访不信法""信利不信理""信上不信下"等不健康心态长期存在~([1]),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群体上访、缠访闹访等违  相似文献   

4.
目前,信访形势呈现出“走访量大、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甚至非正常上访”的不利局面。为此武汉市信访系统就“信转访”问题展开调研,基本摸清了新时期办信工作的现状、产生“信转访”的主要原因,从而制定出应对“信转访”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周以棍  沈洁 《公安教育》2013,(12):38-41
近年来,公安机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频繁发生,群访缠访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干扰了公安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解决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对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推进法治化进程、理顺社会关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6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说.当前,当事人越级上访、多头上访、缠访闹访的比较突出,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要进一步完善涉诉信访工作机制,以扭转涉诉信访无序的混乱局面。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大量矛盾和纠纷的存在是构成赴京访高发的前提和基础条件,法制不完善和司法不公使大量矛盾和纠纷难以在法制框架内得到依法、妥善解决,作为权利救济渠道的信访便成为公民维权方式的重要选择。新时期民权、民生问题被广泛关注及公民享有更加空前的政治民主,加之原束缚、限制信访的一些阻碍被打破,在客观上为赴京访高发营造了宽松的政治氛围,诸多信访者上访意识的最终确立,使赴京访高发成为现实必然。公安机关应针对上述原因制定策略,堵源截流,强化治本,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及纠纷的产生;亡羊补牢,抓好治标,把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关、初信初访关、复查复核关等关口;完善法制,做到依法治访;改进信访理念,打破影响信访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鲁政办字[2014]21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切实解决信访群众不接受处理(复查)意见,又不提出复查(复核)请求,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复信访、缠访闹访问  相似文献   

9.
李慧珊 《中国人大》2010,(15):45-45
信访工作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人大信访工作?如何抓好信访案件的交办、督办?如何杜绝当事人的反复上访、缠访、闹访等非正常上访现象?妥善解决信访积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成为新时期人大信访工作难点。  相似文献   

10.
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与福建警察学院合作,运用临床心理学技术处理信访疑难案件,在化解刑满释放人员"过激"闹访行为和有效稳控刑事案件伤残人对已决案件的反复缠访方面取得成功,为化解信访矛盾开辟了新途径。从临床心理学层面分析,造成积案难以化解的上访人员心理因素主要有:为宣泄负性情绪、为博取同情和重视、为谋取其他利益(包括不当利...  相似文献   

11.
范波涛 《前进》2009,(12):41-43
近年来,我们神池县委、县政府致力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注重源头治理,畅通信访渠道,及时解决矛盾,强化制度建设,信访形势呈现出“一降三少”的良好局面:信访总量下降,进京赴省到市越级上访的少了,集体上访的少了,无理缠访的少了。由过去的信访大县一跃成为省、市表彰的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2.
<正>青政办[2015]124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办法(暂行)信〉的通知》(青政办[2014]124号)要求,为完善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工作机制,推动信访事项依法及时终结,切实维护访人合法权益,经省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青海省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委员会。  相似文献   

13.
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是各级人大受理信访事项的重要方面,约占信访总量的50%以上,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此类问题矛盾突出、处理难度大、程序性强,多以越级访、缠访形式出现。下面,笔者就此类信访问题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对策作一粗浅分析,希望能为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监督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信访工作难做,除了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和政府工作机制缺陷外,上访者的缠访是一个重要原因。所谓缠访大致有赖访、困访、跟访、怨访、逼访、闹访等六种形式。缠访现象的发生与蔓延无外乎两个因素:一是部分上访者目无法纪,无理取闹;二是某些政府机构和官员处事不当。解决缠访问题重点在于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社情民意直通车机制,确保信息渠道畅通无阻;二是构建社会主义人性化机制。  相似文献   

1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合法财产损失群体的信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部分相关利益群体的合法财产受损,因为相关损失补偿的法律法规的缺失,他们的合理诉求难以满足,由此出现了新的"非访"、"闹访"、"缠访"及"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完善法律法规,出台详细的补偿规定以及推行农业保险制度,对群众的合法财产进行补偿和保障;其次,严格依法处置一切以信访为借口的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严格依法办事更好地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6.
蒋波 《政策》2013,(6):66-67
竹溪县经济基础薄弱,社情复杂,信访压力大、任务重。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坚持以群众工作为主线,以落实领导责任、信访积案化解、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努力推动"事要解决",全县实现了"两无""四下降"目标(无群体性事件发生、无恶性信访事件,集体访、异常访、重复访、越级访逐步下降),信访形势保持了平稳可控、规范有序。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利益格局加快调整时期。由各种矛盾和问题引发的群众信访问题越来越突出,涉及公安机关的信访问题也同样突出。着眼于现行的信访制度,运用经济学成本收益比较理论分析当前我国信访现象,通过对当前公安信访现象特点和成因的成本收益分析,不难发现。成本收益问题既是公安信访问题产生的症结所在。也是解决公安信访问题的方向和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信访工作.一是要把群众信访看作一种收益;二是要创新节约成本的信访工作渠道;三是要依法及时就地解决初信初访问题;四是要尽最大努力减少重信重访问题;五是要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追求。  相似文献   

18.
一、变正面封堵为渠道畅通敞开机关大门,畅通信访渠道,认真负责地解决群众信访问题,是控制和解决群众集体上访、重复上访的有效途径。一要建立领导信访接待日。建立和实行领导信访接待日,由党政班子领导按规定时间、地点,轮流值班接待上访群众,并实行挂牌接待,使上访群众有“说理”的地方,可以更好地起到为百姓顺气、解难、排忧的作用。二要实行领导包案。重访、缠访、老案、积案和重大疑难纠纷案件,涉及面广、历史性强、问题复杂,单靠一个部门难以解决,必须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限期解决,做到一案在肩,不见分晓不撒手。三要现…  相似文献   

19.
与10年前的第一部<信访条例>相比,国务院新修订的<信访条例>有5大特点:一、畅通了信访渠道.二、创新了信访工作机制.三、完善了切实维护信访秩序的内容.四、强化了信访工作责任.五、明确了信访工作标本兼治的思路.要根据新<信访条例>,加快信访工作改革:要按照规定程序处理信访案件;坚持做到"四访"相结合;强化民警教育,增强信访法制意识;加强信访责任考核;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将信访与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有机结合起来;健全"公安局长接待日"工作制度;完善信访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往往以案件的形式进入司法领域,检察环节自然也不例外。在奉贤检察院,尽管常年保持涉检零上访,但重复访、缠访等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不仅耗费了一部分司法资源,而且无益于从根本上解决信访矛盾。近日,奉贤检察院经过探索论证,引入社会人士以独立的第三方立场介入检察信访工作,增强办理涉检信访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定纷止争,维护稳定,促进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