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自从中小学实行岗位设置以后,教师职称评审成为老师们关注的焦点,而且关注度越来越高。今年1月2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将在全面总结深化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和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不再进行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四个方面。笔者仅从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有机融合的角度谈几点个人思考。  相似文献   

2.
论职称评审行政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职称评审中存在的法律救济机制欠缺的弊端和原因,揭示职称评审的法律性质是行政许可,阐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依法治国,保障人权,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实行职称评审行政诉讼的重大意义,提出建立、完善职称评审法律机制特别是法律诉讼救济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管理法制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第一案”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管理法制化提供了重要契机。从评审主体、评审权力及评审效果等要素上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在性质上属于一种典型的依申请行政行为。尽管职称评审属于高校自主办学权的组成内容之一,但大学自治的有限性决定了司法对这一行为实施审查的必要性。通过司法的有限介入,我国高校职称评审管理有望尽快步入实体与程序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通讯员 赵丽娟) 3月22日,2017年全区职称改革工作部署会在南宁召开.会议指出,立足服务人才强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把握职业特点,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为主线,以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和开展职称评审社会化试点为重点,合理界定和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限,完善职称评审制度,严肃职称评审纪律,着力提高职称评审科学化水平.各市、各系列(行业、单位)职改办、区直各单位及驻邕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230多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5.
职称评审要树立正确导向,做到客观公正,体现公平竞争,不仅依赖于制定的科学的评审标准,更取决于对标准条件的准确掌握。运用层次分析原理,建立层次分析模型,细化量化职称评价体系;坚持四项原则,平衡四个关系,稳步推进实施职称量化评价工作。由于分类实施,系统推进,职称量化评价体系应用效果显著:一是树立了正确的工程技术职务发展导向;二是体现了客观公正的工程技术职务评聘标准;三是激发了工程技术人才成长成才动力。  相似文献   

6.
职称评聘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资源开发预测与规划、培养与使用、配置与管理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胜利钻井工程技术公司为例,要形成科学、规范、有效的职称评定机制,就要树立职称服务理念、创新评审推荐工作的机制、发挥职称评审工作的激励导向。只有把职称工作放到企业发展和人才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充分发挥职称吸引人才和凝聚人才的导向作用,才能不断提高职称评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为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必须从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措施和办法、岗位绩效考核和工资分配机制、未聘人员安置管理制度以及切实保障事业单位人员的切身利益几方面入手,以确保改革扎实平稳和富有成效地推进.  相似文献   

8.
建设工程争议评审是当今国际建设工程领域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方式。国内外的相关实践证明了这一方式在解决建设工程纠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民商事仲裁中引入争议评审制度,并将其与仲裁裁决结合起来,是构建工程纠纷领域多元化解决机制的需要,也有利于实现争议评审和仲裁的优势互补。在我国实施这一改革需要在仲裁委员会内部制定完善的争议评审规则,并建立起高素质的评审专家队伍。  相似文献   

9.
目前郑州市职称评审工作的覆盖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得到了快速提升,结构进一步改善,成长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同时,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职称评审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一要加大职称评审工作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了解职称政策;二要拓展思路,建立统一的、科学合理的适合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的职称评价体系;三要扩大评审服务的范围和对象,让非公有制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自主申报;四要鼓励先进,增强职称评定工作的吸引力;五要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职称评审工作的指导和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0.
自觉推行厂务公开制度有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强化公司社会责任。自觉推行厂务公开制度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进一步增强职工知情权的可操作性和可诉性;(2)进一步增强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在改制环节的厂务公开力度;(3)进一步完善职工董事与职工监事制度;(4)在所有企业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证行政决策的科学性,行政机关需要通过科学论证解决相关的科学问题。但科学论证本身可能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为了克服这些弊端,需要对科学论证进行同行评审,同行评审可以保证科学论证的合法性和客观性。国外已经出现了对行政决策中的科学论证进行同行评审的制度,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应该借鉴国外的相关制度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职称问题是台湾科技人才来闽就业过程中非常关心和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福建省也具备开展台湾科技人才在闽就业职称评聘工作的政策基础和法理基础。福建省应当充分利用毗邻台湾的区位优势和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加强台湾科技人才在闽就业职称评聘立法工作,完善职称评聘体系,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职称评审制度、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和职称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13.
深化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静 《工会论坛》2011,17(3):57-5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不断推进,但与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从实践经验和现实情况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在更新观念、突破体制、落实制度等方面狠下工夫。要合理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建立和推行岗位管理制度,推行聘用制度。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高等学校人事政策和相关法规,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职称评审、编制管理、岗位设置、考核评价、薪酬制定、教师任用六个方面,对高校人事政策进行分类纵向梳理,展现其各自演变过程及内在联系,并对改革方向和改革路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职称评定制度既关系到教师的发展,也对学校的发展产生影响。我国高校职称制度改革经历了技术职务任命制、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三个发展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职称终身制、能上不能下,学术评价机制不健全.论资排辈。重视科研、忽视教学,评聘制度不灵活,人才流动受限制。聘后管理落后等。要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需从以下方面着手:完善聘任机制,健全相关制度与政策;完善运行机制,规范评审办法;完善调节机制,实施分类管理、分级管理、聘期内管理体制,使职称评定工作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16.
魏珉 《人事天地》2013,(1):50-51
正问:编辑同志,我是县卫生学校的一名教师。在学校工作了20多年,属于县级基层单位。2011年广西职称改革工作会议,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请问: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的政策是如何规定的?读者:田先生答:读者您好!根据现行有效的政策文件,"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实  相似文献   

17.
跨世纪高校师资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构建一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师资队伍管理模式和体系。高校师资队伍管理必须遵循和贯彻竞争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效益性原则,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遵循师资成长规律的新型高校师资队伍管理模式和体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规划,明确目标,推进依法治教;深化用人制度改革,推行和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分配制度,体现优质优酬、多劳多得,强化激励机制;不断优化小环境,增强学校凝聚力;不断完善宏观调控和人才市场相结合的教师流动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人事天地》2010,(23):6-6
本刊讯10月15日上午,2010年全区职称改革工作会议举行。据悉,2009年广西率先在高级职称申报评审工作中实现全程无纸化,实现了职称工作信息化"惠民、便捷、高效、择优"。据悉,2009年广西建立了信息数据库,将20多年来积累的高级职称评审纸质材料转变为数字信息,完成了8.8万多份档案的数据录入工作,基本建成了广西高级职称信息数据库。为了进一步增强职称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  相似文献   

19.
《人事天地》2010,(31):6-6
本刊讯10月15日上午,2010年全区职称改革工作会议举行。据悉,2009年广西率先在高级职称申报评审工作中实现全程无纸化,实现了职称工作信息化“惠民、便捷、高效、择优”。  相似文献   

20.
宁焱 《人事天地》2017,(3):25-28
正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职称申报评审是取得职称的必经程序。然而,繁琐的职称申报评审程序是每一个经历过此事的专业技术人员的难言之痛。《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职称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解决"管理服务不够规范配套"等问题,"简化职称申报手续和审核环节"。基于此,本文对高级职称申报评审管理系统的调整完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