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美丽天津建设纲要》提出"实行领导干部任期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责任制,重大生态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建议从设置生态考核指标和推进考核方式开放民主两个方面,创新官员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1、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增加生态指标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应明确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生态指标正式纳入领导干部考核评价范畴,并提高权重。如居住环境整治、单位产出能耗、"三废"治理达标率、绿化面积覆盖率、环保  相似文献   

2.
<正>3月17日,区长谢坚钢主持召开区政府第89次常务会议,研究区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城区建设、街道体制改革等工作。会议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杨浦区2015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作安排情况的汇报。会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城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形成共识,全力以赴共同做好城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以市相关考核指标为重点,全  相似文献   

3.
佚名  刘能 《人民政坛》2014,(10):42-42
<正>《人民政坛》编辑部:我是一名县人大代表,近日省里取消了对我县的GDP考核,这对人大代表而言意味着什么,人大代表履职重点有哪些新变化?佚名2014年9月10日答:您提出的问题很有针对性。今年8月,福建省效能办发出《关于取消限制开发区域地区生产总值考核的通知》,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结合《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情况,将全省84个县(市、区)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4个类别。其中,22个县(市)属农产品主产区,12个县(市)属重点生态功能区,均为限制开发区域,取消对限制开发区域的GDP考核。对人大代表而言,要充分认识取消对部分县市GDP考核的重要意义。首先,此举对地方政府"具有风向标意义",属于限制开发区域的县(市)可以不再疲于应付GDP考核,更安心、  相似文献   

4.
林业项目差别财政扶持制度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是一个具有典型外部经济的行业,兼具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从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当代中国林业是一个需要重点发展的行业。而林业建设与公共财政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政府需要对林业给予大力支持。林业项目需要补偿的是其巨大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在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定量界定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国家可以根据不同林业项目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指标,实施公平的差别扶持制度。而差别补贴、差别税率、差别信贷和贴息政策、绿色证书制度的设计都是建立林业财政差别扶持制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杨云峰 《群众》2022,(9):64-65
泗洪县坐拥洪泽湖近40%的水域以及江苏省最大的淡水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之一,也是江淮生态经济带“绿心”的核心区域,有着良好的生态本底和资源禀赋。近年来,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弘扬“春到上塘”改革精神,聚焦“加快生态修复、培育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工作目标,做足做优水文章,探索实施水上生态牧场建设,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得益彰的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新路。  相似文献   

6.
时讯     
《创造》2016,(10)
正云南新材料产业生态集群示范园启动云南新材料产业生态集群示范园最近正式启动,这是云南省《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全省首个以8大重点产业发展为主题启动建设的产业示范园。云南新材料产业生态集群示范园位于安宁工业园麒麟片区和禄丰工业园土官片区,发展定位为研发与转化并重,产业空间聚集、产业链协同创新并进的  相似文献   

7.
《今日海南》2015,(3):4-5
<正>澄迈县是世界长寿之乡,世界富硒福地、中国绿色名县。自2008年开始"生态现代化"建设以来,提出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家园等8个方面的发展目标,并用40余项与生态挂钩的指标引导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脱钩"。经过6年多的探索实践,澄迈绿色GDP占比达到70%以上,三次产业转型成效初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工业上,以老城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兴建了一批高科技、大规模、带动力强的工业项目;引进高新技术,启动海南生态科技新城项目建设;推进海南生态软件园与腾讯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5,(9)
<正>推进智慧江苏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环境信息化又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只有环境信息化,才能有效提升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一、建设全省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控平台。为了实现生态省的建设目标,满足江苏省水、空气、重点污染源、辐射环境、危险固废、应急风险源环境质量评价以及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估,满足省辖市环境质量达标评估、统计排名、区域补偿核算以及国家对省生态考核指标评估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4,(9)
<正>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科学划定生态红线,是优化国土空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为加强生态空间管控,江苏在全国率先编制印发了省级《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并配套制定了生态红线区域监管考核及生态补偿办法,初步形成了生态空间管控制度体系。"管"就是强化监管考核。努力做到"三个落地":一是责任落地。  相似文献   

10.
赵挺 《群众》2014,(9):17-17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科学划定生态红线,是优化国土空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为加强生态空间管控,江苏在全国率先编制印发了省级《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并配套制定了生态红线区域监管考核及生态补偿办法,初步形成了生态空间管控制度体系。"管"就是强化监管考核。努力做到"三个落地":一是责任落地。  相似文献   

11.
生态移民生产方式能否健康转型,决定着生态移民群体的经济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同时也是评价考核生态移民工程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大量的入户调查,实证研究的结果,可总结出锡林郭勒盟蒙古族生态移民自然草地畜牧业的一部分经营方式由放牧型向圈养专业化发展的养殖奶牛为主的第一产业转型,另一部分向个体二、三产业、牧民工转型,移民整体失业率增高,就业难度加大,家庭经济向高投入、低收入转型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2.
汪祥旺 《政策》2013,(9):45-47
<正>江夏区原为武昌县,素有"楚天首县"之美誉,是武汉市重点规划建设的6个新城组群南部新城所在地。近年来,我们按照十八大"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要求,抢抓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机遇,围绕率先建成武汉南部生态新城的奋斗目标,以产业和人口集聚为重点,以民生和生态改善为目标,以规划和要素保障为支撑,以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为灵魂,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全力推进新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9,(16)
<正>集群化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江苏紧扣"走在前列"目标,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重点集群培育,环境高质量区域集群已经成为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依托载体。何为环境高质量区域集群?即要求紧扣"区际产业链"和"环境高质量"两个关键,构建跨行政区域的区际产业链,打造生态环境高质量区域,形成具有高质量环境本底的区域产业集群。区域产业集群形成发展过程其实质就是区域一体化不断发展过程,而区域一体化发展程度则是区际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机关后勤》2023,(10):56-58
<正>强化考核支持,建立能源与碳排放考核机制,根据各银行机构实际情况制定考核方案,将水、电、油、气、纸张等能源资源节约指标纳入考核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银行业作为社会营业网点最多的金融行业,在节约型机关建设上辐射影响力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产业带是当今集聚资源,形成引领区域发展的战略支点。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作为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的作用日益凸显,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复兴汉江综合价值正当时。依据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选取汉江生态经济带范围内的14个城市的相关经济发展数据,运用产业同构系数、经济联系强度以及产业专业化水平三个指标对汉江生态经济带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度量和分析。得出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同构现象明显,城市间经济联系不足,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等问题。从而,在产业布局以及政策规划上对汉江流域产业发展战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海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支持12个重点产业发展若干意见》近日出台,海南将以"项目+人才"的引才模式,优先引进能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集群发展所需的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省直事业单位招聘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市县招聘具有硕士学位或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时,可采取考核招聘方式引进人才。鼓励用人单位通过师承关系、同学同事关系、合作伙伴关系招聘12个重点产业所需人才,对符合条件的,实行限时办结制度。对于该省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在引进上有困难的,经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和政府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7,(9)
<正>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两聚一高"的奋斗目标,描绘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为未来五年发展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丰县始终咬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目标",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和速度质量效益"两个统筹",突出产业发展、城乡统筹、改革创新"三大重点",全力打造"平安、生态、诚信、活力、幸福""五个丰县",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改革创  相似文献   

18.
县级政府领导班子绩效考核,是我国地方政府行政绩效管理与考核的核心问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县级政府领导班子绩效考核指标经过了"农业"指标主导、"招商引资"指标主导、"土地财政"指标主导三个时期。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大背景下,还存在指标高度雷同、缺乏针对性、指标内容重经济化、重"显性"轻"隐性"等问题。应坚持战略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突出"四个全面",注重考核评价指标的差异性、阶段性,推动绩效考核的法律化和制度化建设,完善公众在县级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中的参与制度,落实问责机制,利用好绩效考核结果。  相似文献   

19.
姚思京  侯子峰 《传承》2013,(10):102-104
地方政府考核制度在生态指标权重、可操作性、考核主体、区域关联性等方面存在生态推动力上的不足。结合现实问题,尝试探寻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中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制度的出路,以求更为接近生态文明之目标。  相似文献   

20.
姚思京  侯子峰 《传承》2013,(8):102-104
地方政府考核制度在生态指标权重、可操作性、考核主体、区域关联性等方面存在生态推动力上的不足。结合现实问题,尝试探寻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中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制度的出路,以求更为接近生态文明之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