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慧 《求实》1999,(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于1982年、1988年、1993年推行过政府机构改革,但每次改革都不彻底,政府机构总是走不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历史怪圈。如何吸取前三次改革的经验教训,保证开始于1998年、将延续3年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不再出现“反弹”?这是值得高度关注和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防止政府机构改革出现”反弹”,彻底走出“精简、膨胀”的怪圈,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四点对策:一、把改革的着眼点从单纯精简人员和机构转到转变政府职能上来事实很清楚:政府机关里”庙多菩萨多…  相似文献   

2.
机构改革——何时才能跳出怪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进行了多次,然而却收效甚微,始终没能跳出“三个怪圈”:即在人员数量上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在机构控  相似文献   

3.
今年9月,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正式启动。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大小机构改革共进行了20次,但大多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对于政府机构和人员膨胀,古人有“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说法,其危害性不言而喻——人浮于事,职责不明、效率低下……事无定势,机构改革必须随势而行。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机构改革是一项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对于目前中国而言,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应是适应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议市场经济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加快推进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势在必行。本期特别策划推出《聚集政府机构改革》,让我们在关注中期待,期待着这次机构改革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多次政府机构改革始终难以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历史怪圈。因此,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不仅要突破难点进行精简,还要从根本上消除导致机构膨胀的诸多因素,才能巩固机构改革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迫切要求我们进行机构改革。时到今日,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已初战告捷,如何稳步地推进地方机构改革,避免再次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是当前社会各界所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就此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政府机构屡次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研究邓小平的政府机构改革思想,不仅是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创立学习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为精简政府机构探求指南和谋略。政府机构改革是一项艰巨的政治工程,精简政府机构必须进行以政府职能转换为前提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拉开了我国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序幕。人们无不对之寄予厚望。然而,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机构改革不难看到,我国的机构改革始终没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对这一“怪圈现象”进行研究,对于走出怪圈,重塑政府理想的行政模式,实现机构改革的新突破,无疑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精简—膨胀的“怪圈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进行过三次机构改革。第一次机构改革是在1982年至1983年。1982年3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报告》,提出了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总体方案。这次机构  相似文献   

8.
党的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拉开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序幕,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其实,政府机构改革并非新话题,建国以来我国已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仅大的改革就有六次。但历次改革收效甚微,始终没有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为什么没有走出这一怪圈?如何才能走出怪圈?正是本文所要论及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是行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提高效率,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开放以来共进行过三次精简机构,前两次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并没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这个更高的背景下予以认识。但在目前条件下,精简机构能否达到目标,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转变观念。不转变观念,就不能正确地界定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就不能界定政府行政权的有效管理范围,也就无法走出机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圈。一在转变观念方面,以下问题值得注意:1.…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当前,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需要,各级党政机关的机构改革已全面展开。以往我们也曾进行过多次机构改革,但每次改革过后都出现了新的膨胀,机构人员越减越多,形成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这次机构改革会不会重走这条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的历次机构改革始终未能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1998年开始的新一轮机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为了避免“反弹”,防止重蹈机构膨胀覆辙,必须对机构膨胀的原因作深入分析。一、计划经济体制是机构膨胀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政府为建立和完善行政体制,建立高效灵活的党政机构,先后进行过多次机构改革。然而,以往的历次机构改革收效都不大。究其原因,是计划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历次机构改革始终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历史怪圈,除了缺乏科学的研究、缺乏改革的配套措施等原因外,干部在机构改革、人员分流中存在的心理障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干部下岗心理障碍的成因干部下岗普遍具有一般工人不...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先后进行了几次大的机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成效甚微,依旧没有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长期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的现象已严重地阻碍了我国改革的深入,必须来一次真正地深刻地革命,这次全国九届一次人大会上提出了由国务院带头进行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启动。这是深得民心、党心的举措。  相似文献   

14.
在去年的“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到“黄宗羲定律”。“黄宗羲定律”揭示了我国历史上税费改革终究难逃恶性循环的境况,可这种恶性循环的怪圈又何止于此,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的四次政府机构精简也陷入到了这种怪圈之中,分别于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展开的四次政府机构精简,都无一例外地重蹈着“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覆辙。我国1979年在编机关干部为279万人,到1989年  相似文献   

15.
政府机构改革跳出“怪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机构改革要跳出膨胀--精简--膨胀的怪圈,需进一步开阔思路,拓展范围,在外围多做文章,把改革的着力点从单纯的精简机构转移到政府职能转变与大力推动市民社会的营建之二者相结合上.政府要从政策上大力扶持第三部门的发展,逐步改变"强政府、弱社会"的现象,同时必须遏制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九届人大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方案,新一轮的机构改革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全国人民期冀着这场机构改革的成功。然而,在这种期冀中也包含着忧虑:即这次机构改革能不能走出精简——膨胀的怪圈呢?在共和国不到50年的历史上,平均是每5年就要搞一次机构改革(除文化大革命10年),而每一次机构精简之后,很快就出现了一个急剧膨胀的高峰期。所以,对于此次机构改革,人们自然也要提出是否会再膨胀的疑问。其实,口答机构改革会不会出现进行大规模的精简之后又面临着膨胀的问题,需要考察机构改革的目标,如果机构改革仅仅停留在机构和人员…  相似文献   

17.
1998年 3月 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这里举行。国务院总理李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国人民表达了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决心。第二天,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向大会就国务院提请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作说明。在 10日的大会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以 97 8%的高票获得通过。新一轮机构改革开始了。人们充满了喜悦,也充满着疑虑。新一轮机构改革能否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历史会告诉人们 !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在数次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后,一些政府机构仍然难以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4月9日,在"2008中国改革论坛"上,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接受采访时直言:"大部制改革,不简政就难以取得精兵的效果。"他说,机构调整在职能只增不减的情况下,只会重蹈机构臃肿的覆辙。  相似文献   

19.
行政改革与行政范式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第四次政府机构改革。①人们一方面对这场刚刚开始的改革的规模和气势表示赞佩,另一方面则对它能否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表示关注。精简国家机构是当代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我国,为把政府的自身建设提高到更加适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水平,邓小平在启动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时就指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当然,这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这场革命不搞,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②虽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机关、事业单位人数持续膨胀现象非常严重,这与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很不合拍,也给正在深入进行的机构改革敲响了警钟:机构改革有再度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怪圈的危险。打好机构改革这一攻坚仗,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能否顺利建立的关键,对此我们应有深刻的认识。本文拟从利益驱动、人员分流、职能配置和编制立法四个方面,探讨困扰我国机构改革顺利进行的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