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代"青年的生活轨迹与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世代”指出生于七八十年代、以独生子女为主的青年。他们与市场经济同步成长,行为时尚化,价值观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作为跨世纪的“新世代”青年,其生活轨迹具有以下特征: 生活逻辑:“我就是我”──“新世代” 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自懂事起,就生活在一切靠自己奋斗的社会。与历代青年相比,他们摆脱了传统思想与旧体制的束缚,没有铁饭碗的保障与福利制度的安乐。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他们承受着谋生的风险与压力。同时,他们也获得了更多的独立自主的机会和发展自身实力空间。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与…  相似文献   

2.
安乐 《台声》2007,(6):88-91
台湾新世代艺术家们在面对这样一个不确定的年代,似乎本能地变得非常地自觉,自觉到个体和他者、历史和社会等诸关系的角力。这种创作主体的高度自觉已从”艺术是什么”的本质论思维转变到“艺术可以是什么”的认识论思维。  相似文献   

3.
在重写台湾文学史/诗史的文化诉求中,作为新世代著名诗人和理论家的林耀德和杨宗翰,不仅以其创新的诗歌文本标举了新世代精神,而且以其深刻的理论阐述挑战了既成的文学史/涛史秩序和建构,表现出鲜明的现代性追求。林耀德和杨宗翰关于台湾现(当)代“涛史”的论述在体例、分期、史观上存在某些差异性:在林耀德那里,“世代交替”和新世代论述是他重写文学史/涛史的两个支点;而在杨宗翰那里,世代更替已经不再是个问题,因此他更侧重于文学史/诗史的深度思考和实际操作层面。然而,在现代性精神指向上他们却具有惊人的一致性,那就是颠覆,然后重构。  相似文献   

4.
正4月29日,山东省淄博市台办、市文化艺术交流联谊会、台湾艺术学会在台北张荣发文教基金会会展中心共同举办"两岸名家艺术联展"。淄博交流团团长徐培栋、台湾艺术学会理事长张克齐在开幕式上致辞。淄博市文化艺术交流联谊会会长赵长刚与台湾艺术学会理事长张克齐签署了合作协议。95岁高龄的台湾艺术大师李奇茂出席仪式并书写了"两岸一家亲"书法作品表示祝贺。淄台两  相似文献   

5.
台湾新世代女诗人零雨的后现代诗歌写作,极富“知性”与“理性”以及由此而来的“反抒情”、“反历史”等审美特征。具体表现为对历史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尖锐质疑,对主体丧失后的悲情进行形象观照,对权力话语的深度解构,表现日常生活的庸常性和凡俗性。从而在后现代的文化版图上,展现了人类生存的悲凉处境。  相似文献   

6.
由海上山文教推广协会出资承办,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中国国家画院教育培训中心、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台湾艺术教育学会与香港现代水翠画协会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少年儿童水墨画大展”于2008年5月2日至12日在上海隆重举行。参加这次展览的小画家,除了大陆地区外,还有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区,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7.
陈筠 《两岸关系》2009,(1):40-41
2008年,两岸关系出现了历史性转机,在“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形势下,深植于两岸同胞心间的中华文化精髓得以顺畅传递与弘扬,进一步的文化交流自然必不可少。2009年到来前夕,大陆著名作家王蒙、台湾艺术大学校长黄光男、大陆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与台湾著名政论家南方朔这四位两岸文化名人,作为主讲嘉宾,与参加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上百名代表一起,共聚黄浦江畔,举行了一场“文化沙龙”,开怀畅谈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8.
王莲 《求索》2007,(5):220-223
本文追溯日据时期台湾艺术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并以大量的史实雄辩地证明了台湾艺术与大陆艺术同根同源的关系。尽管日本殖民者对台湾侵略和同化有50年之久,但却始终不能改变其中华文化之本质,反映了台湾人民捍卫民族艺术与殖民统治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表现了台湾人民爱国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若容 《两岸关系》2003,(4):35-37
岛内媒体《星报》将18岁 到30岁的年轻人称为 “F世代”,即他们是一群“主张自由(FREEDOM)、怀抱梦想(FANTASY)、放眼未来(FUTURE)、充满趣味(FUN)”的新世代年轻人。 没有包袱、不讲教条的F世代年轻人是如何消费的呢?  相似文献   

10.
陈锦堂 《台声》2002,(1):37-38
我作为交流团的一名成员,首次回到了情牵梦萦的故乡宝岛。应台湾威景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邀请,由全国台联主办的漳州布袋木偶戏赴台文化交流团一行8人,于2001年8月13日抵达台湾,进行为期10天的文化交流演出活动,分别在台北市台湾艺术教育馆、台北县汐止东山国小、台北县永和市公园、新竹县文化中心、台中县文化中心、台中市中兴堂、新竹市文化中心等地共演出7场。演出节目有“大名府”、“雷万春打虎”、“卖马闹府”等。这些节目是剧团历次出访的保留剧目,深受国际友人的赞赏,其中“大名府”与“雷万春打虎”曾获国际金…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1,(6):49-49
国民两党重视首投族,并不是今年特有的现象。事实上,早在陈水扁竞选台北市长的时候,他的“有梦最美,希望相随”,就足号召新世代的典型文宣。  相似文献   

12.
新千年元旦前夕,我应邀参加了在台湾举行的“两岸小戏大展暨学术会议”。山西应邀参加这次活动的还有一个由七人组成的太谷秧歌演出团。这次活动内容丰富,规模盛大,影响深远,给我留下十分难忘的印象。“两岸小戏大展暨学术会议”于2000年12月8日至16日,共进行了九天。主办单位是台湾传统艺术中心筹备处,承办单位是台湾戏曲专科学校、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台湾艺术教育馆和彰化县文化局。这次活动分小戏展演和学术研讨两大部分。这两项活动有分有合,结合进行。小戏展演方面,邀请了九个小戏剧团组台演出。其中大陆五个团,台湾四个…  相似文献   

13.
张波 《重庆行政》2017,(4):79-80
<正>在管理上,我们对一代一代人都习惯标签化,例如60后、70后、80后……,90后和00后则被称为"新世代"。新世代所具有的特点和个性禀赋必将深刻影响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就公务员管理而言,新世代公务员的管理问题既是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也是对未来公务员管理的探索。当下,公务员流失较为严重,尤以基层公务员居多,且80后占较大比例,这也给管理者如何关注和改进公务员管理带来了很多思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林燿德和施蛰存开启的台湾都市文学与海派文学的对话为契机,探讨海峡两岸都市文学的隔海传承与变异。30年代上海新感觉派将都市文化的殖民地摩登属性推向顶峰;40年代的海派作家还原出一个琐碎的市民都市空间;台湾新世代作家则塑造了一个集民间、私我和异彩文化等诸多因子交汇的都市场域,包容了更大的阐释空间。这些都市书写都以“感觉”为媒介,借鉴蒙太奇手段刻意颠覆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人物性格的完整性,对欲望书写异乎寻常的关注,在小说的审美形态、叙述角度、结构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表现出特有的创新度和开放度。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6)
正3月5日,"台湾长流美术馆百年华人绘画展系列·当代名家邀请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幕。展览由山东美术馆、台湾长流美术馆、台湾艺术大学协同主办,以台湾作者为主,共展出台湾、香港等地艺术家作品70件。展览将持续至3月18日。山东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刘敏、台湾文化界知名人士林金田、台湾艺术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林进忠、台湾长流美术  相似文献   

16.
世代政治理论认为社会变迁所形成的"成长环境、社会经验、意识形态、生活价值、政策诉求"等世代差异对新世代的政治取向、政党认同和投票行为具有直接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作为台湾主要政党的中国国民党面对政治社会转型的时代潮流以及来自民进党选战的压力,不断推动政党组织形态与运作机制革新,尝试转变其原有政治动员模式与社会联系方式,其与新世代互动的思维方式与行动逻辑亦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客观上取得了一定效果,也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玩梗是网络新世代自我意识的呈现和表达,是一定时期或特定场景社会大众心理状态的折射和群体情绪的流露,也是青年群体解读并再造文化的新景观。“梗”的可玩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自身表达的多义性,当玩梗不再追求意义的准确,而是寻求情感的共鸣时,群体认同的快感也带来了排他性,并逐渐发展为一种“表达失语症”和价值观的消解,所以,应当警惕玩梗所带来的传播迷思、娱乐至死和价值取向偏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统一战线》2014,(3):38-40
2013年11月19日,台北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国际展览厅内鲜花簇拥、红飞翠舞,来自陕西和台湾的各界人士济济一堂,共庆首届“西安·台北书画名家交流展”隆重开幕。西安书画艺术名家和台北的书画艺术界同仁以中华书画艺术之名,用一幅幅描绘祖国俊秀河山的书画作品把大陆故乡的气息带到台湾。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以及江宜桦、王金平等台湾政要发来贺电.送来花篮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9.
台声 《台声》2006,(2):73-74
“你今天kuso了没?”这是台湾很多20岁上下的年轻人打招?的方式。“Kuso”词意源自日本,本来指“可恶”、或“粪、屎”等不雅的意思。流传到台湾却颠覆了原意,年轻人引申为“搞笑、无厘头”,打着“kuso”旗帜,自拍照片、影音耍宝比怪,再借由网络流传,刺激网民点阅率,拉抬知名度。霎时掀起台湾一股“kuso”文化旋风,席卷七、八年级(即八、九十年代出世)的新生代。你觉得无聊吗?他们偏偏自得其乐。厂商为争取新世代认同纷以“kuso”风格拍广告,更有许多“kuso”族,因勇于表现而赢得工作机会。“无厘头”的搞怪风潮发酵成创意能量,蔚然形成台…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7,(12)
<正>5月26日晚,第四届两岸大学生影像联展暨凤凰花季毕业影展在厦门大学开幕。来自海峡两岸高校的师生交流影视经验,共话影像魅力。来自厦门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艺术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的四部影片,作为影像联展首映式展播。本届影展汇集了40所高校的198部作品,其中57部作品脱颖而出,入选本次影展展映作品,66部作品入围影展联播单元,台湾艺术大学共有4部影视作品参加此次影展。历届影展入围作品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