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青冰 《半月谈》2022,(1):68-69
最近一段时间,以“废话文学”“发疯文学”为代表的“野生文学”在互联网中掀起阵阵玩梗狂欢。这些“文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而是一驻网友热衷玩弄的文字游戏。他们运用各种手法和修辞造梗,表达情绪,营造氛围。改变会话逻辑,营造特别效果“每过去60秒钟就失去了一分钟”“这个西红柿有一股番茄味”“周五是星期几?”通过语义重复、明知故问等方式,“废话文学”以“无意义”“无信息”出圈,一改正常会话逻辑,制造出一种轻松、幽默的反差感。  相似文献   

2.
周静 《人民论坛》2014,(3):37-39
当前,网络政治参与出现了“群体极化”、“民主哄客”和意见领袖被吹捧、“网络水军”泛滥和“人肉搜索”等现象.文章在深入分析产生上述非理性表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要畅通和拓宽网民利益表达渠道、加强网络立法、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等措施加以规制,使网络政治参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姚俊  张丽 《青年探索》2004,(2):31-35
随着“网络社会”的日益到来,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也由传统的真实社会化模式向虚拟社会化模式转变,网络同辈群体正是这一转变过程中的产物,成为影响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崭新因素。本文在指出网络同辈群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它给青少年社会化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崔建华 《人大研究》2005,(11):36-37
2005年7月14日《南方周末》何斗先生《期待中国“立法文化”新变》一文,对近年立法公开化、民主化所带来的一些利益群体积极主动地影响立法决策的现象寄予了很高的期待:“各个利益群体对立法的积极游说和诉求的充分表达,自会有利于形成平衡和兼顾各方利益的良法。”此说,想来不会有人反对。立法、决策的公开化、民主化以及利益群体的积极游说是一种进步,应该不断加以推进。不过在赞赏和期许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是,在公民社会发育不充分、社会表达和反应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靠“各个利益群体对立法的积极游说和诉求的充分表达”,是否真的…  相似文献   

5.
李燕  孙颖 《电子政务》2012,(7):51-56
首先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中网民正义感的表达存在理智性与非理智性并存的特点,因此,研究群体极化现象不仅与培育网民社会正义感息息相关,也可为进行相关调控、避免群体极化负效应提供有益指导。研究表明,网络群体极化容易产生网民正义感的缺失,并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生成机制和网络群体极化事件中网民社会正义感的培育两个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基于青年群体独有特征,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日渐成熟的基础上,以微博、微信等青年使用频率较高的社交媒体为代表,形成了"青年网络流行语"。青年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单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青年群体话语表达的迫切需求,也是语言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青年网络流行语是青年寻求自身身份和文化认同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青年用这一群体特有的方式表达对社会不满及进行抗争的话语表达途径,从很大程度上展现出了青年的社会境遇、社会心理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7.
郭清秀 《人民论坛》2023,(22):107-109
当代青年被认为是网络社会的原住民,相较于其他群体,其更容易受网络的影响。近年来,青年“摸鱼”行为引发了大众持续关注与讨论。个别青年“摸鱼”是欲达而不求速、从众的比较、“反卷”的表达等社会心态的反映,源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思政课参与不足以及错误义利观误导等因素。个别青年陷入“摸鱼”误区,既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整体环境因素。助力青年走出“摸鱼”泥淖,需要国家、学校、家庭等多方合力。  相似文献   

8.
手机网络为我们构筑了四通八达的信息社会,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在我们享受手机网络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遭受着手机网络的“侵蚀”和“腐败”,尤其是青少年一代,更是深受其害。手机网络诈骗、色情网站传播、垃圾信息等等,为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字画收藏其乐无穷,并且上瘾。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繁荣,国泰民安,带来收藏盛世。中央台的“鉴宝”栏目火了,天津台的“艺品藏拍”版块紧随其后,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近几年,收藏界的队伍正成几何状翻倍增长。玩玉、玩瓷器、玩古家具等收藏古玩的人日益增多,但要说队伍最大的应该是玩字画的。字画收藏是收藏界规模最大的是不争的事实。它不仅修身养性、益寿延年,而且陶冶情操、怡然性情。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时代必然带来文学和文化的“同质化”和“异质化”之间的对立和互动.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中,边缘群体往往由于受制于西方主流群体的霸权意识而处于被动的境地,文化身份也在思想偏见的作用下被“妖魔化”,逐渐失去本土特色.文学伦理批评在伦理层面促进精神互通性来实现文化的交互性,为边缘群体身份的重新认同和建构指明“去妖魔化”的路径,并将文学研究推向一种对人文精神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1.
李尔平  甘日栋 《传承》2012,(15):42-43
网络作为社会舆论的“传播器”和“放大器”,在给信息交流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传播“插上了翅膀”。只有高度重视并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善于占领网络信息传播的制高点,不断提高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才能维护社会稳定、政治安全和人心安定。  相似文献   

12.
网络趣缘群体与青少年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趣缘群体是网络上最多的群体群,它是人际趣缘关系在网络领域的表达。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群体,它具有社会化功能、情感功能、教育功能等社会功能。青少年结成或参与的网络趣缘群体,具有初级群体的性质和作用,对青少年的发展造成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青年学生逐步成为两岸交流的主要力量,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发现,大陆“交换生”群体在台交流期间,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社会交往网络,“交换生”面对新的环境,开始接触台湾青年群体,使用当地的沟通工具,参与当地社会活动,这充分体现出大陆青年在台具有较强的“在地”适应性.但是,研究也发现,“交换生”群体在交流中呈现出相对封闭的交往网络,由于交流环境的限制,心理的群体认同与融合也有待进一步构建.因此,有必要推动建立两岸青年交流的持续化交往机制.  相似文献   

14.
谈文娟 《人民论坛》2010,(12):138-139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犯罪,而在这些网络犯罪中,大学生属于一个比较敏感的群体。大学生网络犯罪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恶劣影响,同时也是我国人才培养上的一大阻碍,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网络犯罪中的犯罪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瑶 《群众》2001,(12)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网络,网络也越来越深刻地介入人们的生活。网络在给我们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全球信息一体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信息安全即是全世界所有国家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网络社会难题之一:信息安全信息高速公路与现实高速公路一样,存在着“交通事故”与“交通安全问题”。臭虫、病毒、黑客等是网络可怕的敌人。CIH病毒的爆发可  相似文献   

16.
本访谈研究通过探究青年对于网络政治段子的认知与态度,归纳网络政治段子青年关注群体的基本特征,分析网络政治段子的传播对其社会认知、政治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发现,青年作为网络政治段子的最重要受众群体,网络政治段子传播已成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新形式;在对待各种网络政治段子的态度上,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其娱乐性,享受背后的社会民主氛围,并期望就此表达自己的各种政治观念和需求;网络政治段子对青年群体的政治影响力,特别是负面影响是极其有限的;加强民主化建设,保障青年的言论自由的同时对网络政治段子加以引导,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当代青年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魏银 《青年探索》2012,(5):79-84
近两年,国内出现了一个“以租为乐,不求拥有,但求享用”的都市青年群体——“哈租族”。笔者将研究视角锁定在“租生活”的行为主体“哈租族”上,从青年群体和青年消费文化的视角出发,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辅之以深度访谈法和观察法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深入研究得出:物价高涨、青年创新能力强、网络等租赁渠道畅通是“哈租族”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指出了“哈租”也是一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网民的“众声喧哗”使得传统的政府把握舆论导向、引导公众舆论的格局被打破,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开始得到充分表达,并受到更多关注。面对汹涌的网络舆论,政府和官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话语权优势,有效利用博客、论坛、微博等网络传播方式,努力成为网络意见领袖,促进官民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互动,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男女大学生网络使用基本信息表明,性别间“数字鸿沟”依然存在。比较男女大学生互联网浏览信息偏好、网络服务、功能偏好发现,男生偏好“体育信息”、“军事信息”和“计算机软硬件信息”,女生偏好“休闲娱乐信息”和“生活服务信息”;男生的标识是网络游戏,女生则为聊天和购物。从网络心理情绪、社会信任和网络表达考量,互联网给男生带来的正能量和负能量都超过女生,网络对男生的影响更为深刻,男生网络失范行为明显高于女生。因此,试图利用互联网平台塑造真正平等的男女文化,隐藏着忽视“自然-社会-文化”背景的话语陷阱。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网络为媒介的社会交往成为青年群体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异地恋情侣网络交往过程的质性研究呈现其交往的感性化特质,即网络交往语言亲密化,网络交往拉近心理距离,延续传统社会交往规范。网络是中国异地恋青年维系和发展亲密关系的新空间,青年通过网络空间产生比网下空间更为亲密的“文恋”的感性交往形态。网络也是青年延续传统社会交往规范进行感性交往的新空间,青年通过“交心”“心近”等交往模式维系和发展异地恋爱关系。分辨并适应网络空间中的感性交往和理性交往是未来值得关注的青年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