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离开对国际因素的分析就无法真正解读韩国的民主化过程,影响韩国民主化的国际因素中美国因素首当其冲。在美军占领下走上资本主义民主道路的韩国,其民主化直接受到美国对韩政策和东亚政策的影响。冷战期间,美国的民主扩散政策和反共政策同时对韩国的民主化产生作用,使韩国民主化在反复中前进。后冷战时期,美国抛弃反共政策,韩国民主化开始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革命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着生产、贸易和金融活动的全球性流动。经济作用所导致的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及其相互巨大推动力.使各国间相互依赖性进一步加强.对国际政治的议事日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国际关系民主化议题在学术界与外交领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论。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但其实现道路又是曲折、复杂和漫长的。笔者试就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理想预期、现实问题及其实现途径展开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赵宗博 《理论月刊》2004,(8):120-123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与生产关系变革的必然选择。基于二者相辅相成与彼此制约的内在关系,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互动性,就成为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问题。明确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互动原理的实质,趋利避害,构建有助于实现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良性互动的国际经济政治体制,就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当代世界单极霸权主义、国际恐怖主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世界民主主义三大思潮与三股基本力量的互动与撞击,形成了新的战略格局和战略态势.如何避免国际冲突演变为剧烈的对抗,争取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古往今来的战略家们的思路无非是三条:帝国、霸权统治,革命、大同,和平共处、民主治理.广泛吸纳各种全球治理的合理因素,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的新民主治理是反对单极霸权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的战略选择.世界在不断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中走向和谐,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5.
国际多边机制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果说战后国际社会的组织化和集团化推动了国际多边机制的发展,那么经济国际化则是这一机制迅速发展的内部动力。国际多边机制作为国际关系的一种非国家主体,在战后国际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际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国际多边机制愈益成为调节国际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国际多边机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也随之增大。战后国际多边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战后,国际多边机制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战后初期以联合国的诞生为标…  相似文献   

6.
姚泽浩  陈忠玲 《理论月刊》2004,(10):104-105
美国推行人权外交由来已久,凭借其经济上的优势大肆干涉他国内政,影响着国际关系的格局。本文论述了自卡特政府以来冷战时期和后冷战时期历届美国政府在世界各地采取的人权外交的新动向、美国对中国的人权外交政策、影响美国人权外交政策发展的国际因素等问题,从历史、国际政治、国际法的角度分析其实质与非法性。  相似文献   

7.
张殿军 《桂海论丛》2009,25(6):17-22
冷战结束后,随着文化在国际关系中作用的日益凸显,国际社会围绕文化主权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博弈。文化冷战取代意识形态冷战成为和平与发展新时代国际社会的重要特征,它虽然是意识形态冷战在当今时代条件下的延续和变种,但却呈现出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文化冷战是美国文化霸权同世界多元文化主张者之间矛盾不断加剧的必然结果。它反映和体现的不仅仅是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较量,更是国际关系中文化权力与文化权利的斗争。  相似文献   

8.
《学习与实践》2003,(6):33-38
影响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因素郭隆隆 (上海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冷战结束后,世界“两化”(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出现了并行发展的势头。从冷战结束后的现实来看,二者之间有相互制约的一面,但相互促进仍是主要的一面。各国利益上的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国际安全环境中的敌友阵线已不再像冷战时期那样泾渭分明。这一特征为当代的政治多极化进程提供了  相似文献   

9.
杨丽娟 《理论月刊》2004,(12):10-12
世纪之交,江泽民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不仅具有重大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江泽民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的基本内涵,认为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是国际关系走向民主化的基本动力,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目标选择;并认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是这一重要思想指导下的杰作创造。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优先于政治和意识形态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导因素,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面对世界的变化、世界主要矛盾的转移,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新的、诸多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国际冲突是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理论和领域,长期以来被视为理解国际政治的核心问题而备受关注。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国际政治环境的重大改变,国际冲突现象呈现新的特征与形式,宏观因素导致大规模暴力冲突的可能性逐渐减小,各种层次的微观性诱因却不断增多,不过,总体上宏观与微观因素共同构成了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政治在多方面呈现出双重发展趋势:国际政治整体性与分散化趋势并存,国家间合作加强与竞争加剧趋势并存,国际政治民主化与霸权主义趋势并存。面对这种趋势,必须努力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推动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体系;在对外交往中应注重把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研究出现了两种新的趋势:一是以研究政治和经济(国家和市场)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成为显学;二是研究层次从体系理论向单元层次转变.这种转变是提高理论解释力和适应国际关系实践变化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来源于对人类社会发展和当代国际秩序的清醒认识,既是对世界各国发出的倡议,也是对人类社会的美好希冀,必将进一步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法治化和合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在国际体中的角色定位及新形势下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国际秩序下如何谋求中国未来发展及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如何为世界和平与人类共同发展贡献力量等问题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其核心要义可概括为健全国际机制,增进包容互鉴,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恪守国际规则,坚持共同发展,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追求国际正义,着眼互惠共赢,推动国际关系合理化等三个方面,对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促进世界和平与人类共同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在全球范围产生了新一轮民族主义浪潮,伴随着新民族主义的兴盛,其对国际关系和国家对外政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力。本文运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考察后冷战时期日本新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并以体系层次、国家层次、社会层次为契入点,探讨日本新民族主义产生的外部环境和社会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民族主义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具有基本特征的回归是多层变量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产物,并且这一政治思潮将会影响日本的对外关系和东亚地区政治格局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冷战”的结束,打破了原有的中、美、苏“大三角”结构的国际格局;八十年代来到九十年代初,苏联东欧国家的剧变,又使国际社会似乎出现了美国一家说了算的所谓“霸主政治时代”。但是,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就可以发现,虽然目前西方一些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所抬头,然而,政治民主化、格局多极化仍然是当今国际关系发展的主潮流,中国正在成为当今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在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中已经发挥巨大的作用。这一巨大作用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民族主义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徐万胜在《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撰文,分析了民族主义的历史演变过程,冷战后民族主义问题的突出及其原因之后,指出两极格局结束以后,意识形态对立与社会制度对立的因素急剧下降,民族主义成为影响当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国际政治进程中,民族主义既可以是国家统一的力量,也可能是国家解体的力量。民族国家数量大增,使国际政治在更大的程度上成为调整民族利益的过程;民族主义使国  相似文献   

19.
刘晓春 《前沿》2007,(5):194-195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世界,使当前国际关系呈现出民主化和多极化的趋势。但由于各国综合实力的不平衡,各国在国际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及单边主义、单极格局的存在仍是不争的事实,并已经成为国际关系民主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20.
朱虹 《新东方》2005,(10):56-60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其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只有通过联合国,才能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能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才能促进全人类的共同繁荣进步。联合国成立60年来,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独特的巨大贡献。冷战后的国际形势凸显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是雅尔塔体制基础上两极格局的产物,联合国制度的基本架构和运行模式基本反映了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的基本面貌以及人类对国际关系的总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特征的、不合理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