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论我国法治化之制约因素及其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治化的关键和难点在于提高公众的法治意识。法治意识的增强并非易事,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为社会公众的重伦理轻法治、重权力轻权利、重法律制度轻法治精神。法律至上观念、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乃法治意识的基本范畴。塑造法治意识的举措主要有:弱化并逐渐消除关系意识;培植公众法的权利保障观念;强化执法;强化监督,提高领导干部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2.
依法行政是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重要步骤。我国在建设法治政府过程中,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建设法治政府,应当紧紧围绕约束规范公权力这一主题,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严格规范文明执法,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建立多元化的畅通的法律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3.
实现政府行为法治化是行政改革所应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政府面临的一项必须要解决好的现实课题。因此,研究政府行为法治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行为是政府机关及其公务人员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行政行为。政府行为法治化就是将政府行为纳入法治化轨道,政府作为或不作为必须依据法律,其行为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行为过程合乎法定程序,一切政府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使这种责任法律化。政府行为法治化的实现要有一个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必须具备一系列必要的主客观条件。1、摒弃人治行政观念,树立…  相似文献   

4.
“政府推进型”法治道路是相对于“自然演进型”法治道路而言的一种法治模式。中国选择走“政府推进型”的法治道路,是一种历史和现实的客观选择。它具有许多优长之处,但在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矛盾和潜在危险。中国今后的法治实践需要着力思考和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一步强化“政府”权威,依法加强对“政府”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最终实现“政府权力”及其监督“政府权力”的法治化和民主化;二是大力培植社会的和民间的法治资源,推动中国社会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我国法治化进程正全面推进,全民的法治意识也在逐步提高,但屡被媒体曝光的公安执法问题却与之背道而驰。法律与执法权力的本末错位,人治与法治的持久对峙,使作为政府和法律行为的执法行为的公正性受到了怀疑。以服务人民,保一方平安为己任的公安机关的执法问题亦不容忽视,拙文探析了执法失范现象的特点和赖以滋蔓的社会根源,并探讨性地提出了执法法治化的诊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执法的内在悖论与消解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性执法是法律实施过程中为追求实质正义而采取的补充性方式,是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应有体现.选择性执法基于对灵活性、成本低和实质正义的追求而具有法治合理性,但又会违背法治的普遍性、连续性等基本要求,破坏人们对法治的信仰,因而形成了一种内在悖论.要化解选择性执法对法治带来的消极影响,必须首先树立政府的法治理念,强调法治背景下...  相似文献   

7.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法治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公安机关及其广大民警必须改变传统的权大于法、以言代法、重小团体利益轻国家利益、重实体轻程序的思维方式 ,培养法律至上、依法办事、实事求是、公正公开的现代法治精神。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 ,在立法上体现权为民所用 ,在执法程序上体现为民利民便民 ,在责任上体现对人民负责 ,从而实现从传统人治型向现代法治型转变。  相似文献   

8.
法治政府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治政府是指政府机构的设立与运作、包括行政立法和决策在内的政府整体行为与个体执法行为都是合法化、合理化、规范化的政府。提出这一概念是对法治国家概念的集中回应 ,使人们更全面、更准确地认知和把握易引起误解的依法行政之真谛。建设法治政府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特殊意义。始终坚持全方位贯彻法律优先原则和创建政府行为法治化监控机制是现时建设法治政府之关键  相似文献   

9.
我国行政决策的法治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是新时期我国行政决策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其中行政决策法治化是法治政府的本质内涵,是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保障。根据《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定的我国行政决策机制的总体框架和我国当前行政决策机制改革的法律保障现状,我国要实现行政决策法治化的目标.就必须完善行政组织法律制度和行政决策的监督制度;同时,健全行政决策程序规则、民主参与行政决策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政府决策失误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10.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的实施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严格执法就是法律的具体实施.严格执法,政府依法行政是关键、是基础,要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行使职权.严格执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具体要求和具体体现.因此,理解和实践严格执法,最终实现严格执法,应做到立法良好,执法能力、职业伦理及社会支持的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1.
在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治理基本方略背景下所建设的服务型政府,必然是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与法律问题密不可分,如影随形,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法律问题,加大法治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2.
“:审计风暴”刮过之后,在震惊之余,我们也做了许多思考,认为之所以会不断发生如此之大、如此之多的问题,关键在于一些政府官员和部门负责人没有法治观念,没有责任意识,执政不为民而为已。因此,审计风暴”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就是要进一步完善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3.
责任政府建设的行政法治途径及其政治生态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责任政府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目标。建设责任政府必须纳入行政法治的框架,通过完善明确政府责任的法律和制度,建立政府内外的控制机制,使政府成为真正为人民而存在的政府。同时,必须注重与责任政府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以及责任行政、法治行政文化等政府生态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掌舵型政府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虽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仍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掌舵型政府作为一种全新的改革思维、政府理念 ,可为我国当前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内容的行政改革提供诸多启示。只有将政府职能的内容和目标明确定位 ,我国的政府职能转变才能适应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特别是加入WTO以后的新形势、新情况要求 ,顺利推进 ,真正到位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政府法治建设成绩显著,并在逐步向良性化方向发展。由于我国依法行政的提出到实践时间还不长,政府法治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与依法行政的原则和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行政法治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制度上都面临着挑战。当前政府法治建设亟待从转变观念、健全行政法制、调整和规范政府结构和权限、加强行政程序法制建设、创新行政执法机制体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活动及强化行政监督等方面针对性的予以突破。  相似文献   

16.
论警察执法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警察执法活动中存在的违法乱纪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焦点,而建立和完善警察执法监督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从我国现行警察执法监督机制的特点入手,剖析了目前警察执法监督机制存在的重大缺陷,总结了新的历史时期对警察执法监督机制的要求,最终提出了建立、健全警察执法监督机制的一些可行性措施,以求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警察执法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涉及商业秘密的政府信息是法定的公开例外种类之一。与涉及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属于强制例外不同,涉及商业秘密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具有部分自由裁量权。然而,由于缺乏对“商业秘密”、“公共利益”等要件的界定,同时也没有明确行政机关对此类政府信息的审查程序,因此,在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有必要对政府信息公开语境下的商业秘密界定、公开程序的操作设想以及此类信息中的可分割性原则的适用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世界上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其政府采购立法的成功经验对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不太完善的我国来说 ,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对美国政府采购立法的基本原则、特点作出了阐述以及对我国政府采购立法的借鉴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法社会学把法看作一种社会现象,是以社会为依托、为环境的,认为对法律的理解和探究不能脱离社会。在影响法律发展的社会诸要素之中,文化的作用在学者们的眼里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是法的社会基础。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现代文化走的是一条以自身文化为本体,兼容其它各种文化之优长的发展道路。进行现代化政府的人事法制建设必须在中国现代化文化语境下,吸取中国自有的尚道德、从严法和重人事管理的文明成果,吸取西方的民主精神、责任至上和程序正义等文明成果,进一步推进中国现代化政府人事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20.
论法治警务     
警务是法治的贯彻,警务的运行必须务实地体现法治的精神。正当性是法治警务活动的灵魂。法治警务首先要求平衡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界限。大幅度地公开事实性理由,执法的商谈性体现于个案之中,尽力减少强制性依赖,是法治警务的现代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