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刑事诉讼中侦查主体实施技术性侦查将大量运用科学证据。对科学证据之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是与刑事诉讼发展潮流相适应。科学证据是指其发现、收集、固定和揭示符合现代科学标准且对案件事实有证明意义的物质载体。科学性、多元性和依赖性是科学证据的特点。科学证据应当定位为新的证据分类形式。  相似文献   

2.
"科学证据"并不一定科学,因此审查经科技手段取得的证据应当有明确、科学的标准.标准的确定着重解决证据本身所使用的科学方法和应用证据解决具体问题所使用的科学方法或程序.而制定我国判断证据科学的标准时,应以波普尔"证伪说"为理论基础,吸收DAUBERT具体标准的优点,克服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科学鉴定证据在现代诉讼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科学鉴定证据专家不是科学的法官,法官裁决也不是科学鉴定证据的翻版。纵观两大法系,其科学鉴定证据制度的形成有不同的成因,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警示,如何合理地引进、吸收和构建,不仅是一种技术或者事实问题,也涉及到价值判断问题。  相似文献   

4.
测谎技术的“准科学属性”来源于其原理层面的经验科学属性,它和笔迹证据、精神病鏊定、催眠证据等其他经验型科学证据一样,具有强烈依赖检验主体的专业经验和主观判断的共同特征,这与实验型科学证据的可检验性特征显著不同。可利用数学中的概率来表达测谎结论的证据可能性,以此全面描述测谎技术影响其证据可能的构成因素。目前我国刑事诉讼中不具备接纳测谎结论成为证据的知识条件和法律条件,因而测谎技术的运用只能是一种低阶的“线索型”。  相似文献   

5.
我国证据种类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借鉴前苏联相关制度基础上建构的我国现行证据种类 ,并不具有科学合理性 ,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欠缺科学合理的证据种类划分标准。如何科学建构证据种类划分标准则是如何建构科学合理证据种类之关键所在。本文在科学建构证据种类划分标准基础上对我国证据种类予以重构。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关科学技术应用于刑事诉讼过程中必然会催生出不同种类的证据材料,进而对当前的证据体系造成冲击。对于科学证据的内涵需要从诉讼法与科学技术两个维度进行有机整合。科学证据是在诉讼过程中,应用具有规律性、相对稳定性、简单性的知识体系和认识方法以及由相关知识所生发出的工具,为追求和实现案件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所发现和认识的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科学证据的理论体系既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又包括自然科学,形成"哲学—科学与技术—诉讼法与证据法"的"倒金字塔结构",诉讼法和证据法则处于塔尖的位置。同时,科学证据应当以"需求—目的""概率—逻辑""经验—科学""有效性—可靠性"作为其分析框架。在科学证据应用于刑事诉讼过程方面,应当构建专家"相对降维"与法官"相对升维"的互动机制、科学证据的有效性标准和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科学证据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所获得的证据。其证据能力的采纳与一般证据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科学证据的采纳必须解决如下三大问题:相关性的认定、合法性的审查以及科学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作为法定证据之一的被告人口供,在办案中的审查判断和运用上却又颇费周折。关键是运用口供要能科学地运用传闻证据,补强证据等有关规则,从而对其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作出科学判断。  相似文献   

9.
检验报告是解决刑事案件专门性问题的科学证据。其与鉴定意见、专门性问题报告或专业人员推断结论等有着显著的区别。作为科学证据,检验报告具有证据能力的条件是具有刑事证据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且以检验报告的证据相关性为核心,判断检验报告的证明价值。检验报告应用于刑事诉讼中特别类型的专门性问题,检验报告的制作主体应具有科学共同体的专业资格,检验程序符合科学即特定的规范操作流程。检验报告具有明确的适用范围和证明对象,检验报告的技术标准应以国家或国际官方颁布的标准为准。指导性案例重申了检验报告作为刑事证据种类的实践价值。在大数据时代,检验报告应成为刑事证明理论和刑事司法实践可供选择的科学的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证据分类有助于正确使用证据,认定事实,并有利于为科学或教学的目的对证据进行分析。在苏维埃刑事诉讼中确认的证据分类有如下几种:(一) 定罪证据和反驳证据;(二)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三)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情况证据)。  相似文献   

11.
在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政府部门能否成功与媒体沟通、把握舆论导向已经成为决定突发事件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中,政府应该要掌握与媒体沟通的各种策略。主要体现为政府与媒体沟通中的信息掌控策略——主动提供;政府与媒体沟通中的信息处理策略——真实有效;政府与媒体沟通中的信息发布策略——及时渐进;政府与媒体沟通中的信息提供策略——口径一致;政府与媒体沟通中的信息表达策略——有人情味;政府与媒体沟通中的信息选择策略——勇于担当。  相似文献   

12.
英美刑法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犯罪有时并不需要行为只要特定事态就可以构成,受其影响,我国刑法学界也开始反思事态形式之一———持有的行为性质,主要形成三种观点,但都有混淆作为与不作为之嫌。事态也是行为,但既不是作为也不是不作为,更非独立于作为和不作为的第三行为形态,事态特别是持有通常是作为但也可以是不作为,两者都只是事态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会计语言是用标准化的商业语言解释五彩缤纷的经济世界,在全世界各地普及。领导者会计学架构研究从语言学视角,沿照语言架构和语言学习的认知方式,寻找一种领导者能快速认知会计语言的思路与方法。会计语言与一般语言一样,也包含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四个要素。会计语言语音同自然语言,词汇是会计要素,语法是法律、行政法规、准则,文字是会计凭证、账簿、财务报告。领导者是特定经济主体权利网络中的关键结点,是该主体得以高效运转的重要保障,所以领导者需要学会运用会计语言独辟蹊径探究、透视公司的财务报表。  相似文献   

14.
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在西方已经实施多年,在我国起步不久,这种制度的优越性显而易见,以学生为主体,学制、课程设置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突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现在各高职院校都在努力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然而这种制度与我国一直实行的学年制差异较大,教育部的相关措施也并未配套实施,在有些高职院校这一制度流于形式。本文从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施角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人类认知系统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什么是人类认知系统和研究人类认知系统的动机进行了介绍,并对较好的人类认知系统模型进行了归纳和比较,最后,指出了当前人类认知系统建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人类认知系统模型研究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对违法犯罪嫌疑人进行追缉,是警察常用的缉拿违法犯罪嫌疑人的措施之一,但是对警察追缉行为必须进行法律规制。现行法律规制警察追缉行为有四种方式,但规制警察追缉行为的法律存在疏漏、矛盾和不一致等问题,规制警察追缉行为的法律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对成本收益分析的争议,对规制成本、规制收益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并就其中影响规制成本和收益构成的主要因素作了重点分析;随后,对影响净收益的基线的选择,折旧率大小的确定进行了阐述。本文还介绍了一般均衡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在评估规制效应中的适用情况,并强调指出应高度关注规制动态性和激励性规制在规制效应分析中的作用。文章最后认为,应逐步引入成本—收益的规制分析理念,提高政府规制有效性;高度重视因成本收益不平衡分布引发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因规制引发的复杂性程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04起投毒案件分析,发现投毒杀人仍是投毒犯罪的一个主要目的;投毒案件既有一定的季节性也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所投毒物种类分布较广,但农药和鼠药占多数;所投毒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投毒位置、对象和手段有一定的选择性等规律。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进程中,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多的却是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集中反映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交往中所处的种种劣势一是人才竞争劣势;二是信息化严重滞后,即存在“数码鸿沟”;三是贸易条件恶化;四是在金融全球化中处于不利地位;五是民族产业面临巨大威胁;六是在国际经济组织中处于不利地位.面对这些劣势,发展中国家如何清醒地认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就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当前理论界所认为的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虽在价值决定中具有不同的意义,但在本质上二者具有同一性。二者之间是一种由抽象到具体,由一般到个别的关系。我们之所以对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区别分析并深入探讨其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目的不是将二者对立起来,而是想更加科学地去解释二者对价值决定的根本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