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矫正社会工作的实务探索与理论研究得以发展,主要集中于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理论视角、方法技术、实务领域、社会政策、发展模式、域外经验、本土实践八个方面。已有研究成果在数量、领域、模式、实践以及影响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研究成果质量、研究理论与实务整合、研究体系与框架健全、学科话语体系提升等方面的局限。未来矫正社会工作研究要不断壮大研究队伍和力量,提升服务实践的核心能力;促进理论与实务的整合,提升学科地位和话语权;顺应时代趋势、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情;整合提炼本土研究模式,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矫正社会工作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2.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回族社区建设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城市回族社区建设的需要,从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功能及工作方法和技术的分析入手,认为社会工作已经构成城市回族社区建设的新要素,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使城市回族社区建设获得更大的绩效。在此基础上就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回族社区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袁光亮 《前沿》2013,(20):115-11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发展本土社会工作,并发挥其积极作用.在我国发展社会工作,必须坚持中国特色,即明确本土社会工作概念,立足本土社会工作传统,整合本土社会工作文化,建构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创新本土社会工作模式.只有坚持以上发展思路,本土社会工作才能在我国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社会制度的融入是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机理。在新时代,随着我国的政策基调转向“共同富裕”,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政策制度势必会成为形塑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力量。社会工作与共同富裕之间具有一定的耦合性,可以将社会工作实践应用于促进共同富裕。但传统社会工作的“西方立场”以及具有的“去社会化”“实证化”倾向却无法回应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属性、宏观议题以及本土实践智慧。基于此,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型社会工作实践范式的建构,将有助于超越现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局限,进而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共同富裕型社会工作的实现路径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价值立场,以反身性实践为重要方法构建理论知识,以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为服务取向明晰介入特征,以制度融入为发展策略塑造实践内容。  相似文献   

5.
侯日云  黄力 《前沿》2011,(7):138-140
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战略构想,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社会福利制度,社会工作必须对此作出回应。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形势下,中国社会工作在学习和借鉴国际通行的专业价值观的同时,需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通过政府、社会工作教育者和实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来构建本土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体系。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工作的视角考察社区矫正工作实践中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具有增强矫正方法的技术性,增加科学化程度等重要作用。学界和决策者应探索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总结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社会工作职业化是与社会工作的伦理价值密切相关的.从历史发展进程看,社会工作职业的形成,受制于三个基本因素,即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伦理.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中的伦理价值体系问题是影响社会工作职业化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提出了"文化整合",重建有我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价值伦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袁光亮 《前沿》2011,(24):23-25,117
在我国推进社会建设,迫切需要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建设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但西方专业社会工作并不等于本土专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也不等于本土社会工作人才。能够积极推进我国社会建设的只能是本土专业社会工作,以及本土社会工作人才和本土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为了培育和发展本土社会工作人才和本土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必须重视专业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购买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陈军华  王雅玲 《人民论坛》2011,(11):166-167
通过对四川成都几个社区的实地抽样调查,发现成都新型社区社会工作介入服务质量的状况较之以前有显著提高。社区人员对社区社工介入的总体满意度较高。深化城市新型社区社会工作研究,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国情及社区实际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和方法体系,同时还需要培养一支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四川成都几个社区的实地抽样调查,发现成都新型社区社会工作介入服务质量的状况较之以前有显著提高。社区人员对社区社工介入的总体满意度较高。深化城市新型社区社会工作研究,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国情及社区实际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和方法体系,同时还需要培养一支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1.
何乃柱  王丽霞 《求索》2013,(10):229-231,85
专业社会工作作为舶来品,其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是一个文化互动与调适的过程。社会工作的个别化原则、中外社会文化体系的差异、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等使本土化成为必然。文章就如何处理专业社会工作与中国原生的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关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专业社会工作如何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农村发展中的新贫困与社区能力建设:社会工作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宁 《思想战线》2007,(1):20-26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用社区能力建设的模式尝试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发展;以内源发展能力缺失的新贫困范式,探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的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的贫困问题,帮助贫困社区解决深层次的发展问题,以克服一般发展理论和方法过于宏观的发展策略、过于注重技术和经济手段的干预而忽视人本身的改变和社区自身资源的利用带来的弊端,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方向,也是需要实践的行动领域。  相似文献   

13.
何历宇  罗婷婷 《前沿》2013,(12):51-53
本文通过追溯基督教慈善工作与现代社会工作的历史渊源,分析基督教伦理的博爱精神、救赎思想以及天职观念与现代社会工作专业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联系,旨在探讨基督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工作的关系及其对构建中国社会工作伦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赵平 《前沿》2013,(15):115-117
目前,社会工作本土化已成为国际社会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国内外学者针对这一议题做过不少的研究和探索,涉及价值观、文化适应、理论、实务操作等诸多视角的本土化.本文通过阐释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概念,疏理并总结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现有研究成果,就目前中外对社会工作本土化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做了比较,进而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差异和不足,最终对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路径做一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功能定位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莹 《求索》2007,(10):65-66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有助于社区矫正目标的确立,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是社区矫正工作目标确定与达成的重要保障,社会工作实施有助于提高社区的资源动员能力,建设一体化社区治安体系。社会工作者的制度化参与是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郭伟和 《思想战线》2011,37(4):42-44
在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作为一种专业慈善力量的社会工作,自身应该有怎样的定位与认识、理论何以有效指导实践及如何培养专业型的社会工作者,日益成为学术圈和社会各界关注的议题。2010年仲夏,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中华女子学院等高校的社会工作学人、实践者,齐聚广州市首届中国转型社会工作非正式论坛,就转型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论题展开激烈交锋。本刊特延请部分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维度阐述对转型社会工作的理解。期望本组笔谈中这些差异性或相似性的观点能够引起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界、实务界,包括NGO界对转型背景下社会工作的本质、使命、策略、角色定位等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的论争,以便正本清源并促进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与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和清 《思想战线》2011,37(4):38-39
在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作为一种专业慈善力量的社会工作,自身应该有怎样的定位与认识、理论何以有效指导实践及如何培养专业型的社会工作者,日益成为学术圈和社会各界关注的议题。2010年仲夏,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中华女子学院等高校的社会工作学人、实践者,齐聚广州市首届中国转型社会工作非正式论坛,就转型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论题展开激烈交锋。本刊特延请部分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维度阐述对转型社会工作的理解。期望本组笔谈中这些差异性或相似性的观点能够引起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界、实务界,包括NGO界对转型背景下社会工作的本质、使命、策略、角色定位等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的论争,以便正本清源并促进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转型时代的社会工作转型:一种理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健刚 《思想战线》2011,37(4):40-41
在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作为一种专业慈善力量的社会工作,自身应该有怎样的定位与认识、理论何以有效指导实践及如何培养专业型的社会工作者,日益成为学术圈和社会各界关注的议题。2010年仲夏,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中华女子学院等高校的社会工作学人、实践者,齐聚广州市首届中国转型社会工作非正式论坛,就转型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论题展开激烈交锋。本刊特延请部分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维度阐述对转型社会工作的理解。期望本组笔谈中这些差异性或相似性的观点能够引起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界、实务界,包括NGO界对转型背景下社会工作的本质、使命、策略、角色定位等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的论争,以便正本清源并促进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古学斌 《思想战线》2011,37(4):44-45
在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作为一种专业慈善力量的社会工作,自身应该有怎样的定位与认识、理论何以有效指导实践及如何培养专业型的社会工作者,日益成为学术圈和社会各界关注的议题。2010年仲夏,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中华女子学院等高校的社会工作学人、实践者,齐聚广州市首届中国转型社会工作非正式论坛,就转型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论题展开激烈交锋。本刊特延请部分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维度阐述对转型社会工作的理解。期望本组笔谈中这些差异性或相似性的观点能够引起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界、实务界,包括NGO界对转型背景下社会工作的本质、使命、策略、角色定位等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的论争,以便正本清源并促进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就社会工作而论,社会工作课程设计以及对课程设计的理论取向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和范式缺乏深入的反思和批判之研究倾向,严重制约了社会工作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借鉴最具有权威性的目标模式课程设计理论,能够克服社会工作课程设计研究的这两大不足,从而拓展社会工作课程设计的研究视野,以推动社会工作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发展.因此,在借鉴目标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对社会工作课程设计的利益主体及其价值观和利益取向维度进行了探讨,为社会工作课程设计研究及设计实践提供了一般宏观维度框架和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