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红增 《思想战线》2012,38(2):79-84
借助于"天琴文化"个案,结合民族志表达,从全球与地方、现代与传统的整合视角,可探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涵化、濡化等问题。创新以建构独立的、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体系,乃是民族文化传承、传播、永续的根本前提,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持有开放、坚守两个法宝。惟其如此,民族文化才可自觉繁衍、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2.
民族传统文化符号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受人口流动、社会变迁和现代文化产品同质化的影响,以人际传播和社区传播为核心的民族文化传播面临新挑战,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为民族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机遇。因此,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多元性、互动性、超时空性特征,创新传播路径与策略,激发民族传统文化活力,推动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3.
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化更重于保护和传承。《毕摩》舞蹈音乐的创作离不开彝族人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传播的"土坯"。与时俱进的现代舞台上,民族文化艺术这一颗璀璨的明珠,呼唤传承,期待创新。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才能更好地做到文化自信;只有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才能增强文化自信;只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才能传承与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与互联网的交织渗透与深度融合,国产电影市场呈现欣欣向荣、活力迸发的"青春"姿态,一大批新式魔幻大片应运而生。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华语魔幻电影,亟需承载民族优秀文化、关注中国社会现实、坚守本土文化立场、熔铸现代伦理价值、传播主流价值观,以跨文化姿态和工业化逻辑传达"中国经验",彰显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王桂娜  张丽萍 《前沿》2013,(7):189-191
民族文化的传播是尊重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读图"时代,将民族文化转变成特定的符号语言进行视觉传播是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开辟出来的一条创新道路。视觉传播也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如何更好地进行视觉传播,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本文结合"鄂尔多斯婚礼"个案,重在分析内蒙古民族文化的视觉传播策略,力图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7.
廖悦 《当代广西》2010,(12):53-53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文化跨国交流日趋兴盛: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多元化倾向,在为各国民族文化发展提供良好机遇的同时,也对各国民族文化的兴衰存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们认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策略选择是“正视、坚守、创新”。我们既要看到经济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影响是历史必然,又要看到在全球化面前坚守民族文化的个性是民族义化的生命所系,还要看到不断创新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力所在和走向世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基于对民族理想、价值取向、文明成果的内在尊崇与敬畏而形成的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这种积极的文化心态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与支撑。当前,我们要立足于现实问题,在认识和方向上把握关键,以话语体系构建、理论创新、教育培养与媒介传播为切入点,在新时代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全面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李婷婷 《人民论坛》2021,(5):153-155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对青年人的思想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思政教育创新必须要始终坚持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优良传统,提升思政教育有效性,培育出能够担当时代重任的有为青年。思政教育坚守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以正确的思想为引领,均衡文化创新与传承的关系,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当下,在思政教育中应加大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力度,继承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坚守信念、爱国尚德等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传统、当代、未来三个维度中实现创新发展。我们要将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对文化未来发展进行规划,以此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共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1.
品牌与消费者价值观共创,旨在实现民族品牌与全球消费者之间的价值观融合,开展价值观共创是中国品牌从弥合文化差异到坚守文化本真、从坚持品牌本位到真正尊重消费者、从单向传播到双向沟通的重要转变。对于中国品牌来说,率先引领价值观共创,将有助于塑造中国制造品牌以人为本、创新进取、开放包容的集体品格。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是具有民族特色,并与他国不同的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伦理思想为当代青年伦理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最本源的基础。但社会的快速前行催生了这一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逐步解体,社会转型发展使得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失去了相应的支撑与传承,并在多元的青年文化传播中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困扰,青年的发展要求与传统文化的伦理规范之间不断显现出摩擦和冲突。应该通过激活传统文化正效应来教育青年,创新传统文化新内涵来丰富青年,搭建传统文化高平台来提升青年,宣传传统文化崇礼治来规范青年。  相似文献   

13.
箐口村哈尼族蘑菇房的现代变迁,源于主流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亦有其自身原因,更与政府基于旅游发展动机推行的政策直接关联,但内中也参入了村民的主动性选择。村民的文化自觉,实现了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蘑菇房"中的移植、嫁接、创新与发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我们须重视文化自觉,珍视来自文化主体的声音,尊重民族群众的物质需求和精神诉求,从而在保护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与进入现代社会之间找到一条和谐共生之路。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下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要在传承传统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拓宽文化传播渠道、探索文化创新途径等方面着手,提升文化向心力、生产力、传播力与文化创造力。由此,我们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丰富传播样式和传播形态,以多样化的展示、多介质的推送,使文化传播"动"起来、"活"起来,以此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笃定民族自信。  相似文献   

15.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融为一体,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超越、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的繁荣兴盛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支撑。当前,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仍然面临主体确立、内容失宜、取向偏差等三重困境。破解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困境,要从创新主体、内容选择、取向纠偏三个维度入手,解决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关键性、核心性和基础性问题。要通过明确遴选标准、优化育人环境、多方搭建平台,破解主体确定、主体培养、主体坚守困境;通过强化根基建设、加强针对建构、化解深层矛盾,破解根基弱化、内容无效、内容冲突困境;通过统筹文化功能、回归文化本真、高扬唯物史观,破解功利、实用、尚古困境。破解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这些困境,是为进一步增强传统文化自信、凝聚中国自信、助力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基础性保障,为促进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体化发展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传统手工艺是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结晶.民族传统手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除具有自身特点外还吴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特点.由于现代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变化等原因,传统手工艺等民族文化的生存与传承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必须树立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意识,明确保护和开发的范围,加强立法保护与发展创新,采取生态博物馆式的保护,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学视角探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保玉 《前沿》2010,(18):168-170
从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性总结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体育全球化影响下的生存状态,构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生存的总体思路:(1)“内强化”素质;(2)“外传播”塑造形象;总结出通过努力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价值、现代价值,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力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甘安顺 《桂海论丛》2002,18(6):77-79
广西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 ,要把重视点的建设与重视线的规划和面的贯通相结合 ,改善广西民族文化景观资源发挥优势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 ;要把坚持民族特色和流行时尚相结合 ,焕发广西民族文化风情资源的勃勃生机 ;要把重民族传统与重现代创新精神相结合 ,发挥广西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优势 ,才能实现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 ,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  相似文献   

20.
李少多 《理论月刊》2023,(1):103-1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转化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青年文化作为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转化的新视角恰逢其时。这既源于青年群体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中坚力量,又源于青年文化赋予了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强劲动能,主要表现为青年文化从整体上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内涵价值、表现形式和消费业态的创新。要继续以青年文化为推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传播策略、消费策略上与当前新的实际相融会,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精神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