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旻 《前沿》2014,(9):68-69
陈亮的思想一般被概括为事功主义或功利主义。他对于公私关系的阐述独具一格,而且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这不仅意味着他的公私观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展现了陈亮事功思想的特质。更进一步,陈亮的公私观甚至可以认为是其思想的本质所在。正是在公私观的基础上,陈亮构建了他的事功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当前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转型时期,在新价值观尚未建立和体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少数领导干部在对待公私的问题上存在着以权谋私、为亲朋好友谋取不当利益和罔顾党和国家利益等不良现象。错误的价值观、体制的不完善,是党员干部公私观不正的重要成因。对此,我们要在从严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完善监督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公私观。  相似文献   

3.
欧美国家和中国的公私观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他们以利益为主线,二者在形成基础、立足角度、评价标准方面存在差异。理性审视欧美国家的公私观,对于我们树立"尚公重私"意识,实现公私的良性互动;追求人类公共的善,促成全人类公私利益的实现;法德并重,保障公私关系的正常有序;加强重要人群自身修养,防止公私权力的错位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公私分明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行为准则。党员干部要划清公与私的界限,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做到公私分明,要加强社会主义公私观教育,使其自觉提升道德水平和党性修养。  相似文献   

5.
公私关系是一种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在公私关系及其分化过程中,既打下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烙印,又记录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程。正确认识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公私分化及其变化规律,有利于我们正确看待和处理公私关系,适度推进公私分化,合理划分公私界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公私观。  相似文献   

6.
王向清  陈素平 《求索》2012,(6):175-177
在经济建设、财政积累的过程中,毛泽东对公私关系的理解、处理体现了集体主义原则和道德理想主义情怀。在对公私关系的理解上,毛泽东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主张先公后私、公私兼顾;文革时期则主张大公无私、斗私批修。在处理公私关系上,毛泽东提倡、遵循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私兼顾等原则。当今,重温毛泽东的公私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应提倡奉公利他观念,在工作中做到先公后私、公私分明是防止领导干部腐败蜕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正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克己奉公、一心为民,是对领导干部政德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要求人们在处理公私关系时,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结合起来;要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当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反对一切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金钱至上、以权谋私的思想和行为。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界限分明的公私观,把先公后私作为处理公私关系的基本原则,培养职业道德,恪尽职守。  相似文献   

8.
身为臣子为君父之健康而祈祷,此为人之常情。朱熹曾对此提出了一些看法:就"理"而言,人之寿夭祸福为命定,不会因为祈祷而改变;就"事"之层面而言,则需要以"公私"断之。若臣子为君或者弟子为恩师祈祷是出于"天理之公"之至情,便值得肯定;但若只是为一己之幸福,则完全是出于"一己之私"。真德秀作为朱熹的私淑弟子,其为家人或者自己之安康而撰写了青词,此文体本身固然属于道教,但考察其内容即可发现,真德秀依然恪守了朱子学之公私观。  相似文献   

9.
正在生活中,到处都是艺术。在视觉上,我们会看到蓝色的大海,宽阔的河流,美丽、精致的花朵绽放。在听觉上,我们能听到海浪涌动,高山流水,百鸟争鸣。在嗅觉上,我们闻得到花的清香。在味觉上,我们尝得到酸、甜、苦、辣。在触觉上,我们感到冷热,粗糙与光滑。生活就是艺术的,它无处不在。但这个世界太大了,有太多我们没到过的地方,太多没接触的事情,太多无法想像  相似文献   

10.
任何人做任何一件事前都有各种各样的感觉,男人有,女人也不例外。不同的只是男人的感觉往往是理智的,而女人的感觉大多只是她们的自欺欺人的表面假象,这也许正是男人女人天生的差异。 第一次遇到他是在朋友的聚会上,也许是天意吧,老公一直在外地做销售总代理,否则我会和他一起来。而他则是和他美丽的妻子一起出现在我面前。朋友倩如告诉我说他在一间网络公司的行政部门工作。一个长相很一般,穿着也很一般的男人  相似文献   

11.
苦难的深渊     
在臭名昭著的“机会均等社会”里,“多余的人”即失业者这一概念的含义越来越广。1980年,美国的失业人数高达八百二十万。在西欧国家,九百万人被剥夺了劳动权利,其中“共同市场”国家占七百多万。英国有两百多万,居首位。在意大利是一百八十万,法国也有一百八十万。在西班牙超过一百五十万。在西德约为八十六万。在土耳其无工作的人有四五百万。目前在非社会主义世界里,全失业及半失业大军的人数不下  相似文献   

12.
农贸市场的边角上有两台IC卡电话,白天人来人往,但夜里,特别是9点之后,就冷清得像地狱。因为这里曾发生过一起凶杀案,熟悉这一带环境的居民,夜里是不会轻易到那儿打电话的。但有两个人例外。一个是打工妹尤清妹,还有一个常牵狗出来溜达的少妇。小尤是我忠实的读者,她常会告诉我一些她身边发生的事。小尤在那附近与他人合租一间房子,白天在一家服装店里做工。她有个男友,在很远的广州读大学,她和他都是从闽西乡下打拼出来的。他们在高三的最后一天,在一片茶树林里第一次拥抱。因为小尤家穷,没钱上大学,便来福州打工。她与男友相约,一周打一…  相似文献   

13.
诗意的人生     
马德 《乡音》2012,(10):49-49
一草坪上,几个小孩儿在玩儿水。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挽着裤管。后来,裤脚湿了,裤子湿了,上衣湿了。再后来,鼻翼上是水,耳垂上是水,发梢上是水,浑身上下,都是水。这是初秋的下午,天已经凉了。水玩儿过,几个孩子又在玩儿"骑马打仗"的游戏。两两配对,骑在"马"上的孩子,与对方骑在"马"上的孩子,在"马"的  相似文献   

14.
疲惫的一生     
郭芳  张志 《小康》2007,(5):18-22
经济在增长,生活水平在提高,我们的寿命也在延长。然而,我们的国民从少年到青年、中年再到老年,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却都疲惫不堪,透支健康。  相似文献   

15.
浅谈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这条群众路线都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内容和重点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显著特点是改革开放,整个中国社会处在一个剧烈的转型时期,由此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也就需要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上有所创新。这里所说的“创新”,不是放弃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而是积极探索在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发生在四川汶县的8.0级大地震,无论从剧烈程度,还是从损害程度看都可称之为"世纪性灾难",地震再次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在关注中国,中国在感动整个世界。感动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华儿女在面临灾难时所展现的临危不惧、众志成城的大无畏精神,和赈灾过程中不同角色所创造的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的背后,反映的是国  相似文献   

17.
纽约,是一座生者和死者相互守望的城市。在这座城市的闹市区,几乎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墓地。在学校、教堂、图书馆、商店、酒楼、咖啡馆,以及民宅的隔壁,可能就是一家殡仪馆。在这里,生和死并没有刻意被区分,它们是那么自然地交融在一起。这样的城市布局超出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在中国,从来没有看到过哪一座城市的闹市区里,殡仪馆和  相似文献   

18.
我在北京生活二十多年了,比在内蒙古生活的时间长,但我写内蒙古高原的人和事比写北京的多。我说不清是因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心里埋藏了一些歌,有一天,当我能够唱的时候,出来的声音是内蒙古高原的。  相似文献   

19.
<正>当找寻不到信仰替代物时,就只有空虚。在今天,心灵的空,才是彻头彻尾的"饥饿"所谓饥民心态,用老百姓通俗的话说就是"饿死鬼超生"。在中国历史上,由于人口与生产力的矛盾,发生过太多的饥荒。因此,在中国人内心深处,也沉淀了太多的饥民心态。今天,  相似文献   

20.
雄鹰翱翔在蓝天,在那里,它划出一道道洒脱的弧线。苍松挺拔在峭壁,在那里,它诉说着栉风沐雨的坚韧。人,也要寻找自己的一片天空,在那里,把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有起点,也有终点,生命的历程就形成了一个个驿站。在哪一站停靠我们不得而知。人生价值犹如一条流淌的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