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工会专业知识问:工会工资工作的内容有哪些?答:工会工资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参与研究制定工资立法、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指导基层工会参与工资分配;代表职工就工资问题同企业进行工资专项集体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监督工资分配政策、法规的贯彻实施等。当前的首要任...  相似文献   

2.
国家对工资的干预不仅是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需要,也是国家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共同利益的存在使得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有了良好合作、相互理解与利益协调的可能,这是国家干预企业工资分配不应该忽略的社会现实.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前提下,劳动者个人与企业进行工资协商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这就需要国家对企业劳动者的工资分配进行干预.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干预可以分为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国家立法对工资的构成、具体范围和底线标准进行规范是可行和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工资分配问题历来是员工关注的热点与企业劳动关系的焦点。如何探索建立工资谈判制度,对于规范和谐非公企业劳动关系,进而推进非公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全面和谐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从企业劳动关系的现代化观念培育上,从立法与政策制定上,从企业机制与制度建设上,从操作运行的秩序、规则的建立等诸方面探索建立与规范非公企业工资协商谈判制度,已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一、当前非公企业工资谈判制度建设的制约因素及成因分析现阶段非公企业劳动关系运行状况的外在表现主要有:劳动合同制度亟待落实,劳动安全卫生与…  相似文献   

4.
工运信息与运态国务院领导同志指出分配差距不可再拉大国务院领导同志在谈到分配问题时指出,工资分配是个大事。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分配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次分配突出效率,二次分配体现公平。现在分配中有三个问题:一是行业分配不公。银...  相似文献   

5.
目前企业工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政府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不到位。有些企业把加班加点工资、各种津贴及各项保障福利费等都计算为最低工资。造成职工实际收入达不到当地最低收入标准。2.社会月平均工资统计不够科学,有些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中,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获取报酬的广大职工的工资远远低于社会月平均工资。  相似文献   

6.
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高企业职工劳动报酬,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更是在中国社会政治结构中工会发挥国家政权重要支柱作用的社会责任。各级工会为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出很大努力。但是,法律与制度的不完备使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实践中面临较大困难。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表明了把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为解决当前收入分配体制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工会要在全社会凝聚共识,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相似文献   

7.
工资集体谈判制度是职工工资的民主决策方式,也是工会保障职工经济权益的重要手段。作为当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工资集体谈判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保障职工最低工资等方面成效显著。由于当前工会方的经济非独立性,从而使谈判话语权较弱,以及企业和职工对经营成果分配的不满等,导致谈判质量较低,特别是职工工资增长的谈判不够理想,从而使利益分配成为工资集体谈判的关键点。为此,针对工资谈判中的利益分配问题,本研究试图设计一个既能够满足企业的利益需求,又能够维护职工的正常工资需求的"工资联合确定模式",即在工资谈判中运用"HU理论",进行操作,实现劳资双赢,从而化解工资集体谈判在实践中的实施难题。  相似文献   

8.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工资集体协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企业工资分配共决机制、正常工资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的重要内容和措施,是实现企业工资宏观调控,提高社会购买力,降低国际经济风险的重要方式.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发展是与经济和企业的发展相适应的过程,是正和博弈、合作博弈的过程,是稳定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运》2008,(9):51-52
14.如何进一步加强工会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当前,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收入随企业经济效益增长而增长的机制,使广大职工共享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会发展的更好更快。各级工会应抓住各级党政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的契机,千方百计推动企业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工资决定机制,努力改变企业工资分配由企业经营者单方面说了算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工资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分配又是工资分配的核心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使这项制度能够有效的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目的是实现劳动收入分配的合理化,有效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需要引导用人单位树立与劳动者共建共享的思想,解决工会干部在工资协商中敢谈、会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分配过程公平包括初次分配过程公平和再分配过程公平两个方面,它是实现分配公平的主要环节,只有分配过程的公平才能有分配的公平。确保分配过程公平,既是分配领域的重大问题,也是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提高劳动收入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劳动收入不仅仅是对劳动者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为社会所做出的牺牲的一种补偿,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的公平与和谐,从而保证社会全体成员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在国民收入分配领域里,存在一个两难问题,即“效率和公平”问题,如何做到效率优先又兼顾公平,这就需要通过三次分配来解决。在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一次分配是由市场机制来进行,主要是保证“效率优先”。公平问题由第二次分配来解决,即由政府主导的,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所进行的社会保障来进行。但由于种种原因,第二次分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就需要第三次分配来加以补充。第三次分配主要是由社会工作者来做的事业,做好它是社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自1950年代,英国的劳动制度改革经历了从“自愿主义”到“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原则的转变.1997年新工党执政以来,劳动制度的改革在“新自由主义”的继续影响下,反映出政府试图能够在经济效率与工人发言权之间找到平衡.然而,严格的法律规制使劳动争议的处理在实际操作中陷入了困局,并导致新的更加灵活的劳资争议处理方式受到广泛认同.这说明英国劳动制度的改善需要兼顾规范性和灵活性两个方面,才能成为真正调节劳动关系,处理劳资争议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Green Revolution in Pakistan has failed to live up to its promise of ending hunger, unemployment and poverty. An analysis of the time series data of the past four decades points to the worsening of inequalities in income and asset distribution, contributing to the poverty of one in every three Pakistanis [World Bank, 2002, 1992]. The article measures the distributional impact of the Green Revolution in three allied areas of tenurial security, rural employment and rural household income, which tended to decline correspondingly, worsening income and asset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is evidence, this article makes a case for equitable land distribution in rural Pakistan, where half of the population is landless [World Bank, 2002].  相似文献   

16.
对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会作为员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把协调劳动关系作为推动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途径,以促进企业劳资双方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为重点,以维护员工队伍和企业稳定为目标,深入开展以劳动就业好、收入分配好、社会保障好、安全健康好、民主管理好为主题的维权工作,努力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企业新型劳动关系,使企业形成利益关系和谐、劳动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和谐企业具有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利益结构相对平衡、劳动关系协调稳定、文化理念上下认同、人文自然环境和谐优美五个基本特征,推进和谐企业建设要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切实尊重"主人翁"、打造"利益共同体"、着力管控风险点、坚持弘扬先进性为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法的反就业歧视机理及其制度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业歧视问题凸显市场调节失灵与政府管制缺陷的两难境地,体现国家渗透市场理念的经济法恰好是以市场与政府的互动结构作为自身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通常机理。因此,运用经济法这一机理来解决就业歧视问题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建立起符合现代经济法本质要求的反就业歧视双向联动调节机制将成为解决就业歧视问题的理想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正在高速发展,但是,经济的繁荣并不必然或自动导致社会公平,不公平的增长往往带来社会不稳定甚至社会动荡。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也是我国最大的群众组织,以维护职工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为己任。面对各种社会矛盾,工会应该而且能够在更大的社会层面为我国经济的公平增长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按要素分配和劳动要素公正参与分配是贯彻十六大精神亟待研究与实践的新课题,也是工会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需要探索的问题.本文从劳动要素公正参与分配亟待破解的几个现实问题、平等博弈机制的构建与工会职能的强化、能力经济与职工素质培育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提出了贯彻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