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磊 《江淮法治》2012,(10):15-17
法治国安邦之利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不是立法任务的完成.更不是立法活动的终结。 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强调:“社会存在良法,人们普遍遵守法律,方有法治社会。”一语道破法治真谛,良法与守法习惯.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2.
法,治国安邦之利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不是立法任务的完成,更不是立法活动的终结。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强调:"社会存在良法,人们普遍遵守法律,方有法治社会。"一语道破法治真谛,良法与守法习惯,不可或缺。法律不仅是写在纸上的,也应是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只有执法追上立法的步伐,不折不扣落实,法律才能在人们的心中生根。  相似文献   

3.
守法精神对于现代法治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意义.在知识社会的背景下,法律的知识化发展有利于社会成员主体性意识的形成,有利于良法的创制和法律知识的传播,而这都为守法精神的生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知识社会背景下守法精神的生成需要从法律制度建构中的知识转化、法律教育中的知识传播、法律实践中的知识升华等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4.
石茂生 《法学杂志》2008,(1):97-100
法治概念的要素包含普遍守法、良法之治、限制权力和民主理念及民主过程。缺少了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导致法治概念内涵的丧失,违背法治的要求。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法治概念,被奉为法治概念的经典解释,几千年来一直为历代法学家所引用。但亚里士多德只揭示了普遍守法、良法之治这两个法治概念的形式要素,而没有揭示出其背后的限权和民主这两个法治概念的实质要素。  相似文献   

5.
刘同君 《河北法学》2007,25(2):65-69
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法治社会为基础,如果不建设法治社会,就不可能形成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内涵的净化与提升,是法治社会高度发展与完善的一种成熟状态.公民的守法行为是实现法律秩序的基本要求,而守法主体精神的塑造则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的基本路径.公民守法的主体意识、理性意识及其对法律的信仰意识是守法主体精神的生成性要素;公民意识的培养、道德精神的塑造、法治理念的确立是守法主体精神的构建性环节.  相似文献   

6.
高军 《行政与法》2004,(5):30-32
文章从“良法之治”和“普遍守法”两个方面来对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进行论述,提出了对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一些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7.
权力制衡与民主法治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权力制衡与现代法治的内在关联,是法律史上的一个经典概念。法治意味着法律的统治、意味着良法的至高无上,作为一种良法被普遍遵守的状态,法治和法治秩序具有相通的内涵。权力制衡无论从过程还是从结果来说,最终必须纳入法治的轨道,才能保证它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同时,法治必须依赖权力制衡的政治结构基础,才能符合现代民主的要求,从而构建法律至上的良好状态。一、权力制衡是现代法治的基础权力制衡是法治秩序形成和存在的制度性架构,是法治形成和存在的直接条件。权力制衡与法治的内在关联可以诉诸法治的形成史。衍生于西方文化传统的法…  相似文献   

8.
论守法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写入我国根本大法当中。作为法治社会的真正确立,要求法律一经制定和生效,必须付诸实施。因此,对于任何社会的法治建设而言,法的遵守都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守法的普遍程度历来是检验“法治”水平最为重要的形式要件。①但长期以来,不管是司法实践中还是法学理论界,都比较注重立法、执法、司法等问题,对守法未予应有重视。由于法得不到普遍遵守,不仅使许多立法形同虚设,也大大地损害了法的权威性和尊严。这种状况应予改变。 一、守法的合义 守法,指在法律效力范围内受法律调整的一定社会关…  相似文献   

9.
刑事法治与刑法谦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简言之即"良法之治","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1]"在当代各种语境中,法治主要是从两种意义上来理解的:在理念上,法治是一套治国的理论学说;在实践中,法治是以至高无上的法律建立的一种‘统治’模式和秩序状态。  相似文献   

10.
龚向田 《时代法学》2009,7(6):86-89
亚里士多德法治观的精髓在于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并且应当被普遍遵守。秉承此意,行政立法裁量中利益沟通的法治价值有二:一是利益沟通有助于行政立法裁量所立之法为良法;二是利益沟通有助于行政立法裁量所立之法获得普遍服从。  相似文献   

11.
希望中国     
2005年,中国最大的命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 容之一。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社会是几千年来人类共同的心愿。春秋时的管仲有言,“法者, 民之父母也”。而西方的亚里士多德也对法治做了经典的解释:“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 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的良好的法律”。法有良法 与恶法之分,一个崇尚法治的时代,必须是一个良法之治的时代,没有良法就没有法治。恶 法支撑的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恶行,他所体现的不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民主是法治的前 提,法治是民主的保障。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是中华民族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希望 所在。  相似文献   

12.
现代法治的精髓,在于立良法、谋善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没有良法,便无善治,也就没有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写下波澜壮阔的壮丽篇章.2021年,也是近年来立法数量最多的一年,一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  相似文献   

13.
法治并不仅仅是法律之治,其内在要素要求人们对法普遍尊重和信仰。培养国民树立法律信仰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通过法制宣传的推动以及长期谨守法律勿循私意等司法实践,司法工作者可以推动法律的精神或原则在人民心目中树立起来,让公民自发信法守法,引导其确立权利意识与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4.
《政法学刊》2020,(1):15-23
传统的法律他律性以法律的外在强制性作为立论基础,过分强调国家强制力在法律实施中作用的同时忽视了自律对法律的作用不利于公众自觉守法意识的培育。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一方面传统法律他律论的基础已经发生改变,另一方面自律性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不断显现。自律性是法律得以实施的重要基础,他律性只是一种外在的保障,因此在法治现代化过程中给予法律自律性必要的关注和客观的认识不仅有助于准确定位现代法律的价值取向,而且是最终实现良法善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5.
简析亚里士多德的良法之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的良法之治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正当的立法主体,求善的法律价值,稳定的法律形态,法律维护的广泛。良法之治思想形成的基础:城邦民主制度的发展;个人与共同体价值取向的趋同,希腊神话的正义理念,自然哲学的理性基础。良法之治思想的当代意义在于:重点要确保“良法”生成,同时应注重培养全社会的守法情感。  相似文献   

16.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十六字箴言一直是中国的法治追求者和法律工作者的奋斗目标。法治的基本含义是必须有良法而且普遍地遵从良法。如果有一部法律,但不怎么执行,或执行起来很随意、很随机,不确定性很大,那么这情况对不守规矩者反而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因为这种法律把真正守规矩的人的  相似文献   

17.
言论广角     
李步云:
  良法之“真善美”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制定良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判断一部法律是不是良法可以从真、善、美的角度来考察。真意味着良法要反映事物规律,符合时代精神,体现国情特点。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各种社会关系都有其自身性质和发展规律,作为人们行为准则的法律规范,如果不符合不尊重这种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就不能发挥正常的法律调节功能。时代精神反映一个时代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我国的法治建设是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和历史进程相适应的。法律的制定必须符合本国具体国情,充分反映一个国家的实际需要,而绝不能照搬照抄别国模式。善意味着良法要符合人民利益,实现社会公正,保障促进发展。以民为本、立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追求。良法需要从人出发,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保障人的平等、自由与人权,提高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水准。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实体法要切实达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的,程序法必须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用好法治手段、法治方式,用法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美意味着良法要宏观结构严谨和谐,微观结构要素完备,概念内容清晰无误。法律制定出来以后,其体系必须严谨、和谐、协调,各法律部门不能相互矛盾、抵触和冲突。每个法律规则、规范或每部法律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行为主体、行为内容和行为后果。法律条文必须准确无误,也就是法条涉及的概念和内容必须科学严谨,避免人们对该规则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18.
守法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守法刍议●中山大学法律学系谢晓尧一、守法:法治社会的基本标尺“一个社会法制进步的标志,常常可以通过守法的状态表现出来。”①守法构成了法治社会的主旋律,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象征和集中体现。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凝聚着自由、平等、公正和效益的恒定价值和神...  相似文献   

19.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法治的基础和界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和互动发展 ,奠定了法治运行的基础 ,即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导致了法律至上 ;多元社会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分享与制衡提供了权利保障 ;市民社会多元利益的冲突、互动与整合衍生了理性规则秩序 ;具有自由理性精神的公民意识构成了法治的非制度化要素。中国要真正走向法治 ,就必须重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确立多元权利基础、公权力权威和良法之治 ,并实现依法治国与市民社会理性规则秩序的回应与契合。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法治进程中,古今中外从未停止对法律善恶之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良法善治",首次官方明确依法治国所依之法必须是良法。本文从中外法学主要流派对法之本义所持观点,及我国大陆对法治探索进行分析,提出在现阶段法律尚未完善,存有诸多漏洞;法治进程中除了适应形势需要及时对不适宜的法律进行废、改、立外,在基层法治实践中更要按合乎法的正义、公正、自由等价值理念进行解释,分辨良法与恶法,从而排除对"恶法"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