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世顺 《创造》2001,(10):37-37
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矛盾也随着日益尖锐,由此而引发的农村种种社会消极现象令人堪忧。一、当前农村社会消极现象的种种表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出现了农民就业的多样性、劳动的分散性和人口流动的无序性等特点。再加上“两个文明”建设中“一手硬、一手软”问题的普遍存在,致使农村文化队伍数量锐减,思想政治工作处于松懈停滞状态,导致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之风盛行,宗族势力复活,邪教组织乘虚而入等,引发出一幕幕极其荒唐的闹剧;盗掘古墓,畸型婚姻增多,…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型政治文化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作为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现象,对人类社会一切政治现象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消极、落后观念已经成为中国走向全面现代化的深层障碍。因此,我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建构起与现代化建设相一致的新型政治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3.
张冬利  蒋舟 《青年探索》2009,(1):79-81,96
青年文化热点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社会基础和特点,在实践功能上具有二重性,对青年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解决青年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应当正视青年文化热点现象对青少年成长所产生的消极乃至负面的影响,并采取相应而且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黄汝娟 《前沿》2010,(11):18-21
中国传统文化既博大精深又良莠杂陈。深入剖析当代政治文化中的消极传统文化遗存,探索克服消极传统文化影响的对策,实现从专制向民主、子民意识向公民意识、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对推进当代政治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经济文化现象探析郭永红,吴建军身处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自觉和不自觉地为当前经济文化现象的多彩多姿所吸引。经济文化现象,即文化思维、文化范式、文化活动以不同的载体、不同的形态向经济生活的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领域和环节渗透,已成为我国当前...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文化空前活跃的世纪,冲突与兼容既是世界文化舞台上演的主戏,也是我国国内文化发展演进的持续主题。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现象、文化问题保持深入观察、研究和探讨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观察剖析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些文化现象,探讨把握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对我国一定时期内的文化发展战略进行一些对策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夏永全 《湖湘论坛》2009,22(2):81-82
在社会转型的时代,消极文化越来越严重地腐蚀着当青少年的心灵,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冲击着德育效果。加强先进文化建设,采取疏导教育方法,开展榜样教育,消除网上消极文化的危害,加强校外教育阵地建设是抵制消极文化对青少年德育冲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企业的改革者与管理者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断地在总结继承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以来的经验,在借鉴与引进国外的先进的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企业文化,这种在日本与西方八十年代兴起的一股新的管理思潮,也越来越引起企业界各方面的有识之上的重视。因为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它具有特定的含义和丰富的内涵。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研究企业文化现象,进一步提高对…  相似文献   

9.
《群众》2008,(9):24-25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文化建设难点在农村、薄弱点也在农村。当前农村文化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低俗、庸俗的东西时有泛滥。对此。农村基层党组织有的听之任之、有的束手无策。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需要,是当前农村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李先进 《求索》2012,(11):110-112
文化定势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思维认知,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价值和质量。文化定势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只有合理利用其积极影响,不断对其进行反思、解构和重构,才能使文化定势最大限度地为跨文化交际服务,确保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当今世界文化看似在互相交融,实际上都是在进行一种沟通和了解、理解。文化是有内涵的,是不可以复制和仿制、临摹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形象,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也是身份的象征和尊严的表现。任何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网络恶搞文化现象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榕  周清平 《求索》2011,(4):131-133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超越时空性和随意性导致网络恶搞文化现象的兴盛,网络为恶搞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发展内在动机。大众的恶俗灰色心理在网络恶搞文化现象中得到无监管的淋漓表达,促狭的人类心理构成网络恶搞文化现象发展的内在心理动因。当前大陆三元鼎立的文化格局为网络恶搞文化现象提供了发展的契机。网络恶搞文化现象僭越了中国政治界限,侵犯文化版权,宣扬恶俗趣味,瓦解稳定的伦理规范,解构艺术文本,大众文化逻辑过度延伸导致网络恶搞文化现象具有强烈的后现代文化特征,对之进行审慎的分析和有力的监管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马红娟 《人民论坛》2010,(9):294-295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受经济全球化和思想多元化的影响,当前大学生思想中有消极与积极并存的现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践行延安精神,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加强大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秦志强 《前沿》2013,(1):96-97
法律是一种文化现象,儒家文化中也孕育着深厚的法律文化。本文简析了儒家法律文化的发展历程,从儒家法律文化的特征人手,深刻剖析儒家法律文化的价值观,并探讨其对当前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启示,对于推进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按照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统一部署,我们对辽宁精神文化现象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对群众文化需求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一、当前辽宁存在的一些文化现象一是“二人转”、小品等热演。“二人转”、小品在辽宁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土壤。目前,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二人转”  相似文献   

16.
朱汉民 《湖湘论坛》2001,14(6):58-60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精神,每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都有一个终极的依托,它代表该民族对宇宙人生的最基本态度,它决定着该民族的精神现象的基本特征。中国文化精神的终极依托是道。道不仅表达出中华民族对宇宙人生的最基本态度,亦决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主要特点,成为历代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因此,关于道的学问向来是中国最高的学问,原道从来就是中国学人最高的精神追求。一、道的追寻人类能够从大自然中独立出来,是由于他们不是消极地以自己不断演化的生理状况去适应大自然,而是要按照自己的观念、意志并通过社会实践去改造大…  相似文献   

17.
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形势,迫切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从总体上认识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是文化价值观的宏观视角;对各种具体的文化现象做出利害、善恶、美丑的价值评价,是文化价值观的微观任务.  相似文献   

18.
周岑银 《传承》2012,(11):48-49
党内民主文化是存在于执政党系统内的一种特殊政治文化现象。作为党内民主制度的政治文化基础,党内民主文化是指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形成的民主取向模式,主要包括党内民主心理文化、党内民主行为文化和党内民主价值文化等内容,具有政党性、历史继承性、先进性和平等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们的文化法治状况远不适应新时期文化发展的需要,主要文化领域的立法多以行政立法为主,既不适应保障公民宪法上文化权利的需要,也难以为文化秩序的优化提供合格的规制框架。在缺乏有效法律规制的文化市场上,常常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低俗乃至于色情、暴力文化横行,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形势,迫切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从总体上认识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是文化价值观的宏观视角;对各种具体的文化现象作出利害、善恶、美丑的价值评价,是文化价值观的微观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