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丰富和发展突出表现为:实现了实践主体形式的转换,进一步高扬人民群众主体的能动性,丰富和发展了实践主体论;把强调阶级斗争实践形式转向强调生产实践形式,并把文化实践纳入社会实践形式,丰富和发展了实践形式论;重新恢复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相继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标准和科学发展标准,丰富和发展了实践标准论;制定了现阶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具体纲领,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置于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中来实现,丰富和发展了实践目的论。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陕西省团委结合当地教育的资源优势,确定了"百校连百村"农村贫困地区定向帮扶点,使得高校师生主动深入农村,体验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用他们所学的专长为农村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传授新观念;实现了生产方式由松散粗放型向集约科技型转变,不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锻炼了自身。农民高兴,师生感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带来了"双赢"的局面,这里能否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自身建设     
<正>为扫除存在农村区域的廉政监督的一些盲区,山东省博兴县依托已有的农家书屋等平台,全面推进村级"廉政书屋"建设,目前,该县建成廉政书屋36个。(张鲁艳)近日,新疆兵团十师一八七团举行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黑板报比赛,该团有20个基层党支部参加了比赛。(程其宝)4月18日,甘肃省金塔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参加了由省法制办统一组织的甘肃省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考试。这将大大增强该局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提高民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水平。(殷静)吉林省通榆县民政局组织开展了"百名党员进十院访百户"实践活动,为践行群众路线摸索了实践路径、积累了有益经验。(许丽)  相似文献   

4.
实践范畴和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哲学论争中形成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但是,实践唯物主义要构建为当代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还存在许多坚硬的理论"内核"有待深入研究.本文着力探讨和梳理了当代中国实践范畴和实践唯物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理路.并提出,研究、解决实践范畴和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自洽问题,是完善和建构实践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实践形态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指的就是科学社会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改革及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道路的历史过程.总的来说,伴随着"问题与主义之争"-"新民主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实践形态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逐步实现由奠基阶段-过渡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6.
陈家付 《前沿》2003,1(1):18-2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把握时代特征、着眼新的实践和推进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理解,应主要从这四个方面去把握.  相似文献   

7.
"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五大发展理念"是承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维和合理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国内外形势,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过程之中而提出来的。其内涵丰富,意蕴深邃,特点鲜明,是指导我国发展实践的"指挥棒"。  相似文献   

8.
张升 《人大建设》2014,(8):32-32
<正>群众最困难的是什么?群众最不满意的是什么?群众最希望解决的是什么?这是2014年南召县人大常委会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十访十问"大调研中重点问清的问题。2014年5月以来,南召县人大常委会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了"十访十问"大调研:访村组干部,问发展思路;访农村党员,问作用发挥;访驻村干部、大学生干部,问工  相似文献   

9.
《山西政报》2016,(5):41
近年来,和顺县畜牧产业按照"标准化、规模化、安全化"现代产业发展要求,遵循"以牛为主,全面发展"工作方针,大力实施"十企百区千户"现代养牛业建设工程,全力推进了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尤其是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防疫法》《山西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密的体系、最严肃的问责,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出口肉牛)监管工作,有力提升了全县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创  相似文献   

10.
在"解放思想大讨论、转变作风大赶超"主题实践活动中,浙江横店镇镇长王天仁根据上级要求和镇党委安排,紧密结合本镇实际,把进村入企大走访作为凝聚民心、推进发展、转变作风的出发点,把"凝民心、促发展、强作风"作为抓好主题实践活动,推进横店"强镇新城新区"建设的"节点",深入一线,注重活动效果,在联系走访、结对帮扶上下功夫,使群众、企业受帮助、得实惠,干部受教育、转作风。送温暖、听民声、解民困三曲同奏凝聚民心。在"百名机关干部下农村"调研活动中,王天仁围绕"转作风、践承诺、强基础、促发展"进村入户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1.
朱磊 《群众》2010,(4):55-56
<正>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广大干部对"什么是科学发展、如何科学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形成了科学发展的新共识。在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告一段落时,在领导干部中要继续强化这些新共识。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们党正在进行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与党的十六大以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从历史背景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条件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从内容要求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突出实践特色基础上的"三位一体",即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三位"统一于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之中;从原则目标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最显著特点是突出实践特色,坚持从实际出发,解决突出问题;从具体方法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贯穿全党教育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正>"同心"实践基地的建设是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重要实践形式,也是开创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实践平台。自无锡市委统战部下发《关于创建"同心"实践基地的实施意见》以来,农工党无锡市锡山区基层委员会坚持以创建作为改善民生、服务发展的主要载体,以创建作为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履职水平的重要抓手,以创建作为扩大社会影响、树  相似文献   

14.
帅传系 《前沿》2006,1(7):3-5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人的全面发展"表述为"最全面的发展"、"自由的发展";其理论内涵主要包括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核心;随着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又一次创新;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破解了人类社会特定发展阶段如何平稳发展的难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实现了与科学发展观在理论与实践上的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16.
<正>2月2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自治区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郭声琨在全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要继续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奋力开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  相似文献   

17.
丁祥艳 《前沿》2009,(1):3-6
领会理论自觉的哲学意蕴,在于正确把握实践活动的双重品格,充分认识理论对实践的能动作用及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批判。新的发展实践呼唤理论自觉。科学发展观是我党自主自觉的理论创新成果,主要表现在它是对西方发展理论话语霸权的突破和超越,是我党对国际国内发展实践的经验教训的理论反思和自觉,是我党发展现与时俱进的理论结晶,也是最能满足我国发展需要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中,实践指的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改造性、物质性是实践区别于意识活动的最深刻的本质特性.正是实践,构成意识的现实物质基础.把实践区分为"认识性实践"和"改造性实践",实际上就把"改造性"看做只是某些实践而不是所有实践所具有的本质特性,把为认识提供现实基础看做是某些实践而不是全部实践所具有的功能,这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范畴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9.
钟振 《当代广西》2010,(4):24-24
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四进四为"、"四个领先"主题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兴安县兴安镇凝聚了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郑萱 《江苏政协》2014,(2):7-14
<正>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推动"两个率先"事业在全省三大区域的实践创新,展开了新一轮区域发展布局,提出要按照苏南转型发展、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苏北在"四化"同步中振兴发展和打造沿海经济升级版的要求,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加快形成不同区域各展特色、共同发展新格局。在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各界别、委员联系小组和政协委员围绕提升区域协凋发展水平问题,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